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帶一路”助推埃塞高速發展
【“一帶一路”這十年】
光明日報駐亞(ya) 的斯亞(ya) 貝巴記者 王傳(chuan) 軍(jun)
坐落於(yu) 東(dong) 非高原的埃塞俄比亞(ya) 是非洲第二人口大國。過去15年來,埃塞經濟始終保持快速增長,不僅(jin) 是非洲最具經濟活力的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ti) 之一。記者在這裏采訪發現,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學者都認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讓埃塞受益匪淺,中國企業(ye) 建造的亞(ya) 吉鐵路、高速公路、工業(ye) 園、高樓大廈,以及中方提供的職業(ye) 技能培訓等,對埃塞經濟社會(hui) 產(chan) 生了積極影響,提供了大量就業(ye) ,助推埃塞經濟持續保持高速發展。
“埃塞經濟得以年均增長10%”
進入21世紀,特別是中非合作論壇啟動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中國與(yu) 埃塞政治互信日益深化,經貿合作日趨密切。目前,中國已成為(wei) 埃塞最大的貿易夥(huo) 伴、最大的工程承包方、最大的投資來源國,兩(liang) 國友好互利合作出現在埃塞經濟社會(hui) 的很多領域。貿易方麵,據中國海關(guan) 總署統計,2022年兩(liang) 國進出口總額為(wei) 26.7億(yi) 美元,其中埃塞從(cong) 中國的進口額占其總進口額的22.9%。2023年1月至6月,中國與(yu) 埃塞雙邊貿易額為(wei) 15.5億(yi) 美元,同比增長28.9%。投資方麵,中國駐埃塞大使趙誌遠指出,中國對埃塞直接投資項目達1835個(ge) ,累計投資約48億(yi) 美元,創造了56萬(wan) 個(ge) 就業(ye) 機會(hui) 。工程承包方麵,2021年中國企業(ye) 在埃塞新簽承包工程合同125份,新簽承包工程合同額33.2億(yi) 美元,完成營業(ye) 額20.2億(yi) 美元。
埃塞投資委副主任特梅斯根·蒂拉洪表示:“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埃塞強化了與(yu) 中國的合作,加速了本國經濟發展。兩(liang) 國經貿合作規模擴大、領域多元、機製完善。過去10年來,埃塞與(yu) 中國合作建造了大批基礎設施,不斷改善的基礎設施提升了埃塞農(nong) 業(ye) 和工業(ye) 生產(chan) 能力。正是因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及中國的大力幫助,埃塞經濟過去10年才得以保持年均10%的增長速度。”
“中企承建項目就是質量標杆”
基礎設施建設是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埃塞合作的重要內(nei) 容。埃塞第一家工業(ye) 園、最高的建築、第一條高速公路、城市輕軌、跨國電氣化鐵路,以及大量公路、電站、工廠,都是兩(liang) 國政府和人民齊心協力、努力合作的結晶。在埃塞,中國印記和中國元素隨處可見,如非盟總部會(hui) 議中心、非洲疾控中心、埃塞商業(ye) 銀行大廈、友誼廣場等,都成了地標建築和“網紅”打卡地。監管埃塞全國基建、建築、工程等重大項目的埃塞建設局局長梅斯芬·尼格沃日前對記者說:“我考察和監管了超過15個(ge) 中國承建的大型項目,比如新的埃塞商業(ye) 銀行大廈等。我發現,中國企業(ye) 承建的項目不僅(jin) 建設效率高,而且質量好。我相信,中國企業(ye) 承建的項目就是質量標杆。”
中建埃塞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趙文健曾對記者講述:“中建進入埃塞市場以來,特別是承建了非盟總部會(hui) 議中心項目後,在埃塞承接的商業(ye) 項目便一個(ge) 接著一個(ge) 。埃塞商業(ye) 銀行大廈竣工後,阿比西尼亞(ya) 銀行總裁貝卡洛找到我,請中建修建該銀行的新辦公大樓,而且要建成265米高的新地標。為(wei) 何要找中建承建呢?貝卡洛的回答是:‘我就是相信中建的實力和能力。’”
友誼廣場位於(yu) 埃塞總理府附近,是亞(ya) 的斯亞(ya) 貝巴河岸綠色發展項目的組成部分,由中國企業(ye) 承建。埃塞總理阿比曾多次向國內(nei) 外推介這一“美麗(li) 工程”。該項目集景觀、建築、市政、道路、水利、園林於(yu) 一體(ti) ,目前正在進行二期工程河道整治標段的建設。這裏曾經是雜草叢(cong) 生、汙水橫流的荒地。經過改造,如今這裏變成非洲功能最多、麵積最大的城市綜合廣場之一,綠帶花壇環繞四周,音樂(le) 噴泉與(yu) 人工湖交相輝映,成為(wei) 埃塞首都人民及外來遊客遊玩、攝影的知名打卡點,每天接待遊客超過2000人次。中交一公局集團埃塞辦事處總經理韋強餘(yu) 說,河岸綠色發展項目通過治理城市環境吸引人氣,進而通過發展旅遊業(ye) 帶動經濟,走出一條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亞(ya) 吉鐵路是中非合作的旗艦項目,連接埃塞和吉布提港口,是中國企業(ye) 在海外建設的第一條全產(chan) 業(ye) 鏈“走出去”的跨國電氣化鐵路。該鐵路由中國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土集團福州設計院參與(yu) 設計,中國土木和中鐵二局聯合承建並運營,是典型的“中國建造”兼“中國設計”項目。
埃塞交通物流部部長阿勒姆說,自2018年1月1日啟動商業(ye) 運營至今年3月,亞(ya) 吉鐵路運營收入合計約9.8億(yi) 元人民幣,保持著年均35%以上的高速增長,生動詮釋了如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更令阿勒姆讚賞的是,中方團隊秉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理念,將中國鐵路專(zhuan) 業(ye) 技術毫無保留地傳(chuan) 授給埃塞和吉布提。亞(ya) 吉鐵路為(wei) 兩(liang) 國提供就業(ye) 崗位5.5萬(wan) 個(ge) ,培養(yang) 3000多名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亞(ya) 吉鐵路不僅(jin) 是一條運輸線,更是一條經濟走廊,一條共同繁榮之路。
中國土木埃塞有限公司總經理郭重鳳說,作為(wei) 中國在非洲建設的首條全產(chan) 業(ye) 鏈電氣化鐵路,作為(wei) 中非合作的重要早期收獲,亞(ya) 吉鐵路不僅(jin) 在“非洲之角和平發展構想”中肩負著加快區域振興(xing) 、克服發展挑戰的重要使命,還為(wei) 埃塞、吉布提兩(liang) 國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這條鐵路正成為(wei) 埃塞和吉布提兩(liang) 國的國民經濟大動脈、東(dong) 非高原的生命線。未來,各方將進一步努力把亞(ya) 吉鐵路建設成為(wei) 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
“加速埃塞成為(wei) 非洲製造中心的進程”
埃塞全國人口超過1.2億(yi) ,其中30歲以下人口占比超過70%。在這個(ge) 東(dong) 非國家實現人口紅利的探索中,中國帶來的工業(ye) 園經濟已成為(wei) 埃塞本土經濟改革及工業(ye) 化進程的重要支柱。
位於(yu) 杜卡姆市的東(dong) 方工業(ye) 園,是中國在該國首個(ge) 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區,見證了中埃塞務實合作深入發展,助力當地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經濟持續增長,並為(wei) 當地創造了大量就業(ye) 崗位,受到當地群眾(zhong) 的歡迎。園區規劃麵積5平方公裏,引進了紡織、製鞋、汽車組裝、製藥、水泥等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入駐企業(ye) 已達百餘(yu) 家。截至2022年5月,園區實現總產(chan) 值超過18億(yi) 美元,創造就業(ye) 崗位近1.9萬(wan) 個(ge) 。
埃塞政府希望,到2025年全國至少投入使用30個(ge) 工業(ye) 園區。目前,在建的十幾個(ge) 工業(ye) 園區大部分由中企投資建造,已投入使用的園區還吸引了來自韓國、印度、土耳其等國的多個(ge) 跨國公司。據估計,這些園區將創造超過15萬(wan) 個(ge) 直接就業(ye) 機會(hui) 。
中國企業(ye) 不僅(jin) 建設了埃塞的大部分工業(ye) 園區,而且還是這些園區的主要投資來源。埃塞工業(ye) 園發展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阿克利盧認為(wei) ,“與(yu) 中國接觸和合作加速了埃塞成為(wei) 非洲製造中心的進程”。
據中材國際埃塞子公司總經理程金介紹,由中材國際負責生產(chan) 運維的丹格特水泥廠連續8年占據埃塞水泥供應市場首位。目前,中材國際正在建設由西部控股與(yu) 東(dong) 非控股聯合投資的萊米建材產(chan) 業(ye) 園萬(wan) 噸線水泥廠項目。該項目位於(yu) 距離亞(ya) 的斯亞(ya) 貝巴130公裏的阿姆哈拉州萊米鎮,是由中材國際設計、采購及建設的總承包項目,也是非洲首條單線設計產(chan) 量最大的水泥廠,項目設計采用了適合高原區域水泥生產(chan) 工藝的世界先進技術,被稱為(wei) “非洲之星”。目前,項目施工已進入安裝高峰期,預計2024年3月底點火生產(chan) ,屆時將成為(wei) 埃塞水泥生產(chan) 的龍頭項目,帶動埃塞工業(ye) 園經濟和製造業(ye) 發展。
(光明日報亞(ya) 的斯亞(ya) 貝巴11月2日電)
《光明日報》(2023年11月03日 12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