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因地製宜打造特色產業 全力推進農業全產業鏈建設
寧靜的村莊,青瓦白牆的房屋錯落有致地排列著,寬闊的公路上不時有裝載滿滿的卡車車隊駛過,金燦燦的稻田和綠油油的菜地在村莊周圍綿延,如同一幅水墨畫卷……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實施以來,江蘇的廣袤鄉(xiang) 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jin) 百姓富了,鄉(xiang) 村也更美了。細究可以發現,實現這一變化的關(guan) 鍵是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為(wei) 推進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江蘇因地製宜打造具有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特色產(chan) 業(ye) ,推進農(nong) 村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成功走出了一條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新路。
日前,江蘇出台的《關(guan) 於(yu) 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若幹政策措施》中提出,加快農(nong)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建設。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江蘇大力發展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加快農(nong)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建設,培育10億(yi) 元以上縣域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204個(ge) ,建設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201個(ge) ,其中特色產(chan) 業(ye) 超億(yi) 元村49個(ge) 、超10億(yi) 元鎮21個(ge) 。讓我們(men) 隨著記者的腳步來看看江蘇各地串起的一條條特色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了解全省未來幾年農(nong)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高質量發展的方向與(yu) 舉(ju) 措。
由“賣產(chan) 品”向“賣風景”轉變
“嘀嘀嘀……”秋日的豔陽下,伴隨著鳴笛聲,一列白鵝小火車從(cong) 湖麵駛過,留下一片歡聲笑語在溧陽竹簀鎮薑下村上空回蕩。不遠處,“鵝餐廳”門口停滿了就餐的車輛,村口的“鵝咖啡”店裏,坐著三三兩(liang) 兩(liang) 前來打卡的遊客,一邊的文創櫃台前,不少孩子們(men) 對著“文創鵝”咯咯直笑。但凡路過此處的行人,看到村裏隨處可見的可愛白鵝雕塑,都會(hui) 忍不住駐足。
薑下村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管夢倩介紹,近年來薑下村以“鵝”為(wei) 鏈,挖掘“土特產(chan) ”附加值,除傳(chuan) 統鵝養(yang) 殖加工產(chan) 業(ye) 外,還打造了集“鵝農(nong) 場樂(le) 園”“鵝湖”“鵝餐廳”等特色項目於(yu) 一體(ti) 的“鵝生活”特色田園綜合體(ti) 項目,通過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讓竹簀風鵝再次“振翅高飛”。
竹簀風鵝雖隻是小小“土特產(chan) ”,卻也大有可為(wei) 。“去年五一節期間,我們(men) 鵝生活項目正式開放,瞬間成為(wei) 網紅打卡地。”管夢倩說,僅(jin) 假日期間就湧入遊客5萬(wan) 餘(yu) 人次,實現營業(ye) 收入300餘(yu) 萬(wan) 元。嗅到了發展的機遇,村裏不斷衍生出更多項目,村集體(ti) 經營性收入由5年前的不足10萬(wan) 元,提高至450萬(wan) 元。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中之重。從(cong) 養(yang) 鵝售鵝到打造長三角首家鵝IP主題的鄉(xiang) 村休閑綜合體(ti) ,薑下村推動了“鵝”這一特色資源與(yu) 加工流通、休閑旅遊等產(chan) 業(ye) 深度結合,實現了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當然,薑下村的鵝產(chan) 業(ye) 也隻是我省加快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的一個(ge) 縮影。江蘇地處南北過渡地帶,自然、氣候條件好,資源豐(feng) 富,擁有陽澄湖大閘蟹、東(dong) 台西瓜等一批特色鮮明、質量過硬的江蘇“土特產(chan) ”,為(wei) 此,江蘇擦亮“土特產(chan) ”招牌,使其成為(wei) “金名片”,推動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向上下遊延伸。
同時,江蘇還圍繞各地不同的資源優(you) 勢,用好用活鄉(xiang) 村的山水草木、傳(chuan) 統手藝、民俗文化等資源,培育具有鄉(xiang) 土特征和鄉(xiang) 土風情的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實現由“賣產(chan) 品”向“賣風景”“賣文化”轉變。目前,通過發展休閑農(nong) 業(ye) ,江蘇培育了5個(ge) 全國休閑農(nong) 業(ye) 重點縣、74個(ge) 中國美麗(li) 休閑鄉(xiang) 村,吸引大量遊客走進鄉(xiang) 村休閑消費,也推動更多鄉(xiang) 土產(chan) 品走向更廣闊市場。
產(chan) 業(ye) 多元化走向更大市場
盱眙的小龍蝦產(chan) 業(ye) 鏈是江蘇加快農(nong)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建設的代表之一。一隻龍蝦能有多少附加值?如何拉長加粗產(chan) 業(ye) 富民價(jia) 值鏈?來到被稱為(wei) “中國龍蝦之都”的盱眙,一切疑慮全部解開。行走在大街上,目之所及是小龍蝦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店鋪,可以看出來龍蝦產(chan) 業(ye) 已成為(wei) 盱眙的支柱性產(chan) 業(ye) 。
一隻蝦富一方人。目前,盱眙龍蝦養(yang) 殖麵積83.5萬(wan) 畝(mu) ,產(chan) 業(ye) 規模達百億(yi) 級。全縣擁有小龍蝦相關(guan) 產(chan) 品加工企業(ye) 70餘(yu) 家,超過1/4的人口從(cong) 事與(yu) 小龍蝦相關(guan) 的產(chan) 業(ye) ,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約1/4來自小龍蝦,小龍蝦產(chan) 業(ye) 鏈規模約占全縣GDP總量的1/4。從(cong) 盱眙走向全國的龍蝦餐飲加盟店更是超過2000家,各類網店近2000家。2022年,盱眙龍蝦總產(chan) 值達202億(yi) 元,占全省龍蝦經濟總產(chan) 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圍繞龍蝦,盱眙的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鏈有多長?從(cong) 盱眙龍蝦產(chan) 業(ye) 集團就可窺一斑。盱眙縣龍蝦產(chan) 業(ye) 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曉東(dong) 介紹,盱眙龍蝦產(chan) 業(ye) 集團的業(ye) 務不僅(jin) 涵蓋了龍蝦品牌開發、盱眙龍蝦產(chan) 業(ye) 綜合技術研發,還打造了集科研、育苗、養(yang) 殖、捕撈、深加工、調料飼料生產(chan) 、物流配送、餐飲終端和循環經濟為(wei) 一體(ti) 的盱眙龍蝦產(chan) 業(ye) 鏈。為(wei) 鍛強產(chan) 業(ye) 鏈,盱眙龍蝦產(chan) 業(ye) 集團不僅(jin) 在養(yang) 殖技術方麵不斷創新,推廣“繁養(yang) 分離”和“蝦稻共生”綜合種養(yang) 模式,提升龍蝦的品質和產(chan) 量持續。在深加工端,預計到明年底,新培育盱眙龍蝦深加工企業(ye) 10家、培育龍蝦調料深加工企業(ye) 32家。
除了盱眙打造的龍蝦全產(chan) 業(ye) 鏈,在邳州以江蘇黎明食品集團為(wei) 代表的龍頭企業(ye) 在大蒜產(chan) 品精深加工、深挖大蒜保健功效、增加產(chan) 業(ye) 多樣化方麵不斷探索,逐漸形成了“一頭蒜的保健”係列產(chan) 業(ye) 鏈。如今,邳州大蒜以更加多元化的樣式走入市場,大蒜深加工產(chan) 品有蒜蓉、黑蒜、大蒜素、黑蒜阿膠糕等係列精深加工產(chan) 品,成功把“一頭蒜”做成了“一頭蒜的保健”。
在溧陽,“一葉茶”蛻變成了“農(nong) 業(ye) 金招牌”。在打造全產(chan) 業(ye) 鏈的過程中,溧陽原本零散的家庭作坊白茶生產(chan) 加工企業(ye) 被淘汰,新組建了溧陽天目湖白茶產(chan) 業(ye) 聯合體(ti) ,建立了與(yu) 一產(chan) 緊密結合的產(chan) 品精深加工產(chan) 業(ye) 集群,打造了茶葉精深加工省級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龍頭企業(ye) ,開發了白茶特質功能,研製茶飲料、茶食品、茶保健品、茶日化用品等精深加工產(chan) 品,助推了茶葉與(yu) 旅遊、教育、文化、健康、休閑等產(chan) 業(ye) 的深度融合。
打造農(nong)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需久久為(wei) 功
當前,江蘇的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走向了規模化、集群化、鏈條化的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之路。在看到農(nong)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建設的成效時,更要注重特色化發展,根據不同地區的資源稟賦,重點發展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要通過提升農(nong) 產(chan) 品精深加工水平、拓寬市場營銷渠道、培育農(nong) 產(chan) 品品牌、大力發展休閑農(nong) 業(ye) 等,圍繞市場需求促進特色產(chan) 業(ye) 向價(jia) 值鏈高端延伸。同時,還要重點培育壯大鏈上主體(ti) 。
當然,推進農(nong)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高質量發展,建強鏈主和骨幹企業(ye) 、建優(you) 產(chan) 業(ye) 鏈條、帶動農(nong) 民增收致富,這是一項持久工程,還需要規劃引領、政策支持、要素支撐。近兩(liang) 年來,江蘇以農(nong)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建設為(wei) 主線,出台了一係列文件,將通過抓關(guan) 鍵要素、重點環節和業(ye) 態提升促進農(nong)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建設,圍繞建重大項目、強頭雁主體(ti) 、育品牌名牌、築載體(ti) 平台,加快構建“4+13+N”農(nong)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體(ti) 係,重點支持農(nong) 產(chan) 品精深加工、新業(ye) 態培育、數字化改造等環節,支持建設一批區域特色鏈。
今年,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又印發《江蘇省農(nong)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提出以全麵增強農(nong) 業(ye) 的市場競爭(zheng) 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wei) 牽引,組織實施產(chan) 業(ye) 鏈創新鏈融合發展、產(chan) 加銷縱向貫通、農(nong) 文旅橫向融合、現代鄉(xiang) 村服務業(ye) 提速、鏈上主體(ti) 雁陣培育等五項計劃,計劃到2025年,優(you) 質糧油、規模畜禽、特色水產(chan) 、綠色果蔬等4條全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超千億(yi) 的重點鏈基本建成,水稻、小麥、油菜、生豬、肉雞、奶業(ye) 、淡水魚、河蟹、小龍蝦、紫菜、果品、食用菌、水生蔬菜等13個(ge) 細分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進一步提升,建成10條超五百億(yi) 級的市域特色鏈、10條超百億(yi) 級的縣域特色鏈。(王小琴 張韓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