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際攝影周2023——用影像語言描繪新時代的絢麗多彩
作者:李道今
11月7日,北京國際攝影周2023在中華世紀壇圓滿落下帷幕。本屆攝影周現場及線上觀眾(zhong) 覆蓋人群超過3000萬(wan) 人次,受到百餘(yu) 家媒體(ti) 及社會(hui) 公眾(zhong) 的廣泛關(guan) 注與(yu) 好評,新時代的影像語言煥發出更加強大的文化魅力。
有一種感動叫“堅持11年”
北京國際攝影周由文化和旅遊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藝術攝影學會(hui) 、中國攝影家協會(hui) 、中國新聞攝影學會(hui) 、中國圖片集團和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承辦。自2013年以來,已連續舉(ju) 辦了11屆,共組織舉(ju) 辦國內(nei) 外展覽451個(ge) ,論壇260多場,有近百個(ge) 國家、1.5萬(wan) 名攝影師、270 家合作機構參與(yu) ,累計吸引現場觀眾(zhong) 達330多萬(wan) 人次,線上觀眾(zhong) 達3.3億(yi) 人次。
11年來,北京國際攝影周緊跟時代的步伐,以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的情懷與(yu) 擔當,策劃、組織與(yu) 開展攝影展覽與(yu) 學術交流。曆經11年的培育,北京國際攝影周已成為(wei) 國際化、專(zhuan) 業(ye) 化、學術化、品牌化的文化盛事,成為(wei) 具有廣泛國際影響力的文化活動。
11年的堅持足以令人感動,更何況,北京國際攝影周在11年的堅持中還在持續地謀求超越。當北京國際攝影周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第二個(ge) 十年時,具有更高水準的2023年北京國際攝影周注定會(hui) 是一個(ge) 新的裏程碑。
經過10年的積澱,本屆攝影周固化了業(ye) 界與(yu) 公眾(zhong) 廣泛認可的專(zhuan) 題品牌,形成時代精神與(yu) 國家形象主題、學術主題、名家經典主題、攝影周品牌主題、世界遺產(chan) 主題、世界城市文化地標主題、攝影收藏主題、文旅融合主題、影像·北京論壇主題等九大內(nei) 容主題板塊,推出11場精彩的專(zhuan) 題攝影展覽,展出了2000餘(yu) 幅高水準的攝影作品,舉(ju) 辦了13場高水平的論壇講座,更加生動地展示與(yu) 傳(chuan) 播了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更加有力地推進了國際間影像藝術和文明互鑒的交流,更加有效的開展了科學技術與(yu) 影像藝術的創新實驗,更加豐(feng) 富了影像內(nei) 容產(chan) 品與(yu) 影像文化服務的供給。
有一種震撼叫“影像語言”
攝影作為(wei) 現代文化的視覺媒介,所傳(chuan) 達的影像語言具有形象化、具體(ti) 化和視覺化的獨特魅力。本屆攝影周展出的2000餘(yu) 幅高水準攝影作品,不僅(jin) 是國際國內(nei) 攝影界再一次影像文化實驗的集成,更是向業(ye) 界和公眾(zhong) 呈上的一場視覺藝術饕餮盛宴,專(zhuan) 業(ye) 化的學術交流活動,也從(cong) 不同的維度對當代影像語言的創新、創意、創作進行了深入的解讀與(yu) 研討。
從(cong) 專(zhuan) 業(ye) 攝影展覽看,不論是紀實性的新聞攝影,還是藝術性的創意攝影,不論是躍然紙上的景物肖像,還是曲盡其妙的風光人文,不論是攝影名家的代表作,還是攝影新人的處女作,不論是青年藝術家的視覺創新,還是絲(si) 路十國攝影組織主席的技術呈現,不論是專(zhuan) 業(ye) 相機的攝影創作,還是大眾(zhong) 手機的“雲(yun) 影像”,不論是以傳(chuan) 統創作技術攝製的圖片影像作品,還是首次引入人工智能生成內(nei) 容(AIGC)技術創作的數字影像作品,一張張極具美學的光影構圖,一幅幅內(nei) 涵豐(feng) 富的瞬間定格,以其生動活潑與(yu) 具體(ti) 形象的影像語言,以其光彩奪目的視覺盛宴與(yu) 無可比擬的藝術魅力,大飽了參觀者的眼福,激發了觀覽人的情感,震撼了觀眾(zhong) 們(men) 的心靈。
從(cong) 專(zhuan) 業(ye) 學術活動看,一眾(zhong) 專(zhuan) 家不僅(jin) 深入探索了關(guan) 於(yu) “AI時代影像藝術創作”這種前瞻性的題目,還深入探討了關(guan) 於(yu) “大眾(zhong) 手機攝影”這種大眾(zhong) 化的主題,中外名家不僅(jin) 共同探討了“中國的鄉(xiang) 村轉型與(yu) 影像藝術實踐”這類本土化的題目,還共同研討了“阿拉伯國家攝影特點及發展趨勢”這類國際化的主題,對影像語言進行了更加專(zhuan) 業(ye) 、更加深入的研究與(yu) 探索,推進了當代攝影藝術與(yu) 技術的升華和躍遷,使未來的影像語言爆發更加震撼的威力。
有一種自豪叫“中國故事”
北京國際攝影周作為(wei) 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展示傳(chuan) 播平台,作為(wei) 用影像語言講好中國故事、傳(chuan) 播中國文化的重要文化陣地,攝影師們(men) 用鏡頭去觀察和提煉,用相機去感受與(yu) 記錄,用圖像來表達與(yu) 思考,鮮活生動、立體(ti) 豐(feng) 富地展現了新時代征程的中國風貌。
“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全國主流媒體(ti) 新聞展作為(wei) 時代精神與(yu) 國家形象主題板塊的主打專(zhuan) 題展覽,200餘(yu) 家主流媒體(ti) 推出500餘(yu) 件新聞攝影力作,緊扣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大特征,集中展示了中國式現代化已經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各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務實舉(ju) 措,從(cong) “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到海南文昌的“神箭問天”,從(cong) “南海七號”的鑽井平台到青海海南州的“光伏牧場”,從(cong) 貴州的“村超”到江蘇鹽城的“濕地家園”,攝影記者們(men) 從(cong) 多個(ge) 角度、多個(ge) 區域、多個(ge) 行業(ye) 、多個(ge) 領域記錄拍攝,生動展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大主題。
與(yu) 專(zhuan) 業(ye) 攝影記者的宏大敘事不同,2023“雲(yun) 影像”大眾(zhong) 手機攝影展以更加大眾(zhong) 化、接地氣的百姓視角攝影作品,展現“美好中國”這一主題,在兩(liang) 萬(wan) 多件作品中遴選出300件手機攝影作品和16件短視頻作品,從(cong) 科技感十足的“體(ti) 驗5G時代”到充滿學習(xi) 力量的“讀書(shu) 樂(le) ”,從(cong) 爺爺奶奶幸福投喂的“相濡以沫”到充滿情趣的“快樂(le) 童年”,從(cong) 滿屏煙火氣的“農(nong) 家樂(le) ”到記錄建黨(dang) 百年群眾(zhong) 活動瞬間的“輝煌百年慶”,攝影愛好者們(men) 用手機記錄下的點滴瞬間,生動詮釋了“美好中國”的幸福與(yu) 安康。
“築夢——我們(men) 的新時代攝影作品展”從(cong) 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中提煉主題,用80餘(yu) 幅精品力作精心描繪新時代的宏闊畫卷。“那山·那水·那人——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圖景專(zhuan) 題展”用100餘(yu) 幅攝影作品,以發生在身邊的人物、故事為(wei) 切入點,以小見大地呈現了中國鄉(xiang) 村群眾(zhong) 良好的精神風貌和廣袤田野上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新圖景。“生生不息——全球農(nong) 遺·中國稻作文化影像展”讓人領略了中國作為(wei) 一個(ge) 農(nong) 業(ye) 古國和大國的悠久發展史和多樣生態地理條件,“京津冀文化遺產(chan) 影像展”的300餘(yu) 幅攝影作品, 讓人領略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多元一體(ti) ……
欣賞著影像語言中娓娓道來的一幕幕精彩中國故事,內(nei) 心會(hui) 情不自禁地激動澎湃,會(hui) 油然而生一種自豪,不僅(jin) 是對國家的悠久曆史和燦爛文明的無比自豪,更是對新時代國家的蒸蒸日上和欣欣向榮的無盡自豪。
有一種共鳴叫“文明互鑒”
攝影是一種世界性語言,已經成為(wei) 國際上最普遍的文化交流媒介。北京國際攝影周始終立足國際間影像藝術和文明互鑒交流推介平台的定位,用影像藝術及其承載的文化思想與(yu) 價(jia) 值觀念,觸發影像語言傳(chuan) 播的共情,謀求多元文化價(jia) 值觀下的共識。
本屆攝影周“《觀 品》十國攝影組織主席作品聯展”,圍繞“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邀請了來自阿聯酋、阿曼、埃及、阿爾及利亞(ya) 等“一帶一路”沿線十個(ge) 阿拉伯國家攝影機構的主席作品參展,用200餘(yu) 幅攝影佳作,展現了中東(dong) 、北非等10多個(ge) 阿拉伯國家的美麗(li) 風景、人文風情、非遺文化。“2023絲(si) 路國家青少年國際攝影大展”動員和組織 “一帶一路”18個(ge) 國家和地區的8 至 25 歲青少年,在9 萬(wan) 餘(yu) 件作品中遴選出的270 幅攝影作品及78 部短視頻作品,加強了青少年對“一帶一路”國家的了解、溝通和交流。
“海峽兩(liang) 岸攝影名家邀請展”得到了海峽兩(liang) 岸攝影家們(men) 的熱烈響應,展出的121 位兩(liang) 岸攝影名家的精品力作,涵蓋了紀實攝影、藝術攝影、觀念攝影等多個(ge) 創作領域,在中華世紀壇的名人雕塑展廳與(yu) 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曆代名人遙相呼應,構成兩(liang) 岸攝影家記錄曆史、聚焦當下、呼喚未來的影像畫卷,為(wei) 觀眾(zhong) 留下生動、難忘的永恒記憶。同時,該項展覽推出的海峽兩(liang) 岸攝影家交流會(hui) 暨合作簽約儀(yi) 式活動也進一步深化了海峽兩(liang) 岸攝影家的合作,對推動兩(liang) 岸文化交流、提升攝影藝術水平具有重要意義(yi) 。
“中國故事、紫色映像——外國攝影師眼中的寧夏葡萄酒之旅攝影展”,圍繞獨具中國特色的黃河文化、長城古跡、葡萄酒產(chan) 業(ye) ,以外國攝影師的視角和采風作品,生動展示與(yu) 推介了中國多元文化特色。國際攝影藝術聯合會(hui) (FIAP)與(yu) 國際攝影家聯盟GUP的簽約合作,將國際間攝影文化的交流與(yu) 合作又推到了一個(ge) 新的高度。中外攝影家拍攝北京中軸線活動,用生動的影像助力中軸線申遺……
國際化的主題攝影展覽和學術交流活動,成為(wei) 承載“文明互鑒”的特色載體(ti) 。通過國際化的視角、去中心化的方式和自由的表達,用攝影這一世界通用語言生動地講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故事,在國際上引發了更為(wei) 廣泛和更深層次的情感共鳴與(yu) 價(jia) 值觀共識,中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yu) 共,天下大同”的文明互鑒與(yu) 共生共榮觀念更加深入人心。
作者單位:投資北京國際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員、研究中心主任、投資北京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