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聲手賬】中國好手藝91:景泰藍
【中國好手藝91】
景泰藍
講述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景泰藍製作技藝代表性傳(chuan) 承人鍾連盛
景泰藍,又稱銅胎掐絲(si) 琺琅,北京特色傳(chuan) 統手工藝品之一。明代景泰年間,其製作技藝成熟,出現了新的色釉,尤其是藍釉,從(cong) 此奠定了以藍為(wei) 主的風格,故稱“景泰藍”。
景泰藍,既有繪畫與(yu) 雕刻的工藝,又融合青銅和瓷器的技法。一件作品需集體(ti) 協作數月才成:選擇上等紫銅製胎,再取銅絲(si) 掐製成紋飾,鑲嵌於(yu) 胎麵,而後填敷琺琅釉料,反複燒結、磨光、鍍金後,方可成器。
“掐絲(si) ”雖小,卻最為(wei) 不易。取銅絲(si) 抻拔軋成扁絲(si) ,用鑷子以指尖發力,折出棱角,塑出凹凸感。常見的紋飾,有纏枝蓮紋圖,以單線勾勒,再蜿蜒鋪展,方有枝蔓紛繁飽滿之感;有鳥類圖,銅絲(si) 彎折成尖角,再擺布細密,展現鳥爪小巧、羽翼豐(feng) 滿狀……
“點藍”上色,是點活靈氣的關(guan) 鍵。即便在方寸之間,也需暈染過渡:製釉,石英、螢石和硼砂等礦物混合,經高溫熬製,研磨成細粉,再將每種顏色調配出8至10個(ge) 色階;點藍,將釉料填入紋飾框架內(nei) ,以銅絲(si) 的三分之一厚度為(wei) 宜;燒藍,以高溫燒結,直至釉料凝固下凹,再次上色,如此反複三四回。
景泰藍自誕生起便是宮廷禦用珍玩,備受元明清三代皇室推崇和喜愛。如今,已成為(wei) 重要的國家禮品、國內(nei) 許多公共場所的陳設用品。
總策劃:楊穀
監製:張寧 廖慧
統籌:李方舟
配音:董大正
動畫:王宏澤
視覺設計:孔鵬
采訪:劉岩 張景華 曹若芃
製作:光明網新聞中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