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安徽合肥:他們在高校裏守護古籍

發布時間:2023-11-01 14:5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探訪亞(ya) 歐大陸腹地唯一全球大氣本底站

  航拍帶你走進海拔落差近7000米的“蓮花秘境”墨脫

  盛智文:點亮“夜經濟” 為(wei) 香港注入發展新動能

  墨脫公路通車十周年:將“蓮花秘境”與(yu) 世界相連

  青海湟源裏脊:裏脊“利吉” 大吉大利

  北京香山論壇上中國學者當麵反駁日本學者

  中東(dong) 問題專(zhuan) 家:落實“兩(liang) 國方案”是解決(jue) 巴以衝(chong) 突根本所在

  北京優(you) 化住房公積金個(ge) 人住房貸款住房套數認定標準

  【解說】在安徽大學圖書(shu) 館中,有一本名為(wei) 《池上詩存》的孤本館藏,古籍裝幀素雅,字體(ti) 蒼勁有力,具有重要的學術價(jia) 值和曆史價(jia) 值。而這本孤本背後,不僅(jin) 成就了一段文史佳話和詩歌往事,同時也蘊含著安徽大學圖書(shu) 館的古籍研究者們(men) 對古籍研究工作的嚴(yan) 謹態度和務實精神。

  【同期】安徽大學圖書(shu) 館古籍特藏部研究館員 鄭玲

  到目前為(wei) 止,我們(men) 館經過幾代人、幾十年的發展,古籍的這個(ge) 保存已經初具規模,這種善本的收藏已經達到近萬(wan) 冊(ce) ,然後這種普通的古籍,也是(產(chan) 生於(yu) )1912年之前,參加全國古籍普查(的),我們(men) 的古籍有五萬(wan) 餘(yu) 冊(ce) ,然後還有就是線裝書(shu) 大概有將近四萬(wan) 餘(yu) 冊(ce) 。

  【解說】鄭玲是安徽大學圖書(shu) 館古籍特藏部的研究館員,從(cong) 事古籍保護與(yu) 整理工作已有20餘(yu) 年。與(yu) 專(zhuan) 業(ye) 的考古、文物保護工作者不同,20餘(yu) 年來,鄭玲通過各種文保培訓、自學,從(cong) 一個(ge) 圖書(shu) 管理員,成為(wei) 了現在的古籍專(zhuan) 家。

  【同期】安徽大學圖書(shu) 館古籍特藏部研究館員 鄭玲

  剛剛來到這個(ge) 地方的時候,其實我們(men) 也是從(cong) 工作的實踐中,慢慢開始摸索,就是邊幹邊學,也就是邊工作實踐,然後再有相關(guan) 的補這些,相關(guan) 的這些古籍方麵目錄學的知識,編目的知識,然後還有文獻方麵的知識,然後再去聽課,然後參加培訓,就是使自己慢慢地就是能夠掌握,能夠勝任這些古籍保護的工作。

  【解說】據鄭玲介紹,《池上詩存》稿本,為(wei) 清代人章曼卿所編,收集了唐、宋、元、明、清時期池州籍438人的詩作,共計3616首,可以說是一部池州古代詩歌總集,其中不少詩作在《全唐詩》《全宋詩》《四庫全書(shu) 》裏也未見收錄,成為(wei) 遊離於(yu) 方外的“國風雅韻”。

  【同期】安徽大學圖書(shu) 館古籍特藏部研究館員 鄭玲

  主要是章曼卿這個(ge) 人,他以自己一個(ge) 人的力量,然後曆時了五年的時間,曆經了千辛萬(wan) 苦,然後就是在這個(ge) 池州地區,包括這個(ge) 青陽、石台、貴池,還有銅陵等五縣(市),到處搜羅這種在民間上麵當地一些詩人的詩集。他也是為(wei) 了保存地方文獻,他極大地推動了這個(ge) 池州地區地方文獻的發展,然後為(wei) 當地的地域文化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解說】與(yu) 鄭玲老師相似,安徽大學圖書(shu) 館古籍特藏部副研究館員謝婧也非科班出身,在安徽大學外語學院畢業(ye) 後,才開始接觸古籍修複工作,目前主要負責學校圖書(shu) 館館藏的安徽方誌、善本等古籍的修複工作。

  【同期】安徽大學圖書(shu) 館古籍特藏部副研究館員 謝婧

  我很喜歡這個(ge) ,因為(wei) 我個(ge) 人就是覺得這個(ge) 很安靜,這環境也非常好,然後我很喜歡這個(ge) 工作,在這裏工作覺得自己心情很平靜,另外就是還有一點點的這個(ge) 成就感,就是當那個(ge) 書(shu) 很破的時候,然後我就是把它給修好了,覺得它很漂亮,拿出來比如說還庫或者是給別的老師看,別的老師給驗收嘛,然後非常完好的,一個(ge) 自己覺得自己工作還蠻有價(jia) 值的,很有成就感。

  【解說】據鄭玲介紹,古籍的收藏和利用,對師生學術研究、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有著重要意義(yi) 。圖書(shu) 館中的古籍收藏是眾(zhong) 多研究古代文學、曆史文獻學等師生的文獻參考。安徽大學圖書(shu) 館於(yu) 2009年、2014年、2015年間和專(zhuan) 業(ye) 技術公司合作,將價(jia) 值較高的古籍掃描上傳(chuan) 製作成電子書(shu) ,更好地對古籍進行了保護,也方便學校師生查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