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寫長江文化的現代城市文明新篇
【專(zhuan) 家視點】
作者:曹勁鬆(南京市社會(hui) 科學院院長,南京長江文化研究院院長、研究員)
長江文化作為(wei) 中華民族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標誌性象征,承繼著中華文化的曆史血脈和中華文明的發展根脈,塑造了長江流域的文化底色和文明特色,也為(wei) 城市發展源源不斷注入了文化和精神力量。
長江文化曆史悠長、脈絡豐(feng) 富、特色顯著,對廣大流域的地方特色文化具有統領性作用,以長江文化之源頭活水滋養(yang) 文化生命體(ti) 的時代創造,形成源流豐(feng) 沛、價(jia) 值聚合、創新湧動的發展邏輯,成為(wei) 承載時代精神的文化主體(ti) 性力量。長江文化的曆史內(nei) 涵縱貫了從(cong) 人類早期文明萌芽到現代文明勃興(xing) 的發展史,也見證了不同地域文明體(ti) 相互借鑒、融合、共生的曆史進程,在整個(ge) 流域範圍蘊藏了極為(wei) 豐(feng) 厚的物態文化。無論是從(cong) 考古發現,還是從(cong) 當下的物質文化遺存來看,長江文化的豐(feng) 富程度可謂蔚為(wei) 大觀。
保護傳(chuan) 承弘揚長江文化,不僅(jin) 是當代人應有的文化使命擔當,更是中華文明代際傳(chuan) 承和創新發展的文化自信力量。長江文化豐(feng) 厚的曆史文化內(nei) 涵,為(wei) 增強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構建同根共有的精神家園奠定了堅實的文化根基;而其創新發展的時代內(nei) 涵,則為(wei) 凝聚民族複興(xing) 的磅礴力量提供了廣博的文化智慧。長江文化的時代格局既是新發展理念在文化生成上的創新表達,又是以先進文化的身姿從(cong) 中華大地走向世界、引領合作共贏新發展格局的生動展現。
城市作為(wei) 人類社會(hui) 演進曆程中的文明樣態,不隻是人類生產(chan) 生活的聚集空間和活動場所,更是一個(ge) 具有文化靈魂的有機生命體(ti) 。南京是長江下遊地區的跨江大都市,集自然山水形勝、古都曆史風貌和現代城市氣韻於(yu) 一體(ti) ,是保護、傳(chuan) 承、弘揚長江文化的代表性城市。建構南京長江文化的城市空間敘事體(ti) 係,充分彰顯長江文化的曆史底蘊和時代價(jia) 值,不僅(jin) 為(wei) 南京城市文化生命力延展、傳(chuan) 播力提升和影響力擴大構築起更為(wei) 牢固的基礎和強勁的支撐,而且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城市的文化繁榮提供經驗和案例,在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建設中貢獻智慧和力量。
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保護、傳(chuan) 承、弘揚長江文化是建設文化強國重要有機組成,也是向世界貢獻中華文化智慧,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建構的重要文化力量。長江流域城市都應發揮弘揚長江文化的重要擔當,續寫(xie) 長江文化的現代城市文明新篇,通過強化集體(ti) 記憶、深化載體(ti) 熔鑄、活化媒體(ti) 聚合、催化主體(ti) 創造和濡化客體(ti) 對話,將中華民族的精神創造成果源源不斷地轉化為(wei) 促進現代化建設和世界文明共同進步的現實力量,以中國智慧豐(feng) 富人類文化寶庫。
《光明日報》(2023年11月13日 05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