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新發現一明確紀年西漢墓 全國首次出土“幹支木牘”
中新網重慶12月5日電 (記者 鍾旖)記者5日從(cong) 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該院近期在重慶市武隆區新發現一座保存完好、罕見的有明確紀年的西漢墓葬——關(guan) 口西漢一號墓。
據介紹,經國家文物局批準,2023年3月至今,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啟動白馬航電樞紐工程文物保護工作,對項目範圍內(nei) 的17處地下文物實施考古發掘,其中關(guan) 口西漢一號墓收獲最為(wei) 重要,目前已出土漆器、木器、竹器、陶器、銅器等珍貴文物600餘(yu) 件。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考古出土的“幹支木牘”,為(wei) 全國首次發現。
關(guan) 口西漢一號墓位於(yu) 武隆區江口鎮烏(wu) 江腹地,地處烏(wu) 江右岸第一、二級台地之間,為(wei) 長方形豎穴土坑木槨墓,墓口長6.50米、寬4.25—4.30米、距現地表深4.13—4.78米。由於(yu) 墓內(nei) 常年處於(yu) 滿水狀態,且未被盜擾破壞,故槨室、木棺及隨葬品均保存較好。
關(guan) 口西漢一號墓是烏(wu) 江流域秦漢考古的重大發現。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此次考古發掘領隊黃偉(wei) 介紹,關(guan) 口西漢一號墓是西南地區發現的保存最完好的木槨墓,也是長江上遊地區一次性出土漆木竹器最多的墓葬,亦是重慶地區至今發現的唯一一座“清水墓”。
目前,槨室內(nei) 遺物均清理完畢。木棺已完整套箱提取至現場文物保護實驗室進行清理中。此次出土的600餘(yu) 件器物中,漆器以耳杯、漆盤為(wei) 多,另可見漆幾、漆案、漆樽、漆卮、漆盒、漆奩、漆壺等;木器以木牘、車、船、俑等模型為(wei) 主;竹器可見竹筒、竹笥、竹弓及竹排簫;銅器包括銅矛、銅鼎、銅洗、銅壺、銅鍪等;陶器見有陶罐、陶甗等。
黃偉(wei) 透露,在發掘工作中,出土文物“幹支木牘”屬“全國首次”的重大發現。“幹支木牘”共23枚,除一枚墨書(shu) “今日”外,其餘(yu) 22枚皆單字墨書(shu) 十天幹、十二地支。“這套幹支木牘保存十分完整,木牘側(ce) 麵均有圓形穿孔,推測原應以繩相連。但因為(wei) 是首次發現,其在當時的用途及隨葬的目的尚需考證。”
記者了解到,為(wei) 加強發掘和保護工作,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成立了由考古發掘、科技考古、文物保護、植物考古、動物考古、測量、繪圖、攝影等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20餘(yu) 人組成的工作隊;此外,還成立了20人的專(zhuan) 家團隊,涉及考古、科技、保護、簡牘等領域,開展考古發掘和文物保護谘詢工作。
黃偉(wei) 表示,目前,搶救性發掘工作已接近尾聲。下一步,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將繼續與(yu) 多家科研機構合作開展文物修複保護、研究等工作。(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