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海聯運跑出西部發展新空間
3382標箱,5.34萬(wan) 標箱,9.4萬(wan) 標箱,31.3萬(wan) 標箱,63.2萬(wan) 標箱,75.6萬(wan) 標箱,這是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從(cong) 2017年開行到2022年的發送集裝箱量,6年增長了223倍!
10月26日,一列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經重慶果園港魚嘴站抵達廣西欽州港東(dong) 站後在欽州港東(dong) 站通過船舶轉運至越南、印尼等東(dong) 盟國家。至此,2023年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貨物發送量已經突破70萬(wan) 標箱,同比增幅14.8%,有望再創新高。
作為(wei) 西南地區重要的交通通道,西部陸海新通道有著獨特的優(you) 勢和作用,相較傳(chuan) 統運輸方式,海鐵聯運不僅(jin) 能有效縮短運輸時間,還能充分利用現有水路線路,最大程度節省運輸開支,有效破解了西部地區國際運輸困境。
從(cong) “四等站”到“國際村”:東(dong) 南西北國際通道“四向齊發”
走進重慶市沙坪壩區的團結村中心站,各種顏色的集裝箱堆積如山,印有“中歐班列”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集裝箱顯得尤其醒目。橙色龍門吊起降不停,轉運卡車來往穿梭,每天從(cong) 這裏開出的一列列國際班列駛向遠方,聯通世界。這番繁忙的景象很難讓人想象到這裏曾經僅(jin) 僅(jin) 是一個(ge) 坐落於(yu) 田間的四等鐵路小站。
2011年3月19日,首列重慶至德國杜伊斯堡的“渝新歐”列車從(cong) 這裏開出,拉開了中歐班列聯通亞(ya) 歐大陸的序幕。2017年9月,“渝黔桂新”鐵海聯運常態化運行班列於(yu) 在重慶團結村站實現首發,正式拉開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序幕。如今,貨物從(cong) 重慶搭乘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到廣西欽州港出海,比經東(dong) 部地區出海節省了約10天時間。
團結村站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該站已成為(wei) 全國18個(ge) 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之一,占地麵積擴展至3800畝(mu) ,員工600餘(yu) 人,年辦理量達70萬(wan) 標箱。
今年剛滿30歲的王乙淇是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興(xing) 隆場車站團結村站的副站長。“團結村站專(zhuan) 門開辟綠色通道,為(wei) 去程班列提供優(you) 先訂倉(cang) 、優(you) 先進場作業(ye) 、優(you) 先製票裝車、優(you) 先掛運等服務,為(wei) 回程班列提供優(you) 先送車、優(you) 先辦理預約、優(you) 先轉運、優(you) 先提箱等保障。配空車到團結村站後,30分鍾內(nei) 送到貨物線裝卸,240分鍾內(nei) 裝卸完畢、調度在30分鍾內(nei) 取出,重新安排機車,60分鍾內(nei) 掛運。”王乙淇說,隻有嚴(yan) 格的時間卡控才能確保每一趟班列正點始發。
6月,在團結村站不遠處的陸海新通道重慶無水港一期竣工。據陸海新通道重慶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場站經營部部長李濤介紹,陸海新通道重慶無水港已經投放有堆場功能,“待其他功能區全部投入時,這裏將為(wei)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提供集散分撥、冷庫儲(chu) 存、水果催熟、展示展銷等豐(feng) 富的配套功能”。
如今的團結村鐵路中心站,東(dong) 南西北國際通道“四向齊發”,鐵公水空“四式”聯運,成為(wei) 連接“一帶”和“一路”的陸海聯動通道、支撐西部地區參與(yu) 國際經濟合作的陸海貿易通道、促進交通物流經濟深度融合的綜合運輸通道的重要節點,越來越多的“中國製造”從(cong) 這裏走出國門。
從(cong) 一條線到一張網:水路和鐵路無縫銜接
隨著國際班列開行數量的增多,位於(yu) 重慶市江津區小南埡鐵路物流中心應運而生,2011年,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與(yu) 重慶市江津區合作,啟動小南埡站的擴能改造建設。小南埡鐵路物流中心不僅(jin) 可通過川黔鐵路、渝貴鐵路、樞紐東(dong) 環鐵路與(yu) 重慶樞紐快捷溝通,同時通過一條6公裏的鐵路專(zhuan) 用線與(yu) 重慶市五大區域性重點港口之一的珞璜港實現水路和鐵路無縫銜接。
2018年年底,小南埡站發出首班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伴隨西部陸海新通道規模的提升快速發展而來的,還有站場運營能力的考驗。“小南埡站擴能改造後不久,當時由於(yu) 車站貨場大,突然增多的進出站車輛和貨物發送量,導致集裝箱出箱速度跟不上。”曾任小南埡站貨運主任的吳春豔在麵對麵與(yu) 貨主代表溝通後,牽頭組織將收集的問題分組歸類。通過強化硬件和軟件設備,研發運用集裝箱箱調係統等,解決(jue) 了集裝箱找箱難、等待時間長、手續繁瑣等係列問題,優(you) 化了業(ye) 務辦理流程,獲得了客戶好評。
9月1日,隨著一聲笛音長鳴,一列滿載著摩托車、發動機、微矽粉等商品的35個(ge) 集裝箱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從(cong) 渝懷鐵路魚嘴站南貨場緩緩駛出。魚嘴站位於(yu) 重慶江北區魚嘴鎮,是重慶鐵路樞紐3個(ge) 二級物流基地之一,也是中歐班列(成渝)、西部陸海新通道、長江黃金水道三大國際物流通道的重要物流節點和聯結點,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商用車物流基地。
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涪陵車務段魚嘴站貨運主任韓寧飛介紹說,魚嘴站南貨場占地541畝(mu) ,規劃為(wei) 國際、國內(nei) 集裝箱班列到發站,設計年到發量60萬(wan) 標箱。南貨場啟用後,魚嘴站將進一步滿足更多企業(ye) 大宗貨物、重物裝卸和中轉,極大緩解果園港專(zhuan) 用鐵路集裝箱作業(ye) 壓力,增強中歐班列(成渝)、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發送到達能力。
10月,首次開行秀山至廣西欽州港東(dong) 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開出,標誌著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擴能改造的10萬(wan) 標箱集裝箱秀山站貨場順利竣工。秀山站由此成為(wei) 渝東(dong) 南地區首個(ge) 西部陸海新通道始發站點,重慶城市區域鐵海聯運樞紐布局進一步得以完善。
6年來,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開行實現由線及麵、形成網絡。班列線路從(cong) 最初隻有北部灣—重慶1條,發展到如今常態化開行北部灣港—重慶、四川、雲(yun) 南、貴州、河南、桂東(dong) 和桂北7條。
如今,在重慶、成都、北部灣出海口之間,西部陸海新通道主通道以3條鐵路通道為(wei) 主:中通道自重慶經貴陽、南寧至北部灣出海口(北部灣港、洋浦港),東(dong) 通道自重慶經懷化、柳州至北部灣出海口,西通道自成都經瀘州(宜賓)、隆昌、黃桶、百色至北部灣出海口。
從(cong) 開放的“末梢”到發展“前沿”:助力西部地區融入世界“朋友圈”
重慶賽力斯集團是最早嚐試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出口的車企之一,其產(chan) 品通過鐵海聯運在廣西欽州港出海,截至2023年上半年,賽力斯集團已經通過這條通道發運整車及零部件超過1萬(wan) 標箱,貨值超20億(yi) 元,覆蓋印度尼西亞(ya) 、秘魯、厄瓜多爾等多國市場。據了解,目前,重慶陸海新通道中老鐵路出口汽車已經實現常態化開行,本地的賽力斯汽車和長安汽車也都通過陸海新通道形成了鐵海聯運常態化發運。
在西部陸海新通道上,海鐵聯運班列數量每年都在持續增長。據廣西北港物流有限公司數據顯示,今年1-9月,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累計開行6939列,同比增長6%,其中川、渝地區至北部灣港海鐵聯運發運3010列,總體(ti) 呈增長態勢。
“成都至欽州港海鐵聯運開通後,經21個(ge) 站點到達欽州港,鐵路距離1669公裏,運輸時效2-3天,最終抵達東(dong) 南亞(ya) 國家,順暢高效。”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北車站調度車間主任黃君深說。成都—欽州—東(dong) 盟鐵海聯運班列從(cong) 成都國際鐵路港出發,經由成渝線、內(nei) 六線、南昆線到達欽州港東(dong) 站,然後經欽州港出海,可達新加坡、緬甸、馬來西亞(ya) 、伊朗等東(dong) 南亞(ya) 、中東(dong) 國家港口,並延伸至南非、埃及;至新加坡等港口城市全程最快運行時間約10天,較原江海聯運方式(經瀘州、宜賓等城市江運至上海出海)節約一半以上時間。成都—欽州—東(dong) 盟鐵海聯運班列2017年11月開通以來,運輸貨物品類不斷增加,已從(cong) 元明粉、鈦白粉等化工類產(chan) 品擴展至目前的汽車整車及零配件、機電類、電子類、大豆、玻璃纖維等產(chan) 品。
如今,從(cong) 柬埔寨大米到泰國香水椰、山竹,以及越南百香果、榴蓮……越來越多的東(dong) 盟國家農(nong) 產(chan) 品正在源源不斷地通過陸海新通道進入中國市場。而中國的新能源、新材料等產(chan) 品采用通關(guan) 一體(ti) 化模式,向海關(guan) 完成出口申報後,就可通過鐵路和海運無縫銜接運往國隨著通道的不斷完善,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輸品類由最初的陶瓷、板材等50餘(yu) 種增加至目前包括糧食、汽車配件、電腦配件、裝飾材料等在內(nei) 的940多種。
合作加創新,西部陸海新通道正在不斷探索與(yu) 中歐班列的無縫銜接。2022年年底,新成昆鐵路通車後,借助“瀾湄快線”,老撾萬(wan) 象至成都的運輸時效可縮短至兩(liang) 天17小時。2023年7月7日,搭載著汽車零配件的“瀾湄蓉歐快線”在位於(yu) 青白江區的成都國際鐵路港首發。該趟班列將老撾到昆明的“瀾湄快線”與(yu) 成都到歐洲的“蓉歐速達”五定班列相結合,由泰國羅勇始發,經中老鐵路由老撾萬(wan) 象至成都國際鐵路港,接續中歐班列發往歐洲,於(yu) 7月17日抵達目的地匈牙利布達佩斯,物流運輸時間最快縮短至15天,相較傳(chuan) 統海運可節約一半以上時間。
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主任劉瑋說,國家及通道沿線省份不斷加大對交通設施、運營組織、產(chan) 業(ye) 發展等資源要素的投入,通道運營體(ti) 係建設取得了快速發展。在基礎設施方麵,如今已建成渝懷複線、懷柳電化工程,加快建設敘畢鐵路、隆敘鐵路擴能工程,推進黃百鐵路、欽防鐵路擴能工程前期工作;運輸效率方麵,重慶經通道運輸貨物到東(dong) 盟等國家的時間,由2017年的平均32天縮短到當前的18天,綜合物流成本下降50%;截至2023年9月,陸海新通道物流網絡覆蓋我國18個(ge) 省(區、市)69個(ge) 城市138個(ge) 站點,通達全球120個(ge) 國家和地區的473個(ge) 港口。
一條條通道建設加快,一個(ge) 個(ge) 港口拔地而起,一座座場站串聯成網,逐步實現連點成線、織線成網,鐵海聯運班列開行呈現量質齊升的態勢,成為(wei) 縱貫我國西南地區的黃金物流大通道。
11月1日,2023陸海新通道經濟發展論壇在重慶舉(ju) 辦,由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編寫(xie) 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發展報告2023》在論壇上發布。該報告顯示,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助力共建省區市與(yu) 東(dong) 盟貿易額從(cong) 2017年的756億(yi) 美元升至2022年的1310億(yi) 美元,年均增長11.6%。6年來,西部陸海新通道共建省區市地區生產(chan) 總值合計增長34%,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合計增長22%。
跨山接海,連通世界,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不僅(jin) 實現了內(nei) 陸與(yu) 海上航線的銜接,同時也促進了不同區域之間的互聯互通,通道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和交流合作不斷得到增強。隨著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進一步完善,我國西部地區也在更快更好地融入世界“朋友圈”,邁向國際開放合作的新征程。
朱琳琳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周偉(wei)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