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民政部:全國已有18個省份全麵開展老年助餐服務工作

發布時間:2023-10-26 11:1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0月25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yu) 25日下午3時舉(ju) 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hui) ,介紹做好分層分類社會(hui) 救助工作和發展老年助餐服務有關(guan) 情況。民政部養(yang) 老服務司司長俞建良在會(hui) 上表示,目前,全國已有18個(ge) 省份全麵開展老年助餐服務這項工作。

  會(hui) 上,有記者問,在《積極發展老年助餐服務行動方案》印發之後,如何指導推動各地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對此,俞建良表示,文件的重點要放在落實和真抓實幹上,文件的落實是一項重要工作。下一步,民政部重點從(cong) 以下四個(ge) 方麵指導地方抓好落實。

  一是因地製宜穩步有序推進。老年助餐服務工作不是現在才啟動,實際上很多地方已經開展,而且有很好的基礎。目前,全國已有18個(ge) 省份全麵開展老年助餐服務這項工作,但是也有些地方相對來說進展慢了一點、工作基礎差了一點,所以現在重點是指導各地對照《行動方案》明確的工作目標和任務措施,在現有工作基礎上製定本地區實施方案,或者細化完善已有方案。對已在全區域推行老年助餐服務的省份,指導其進一步完善政策體(ti) 係和服務體(ti) 係,鞏固優(you) 化服務網絡、供給模式和運行機製,推動服務向城鄉(xiang) 社區下沉,著力增進服務的可及性、可持續性。對尚在局部區域推行老年助餐服務的省份,指導其重點在擴麵增量上下功夫,認真評估自身財力狀況,加強多渠道供給資源整合,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為(wei) 全麵開展老年助餐工作開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礎。

  二是聚焦短板弱項精準施策。針對農(nong) 村地區整體(ti) 工作基礎薄弱、助餐服務難以形成市場化規模的情況,要指導各地把農(nong) 村地區作為(wei) 工作重點,結合實際采取傾(qing) 斜性措施,支持農(nong) 村地區擴大服務供給,鼓勵靈活多樣解決(jue) 農(nong) 村老年人助餐服務需求。針對各地普遍反映的助餐服務持續發展難問題,指導各地重點做好以下幾個(ge) 方麵的工作:一要引導充分做好老年助餐服務需求的調研摸底,摸清當地老年人真實的助餐需求、就餐方式和價(jia) 格承受能力,掌握已有的供給渠道、可利用資源和有效模式,推動服務合理布局,促進供需精準對接。就是老年人需要什麽(me) ,我們(men) 就提供什麽(me) 樣的服務;二要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財力狀況,聚焦特殊困難老年群體(ti) ,實施分類補貼,不搞一個(ge) 標準,不搞相互攀比,也不提倡“免費餐”,重點要在“助”字上下功夫、做文章;三要堅持政府扶持與(yu) 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相結合,支持推動經營主體(ti) 降成本、提質量、樹品牌,實現保本微利、可持續發展。

  三是靈活多樣創新服務方式。從(cong) 現在的情況看,各地方已經有很多很好的助餐服務方式,有的是利用現有養(yang) 老服務機構和設施拓展老年助餐服務功能,有的是依托社會(hui) 餐飲企業(ye) 設立老年餐桌或者助餐點,有的推動學校和單位食堂向老年人開放,有的通過中央廚房開展配餐服務,還有各種互助和誌願服務的形式。下一步,民政部要繼續指導各地充分考慮當地的實際情況,整合利用好現有資源、現有設施場地、現有物流網絡、現有信息平台,尊重群眾(zhong) 意願,探索各具特色、方便有效的助餐服務方式。要力戒形式主義(yi) ,不設硬性指標,避免“一刀切”,造成資源浪費。

  四是多方聯動形成工作合力。發展助餐服務是一項係統工程,涉及到多個(ge) 部門、多個(ge) 領域,需要統籌各方麵力量,動員全社會(hui) 參與(yu) 。要推動各地在黨(dang) 委和政府領導下,履行好民政部門的牽頭職責,依托同級老齡工作委員會(hui) ,加強組織協調和督促指導;協調發展改革、財政、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自然資源、住房城鄉(xiang) 建設、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商務、稅務、市場監管、應急管理等部門,結合各自職責做好項目支持、財政投入、就業(ye) 扶持、規劃用地、設施配建、農(nong) 村助餐、企業(ye) 參與(yu) 、稅收優(you) 惠、食品消防安全監管等工作。同時,要充分發揮城鄉(xiang) 基層黨(dang) 組織、群眾(zhong) 性自治組織的優(you) 勢,鼓勵公益慈善組織、愛心企業(ye) 和人士、誌願者等力量廣泛參與(yu) 。要督促家庭盡責、支持個(ge) 人盡力。通過政府、市場、社會(hui) 、家庭、個(ge) 人共同參與(yu) ,合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老年助餐服務格局。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