在新時代“一帶一路”建設中傳承與弘揚嘉庚精神
作者:羅賢宇(福建農(nong) 林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福建省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福建農(nong) 林大學研究基地研究員);劉源(福建農(nong) 林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
嘉庚精神是陳嘉庚先生在長期報國實踐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2014年10月,在陳嘉庚先生誕辰140周年之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廈門市集美校友總會(hui) 回信時強調,希望廣大華僑(qiao) 華人弘揚“嘉庚精神”。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發揮歸僑(qiao) 僑(qiao) 眷和海外僑(qiao) 胞的作用,在嘉庚精神的支撐與(yu) 滋養(yang) 下,我國僑(qiao) 聯建設和僑(qiao) 務工作不斷取得新突破,僑(qiao) 聯組織呈現新麵貌。新時代,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與(yu) 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大力推動嘉庚精神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傳(chuan) 承與(yu) 弘揚,為(wei) 凝聚民心、僑(qiao) 心築牢精神支柱,為(wei) 新時代共建“一帶一路”貢獻紅色基因與(yu) 精神密碼。
嘉庚精神的科學內(nei) 涵
陳嘉庚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愛國華僑(qiao) 領袖,他一生忠貞愛國、艱苦創業(ye) 與(yu) 傾(qing) 資興(xing) 學,被毛澤東(dong) 同誌讚譽為(wei) “華僑(qiao) 旗幟、民族光輝”,他的卓著思想和行為(wei) 特征凝練成了獨特而豐(feng) 富的“嘉庚精神”。
艱苦創業(ye) 、自強不息的精神。1891年,年僅(jin) 17歲的陳嘉庚遠渡重洋,奔赴新加坡謀生,依靠誠以立身、儉(jian) 以養(yang) 德的信念和堅毅篤行、積極進取的人格特質,在一番艱難拚搏中成長為(wei) 早期東(dong) 南亞(ya) 社會(hui) 工商業(ye) 先驅,不僅(jin) 充分彰顯其驚人的商業(ye) 成就,也從(cong) 側(ce) 麵印證了華夏子孫安身立命的根本。
以國家為(wei) 重、以民族為(wei) 重的品格。愛國主義(yi) 是“嘉庚精神”的核心,是貫徹陳嘉庚87年生涯的一條主線。從(cong) 興(xing) 辦實業(ye) 、情係桑梓到守衛故土、抗戰救國,再到支持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堅決(jue) 維護祖國統一,他用一生的行動踐行著“凡事隻要以國家利益、人民利益為(wei) 依歸,個(ge) 人成敗應在所不計”的信條,對國家、對民族始終保持崇高使命感和強烈責任感。
關(guan) 心祖國建設、傾(qing) 心教育事業(ye) 的誠心。陳嘉庚主張教育興(xing) 學,他認為(wei) “教育為(wei) 立國之本,興(xing) 學乃國民天職”。從(cong) 1894年在故鄉(xiang) 集美始創“惕齋學塾”,他用了半個(ge) 多世紀時間創辦和資助了海內(nei) 外118所學校,為(wei) 中華民族教育事業(ye) 貢獻了全部財產(chan) ,教育足跡遍布海內(nei) 外,涵蓋幼兒(er) 園、中小學、職業(ye) 教育和大學等。
嘉庚精神助推新時代“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嘉庚精神作為(wei) 特定曆史時期形成的精神財富,其豐(feng) 富內(nei) 涵與(yu) 新時代“絲(si) 路精神”高度契合,為(wei) 推進“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傳(chuan) 承艱苦創業(ye) 、自強不息的精神以攻堅克難。在經濟全球化發展大勢下,貧富差距、發展鴻溝等重大問題難以回避,國際社會(hui) 對於(yu) 變革全球治理體(ti) 係的呼聲越來越高。為(wei) 踐履對完善全球發展模式和全球治理的追求,我們(men) 要從(cong) “嘉庚精神”蘊含的“艱苦創業(ye) 、自強不息的精神”中汲取力量,以攻堅克難的精神為(wei) 內(nei) 生發展動力,既要重視新技術革命和產(chan) 業(ye) 革命帶來的機遇,在重點空間和重點領域深耕細作、做優(you) 成效,利用數字化信息技術優(you) 勢,促進海內(nei) 外資金和項目的對接,實現產(chan) 業(ye) 資源的優(you) 化配置;又要正視我國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仍較為(wei) 薄弱的問題,加快推進金融業(ye) 雙向開放,推進實現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同時,要發揮廣大華僑(qiao) 華人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資金、技術、管理、商業(ye) 網絡等優(you) 勢,為(wei) 我國與(yu) 各共建國家在政策溝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文化溝通和民心相通等方麵創造有利條件,匯聚起推動中國同世界交流合作的強大力量。
弘揚以國家為(wei) 重、以民族為(wei) 重的品格以勵精圖治。廣大歸僑(qiao) 僑(qiao) 眷和海外僑(qiao) 胞既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推動者,也是受益者。目前我國有六千多萬(wan) 海外僑(qiao) 胞,但弘揚“嘉庚精神”時代價(jia) 值的主要力量卻因囿於(yu) 規模、層級所限,對海外華僑(qiao) 華人的影響力、輻射力和感召力等都相對有限。因此,必須通過“一帶一路”建設的偉(wei) 大實踐更好凝聚僑(qiao) 心、匯聚僑(qiao) 力、做好新時代“僑(qiao) ”文章,提升“嘉庚精神”時代價(jia) 值的國內(nei) 外僑(qiao) 界影響力。堅定不移加強海外華僑(qiao) 工作,維護僑(qiao) 胞合法權益,為(wei) 弘揚“嘉庚精神”時代價(jia) 值營造良好氛圍,匯聚強大合力,從(cong) 而引導和激勵他們(men) 參與(yu) 和支持祖國現代化建設、弘揚中華文化、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密切中外交流合作等,進一步增強對於(yu) 中華民族共同體(ti) 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培養(yang) 德才兼備的新生代僑(qiao) 領。
賡續關(guan) 心祖國建設、傾(qing) 心教育事業(ye) 的誠心以創新求強。陳嘉庚憑借對英殖民地的觀察以及長期於(yu) 國際市場打拚的體(ti) 驗,清醒認識到:“今天之世界,乃科學強盛之世界”“科學建設為(wei) 建國首要之圖”,並旗幟鮮明指出科學要發展,有賴於(yu) 專(zhuan) 門之大學。因此,新時代要推進“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必須賡續“嘉庚精神”中關(guan) 心祖國建設、傾(qing) 心教育事業(ye) 的誠心。一是加強全方位教育合作。既要整合多種資源,聚力構建“一帶一路”教育共同體(ti) ,引導沿線各國實現教育融合發展,又要注重資助“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華僑(qiao) 華人學生,為(wei) 團結海外愛國僑(qiao) 胞、培育祖國建設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二是高質量提供人才支撐。要打造“一帶一路”學術交流平台,暢通沿線各國專(zhuan) 家、青年學者等開展學術研討、交流的渠道,培養(yang) 共建大批“一帶一路”急需人才。最後,充分釋放科技動能。要加強“一帶一路”建設基礎研究,持續推進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通過促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以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國家經貿發展,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
[本文係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項目(項目編號:22TZTSKZ02);福建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課題(項目編號:FJJKBK21-104);教育部產(chan) 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項目編號:202102174003;202102174006;202102096009)階段性成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