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絲路之名,中外青年在交流中感受中華文明
10月14日,“Z世代的2023:以絲(si) 路之名”活動成果發布暨閉幕儀(yi) 式在深圳舉(ju) 行。現場發布了由導師和中外“Z世代”青年共同完成的主題成果:2023“Z世代”《絲(si) 饗宴》、歌曲《以青春之名》和國畫《絲(si) 路駝鳴》。會(hui) 上,中外青年提出“低碳生活 共建美好世界”倡議,並向中外“Z世代”青年發出倡議書(shu) :“時代在變,青春的責任不變。我們(men) 立誌發揚‘Z世代’青年的英姿和時代風采,共同探索將‘一帶一路’打造為(wei) 一條綠色之路、低碳之路、可持續發展之路。”
當天上午,來自多個(ge) 國家的中外“Z世代”青年走進深圳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清理外來物種(白花鬼針草和薇甘草),為(wei) 園區內(nei) 的本地物種拓展生存空間,保護鳥類繁殖環境,以實際行動表達共建綠色“一帶一路”的美好願景。
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之際,由中國公共關(guan) 係協會(hui) 主辦的“Z世代的2023:以絲(si) 路之名”活動於(yu) 4月6日在北京啟動。活動由“共烹一席筵”“共譜一首曲”“共育一片林”“共繪一幅畫”4個(ge) 主題構成,邀請我國烹飪大師、著名音樂(le) 家、雕塑家和書(shu) 畫名家作為(wei) 導師,帶領23個(ge) 國家和地區的25位中外“Z世代”青年代表,赴河南洛陽、陝西渭南、甘肅敦煌,與(yu) 當地青年開展主題采風、創作、文化體(ti) 驗和交流活動,共同感受中華文化底蘊和新時代中國發展麵貌,領略中華文化的魅力。
“此次活動讓我們(men) 更加了解中國,這是一次令人大開眼界、印象深刻的經曆。”來自南太平洋的島國薩摩亞(ya) ,目前就讀於(yu) 天津工業(ye) 大學的留學生安雅說。她希望將來有越來越多的來華留學生能夠探索中國,發現千年古國曆史與(yu) 文化的寶藏,見證美麗(li) 中國建設的鏗鏘步伐,也期待更多人能驕傲地與(yu) 世界分享他們(men) 的中國故事。
4月的洛陽,牡丹盛開。來自日本、哈薩克斯坦、薩爾瓦多等國的青年齊聚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參觀“一粒米的漕運之旅”,在美食大師身邊學習(xi) 製作牡丹燕菜、老洛陽燙麵角等洛陽傳(chuan) 統小吃,體(ti) 驗當地美食文化,穿越十三朝古都,領略數千年的繁華。就讀於(yu)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來自哈薩克斯坦的留學生安格麗(li) 娜,參與(yu) 了在洛陽舉(ju) 辦的“共烹一席筵”活動,這是她第一次到北京之外的中國城市。“這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機會(hui) ,幫助留學生更好地理解中國的文化和曆史。”
在潼關(guan) 古城體(ti) 會(hui) 華陰老腔、在洽川欣賞嗩呐表演《百鳥朝鳳》、感受東(dong) 雷上鑼鼓的鏗鏘……在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稱的陝西渭南,來自亞(ya) 美尼亞(ya) 、馬拉維、埃及等國的中外“Z世代”青年在交流互鑒中,感悟中華傳(chuan) 統音樂(le) 的魅力。青年們(men) 還先後來到陝西合陽縣、澄城縣、大荔縣、潼關(guan) 縣,走進朝邑國家濕地公園、豐(feng) 圖義(yi) 倉(cang) 、華山景區等地,了解當地風土人情和生態環境。在大荔縣黃河濕地,大家一起種下了“Z世代青年生態林”。馬拉維留學生孫彼得目前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就讀,他既參加了在渭南舉(ju) 辦的“共譜一首曲”“共育一片林”活動,也參加了在深圳組織的外來物種清理活動。在他看來,保護環境需要一代代人的共同努力,“我很高興(xing) 成為(wei) 其中的一員”。
4月底,來自敘利亞(ya) 、湯加、巴基斯坦等7個(ge) 國家的中外“Z世代”青年來到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敦煌。他們(men) 在鳴沙山體(ti) 驗駱駝騎行,參觀莫高窟,感受東(dong) 西方文明的交匯,共繪一幅屬於(yu) “Z世代”和敦煌的記憶畫作。
孫彼得從(cong) 小就對中國文化感興(xing) 趣,他2022年來到中國學習(xi) 。“我來到中國後,發現自己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很少,為(wei) 此覺得很失落,而參加這些活動讓我對中國文化的理解不斷加深。”他希望日後能夠參與(yu) 更多的活動,去體(ti) 會(hui) 中國不同城市的文化和食物,聽不同地區的音樂(le) 。
中國公共關(guan) 係協會(hui) 會(hui) 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原副主任郭衛民表示,青年作為(wei) 人類的未來和希望,蘊含著引領世界發展的青春力量,擔負著時代重任,在促進全球文明交流互鑒、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中將發揮重要作用。“Z世代的2023:以絲(si) 路之名”活動形式新穎、內(nei) 容豐(feng) 富、吸引力強,中外“Z世代”青年在活動中提升技藝、厚植友誼,在沉浸式體(ti) 驗中品味中國文化、領略中國魅力、感受中華文明。
本活動由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陝西、河南、甘肅、深圳等地黨(dang) 委宣傳(chuan) 部,中國日報社、中國青年報社協辦;中國平安及渭南、洛陽市委宣傳(chuan) 部承辦。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李丹萍 記者 齊征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