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怎麽做? 一文解讀
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10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舉(ju) 行。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對未來一段時期做好金融工作做出全麵部署。深化金融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是本次會(hui) 議部署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提升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和高質量發展能力的一條主線。那麽(me) ,持續深化金融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有哪些發力重點?來看記者對中國人民銀行相關(guan) 負責人的采訪。
中國人民銀行宏觀審慎管理局局長李斌表示,深化金融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核心是強化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和以人民為(wei) 中心這一根本,通過改革、調整和優(you) 化金融供給體(ti) 係,為(wei) 實體(ti) 經濟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安全的金融服務。
中國人民銀行宏觀審慎管理局局長 李斌:我們(men) 要加強金融宏觀調控,為(wei) 高質量發展營造穩定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建設現代中央銀行製度,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維護好幣值穩定和金融穩定。
此外,還要推動金融機構改革,促進規範健康發展,提升服務實體(ti) 經濟能力。
中國人民銀行宏觀審慎管理局局長 李斌:優(you) 化大、中、小金融機構布局,構建由銀行信貸、債(zhai) 券市場、股票市場、風險投資等組成的全方位、多層次金融支持服務體(ti) 係。持續改善科技創新、小微企業(ye) 、綠色、“三農(nong) ”等金融服務。
不僅(jin) 如此,深化金融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還包括促進金融市場發展,優(you) 化融資結構體(ti) 係,改善金融服務效率。推動貨幣、外匯市場發展,完善金融基礎設施。
中國人民銀行宏觀審慎管理局局長 李斌:我們(men) 要擴大金融高水平開放,提升金融服務跨境貿易和投融資水平。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提高跨境人民幣業(ye) 務服務實體(ti) 經濟的能力。深化金融市場製度性開放,推進上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發揮金融服務的樞紐功能。
李斌表示,深化金融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未來將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改革方向,不斷優(you) 化金融生態,提升金融供給的質量和可持續性,繼續深化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
(總台央視記者 劉穎 孫豔 邵晨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