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的競爭是場景的競爭
作者;劉尚希(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城鎮化、低碳化、金融化、數字化是人類文明演化的基本趨勢,其中數字化趨勢是最強勁的,也是最具有顛覆性的一場文明形態革命。數字化改變了人類社會(hui) 生存發展的底層邏輯,不僅(jin) 使生產(chan) 工藝、生產(chan) 組織方式和社會(hui) 組織方式發生根本性變化,更重要的是帶來了思維方式的革命,將會(hui) 形成新的思維範式和研究範式。
新的場景,將是新的賽道
數字化實際上已經顛覆了傳(chuan) 統知識理論為(wei) 我們(men) 帶來的諸多認知。傳(chuan) 統知識理論帶給我們(men) 對這個(ge) 世界的認知是一個(ge) 三維的世界,依賴於(yu) 實驗驗證的自然科學,這再怎麽(me) 發展我們(men) 也隻能認識到三維世界,但是,數字化有可能使人類的認知超出三維世界,實現四維、五維,甚至更多維。數字革命推動人類文明形態走向數字文明,意味著人類有可能既生活在三維世界,也同時生活在超三維的世界之中。雖然人類的肉身無法進入超三維世界,但是,人類的生存生活發展以後是靠超三維世界來支撐的,人類的未來財富增量都將來自於(yu) 超三維世界當中。這意味著在三維世界中遵循的一種普遍邏輯,即真與(yu) 假、是與(yu) 非的二值邏輯,在超三維世界中不再適用了。在數字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其實已經出現了這樣一些現象,比如競爭(zheng) 問題。工業(ye) 經濟中的競爭(zheng) 就是形成產(chan) 能之後產(chan) 品、服務的競爭(zheng) ,也是價(jia) 格的競爭(zheng) ,但數字經濟的競爭(zheng) 是基於(yu) 場景的競爭(zheng) ,是在投產(chan) 之前就開始了的競爭(zheng) ,競爭(zheng) 的規則和方式改變了。場景的構建,決(jue) 定了企業(ye) 的競爭(zheng) 力。新的場景,將是新的賽道。
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成為(wei) 關(guan) 鍵生產(chan) 要素,這一要素是虛擬的,可無限次重複使用,在重複使用過程中,其價(jia) 值遞增、成本遞減,由此徹底改變了工業(ye) 經濟的生產(chan) 函數,將成為(wei) 財富價(jia) 值的主要來源。實際上,數據就類似於(yu) 數學中的虛數,看起來虛,而在價(jia) 值創造上一點不虛。它跟其他的生產(chan) 要素性質是不一樣的,正因為(wei) 是虛擬的、非實體(ti) 的,所以,它超越物理空間邊界,通過數據構建的虛擬空間和場景是不受時空限製的。從(cong) 這一點來看,由數據作為(wei) 生產(chan) 要素構建的各種各樣平台都在進行競爭(zheng) ,但這個(ge) 競爭(zheng) 是場景競爭(zheng) ,在場景構建之前就已經產(chan) 生了。不同的場景是靠不同代際之間的數字技術來支撐的,其算法和算力起著基礎性作用。當然,同樣的場景也是可以並存的,因為(wei) 同樣的數據誰都可以使用,采集數據後進行加工,就可以構建出不同的場景,形成不同的空間和產(chan) 品。
數字經濟監管要審慎包容
數據確權的問題現在不得其解,好像進入了死胡同。工業(ye) 時代的確權是二值邏輯,是先確權後交易,確權是交易的前置條件,並通過法律加以確認。而數據確權恰恰相反,超越二值邏輯,數據是在交易、使用中確權,不是在確權之後交易,因為(wei) 它隻有在基於(yu) 一定場景的交易中才會(hui) 顯現出數據的價(jia) 值,這才產(chan) 生財產(chan) 權利,故而才能確權。離開場景的數據不具有價(jia) 值,確權沒有意義(yi) 。所以,數據交易和確權是同時的,不是在三維時空裏的先後關(guan) 係。與(yu) 知識產(chan) 權也不同,元數據的加工具有高度不確定性,任意數據集,哪怕是改動一個(ge) 數據,整個(ge) 數據集就是新的。同樣的數據,在不同場景中的價(jia) 值可能存在天壤之別。數據重在流通和使用,確權不是前置條件。至於(yu) 隱私保護,則不屬於(yu) 確權的範疇,而是數據安全問題。數據安全問題不在於(yu) 是否泄露,而在於(yu) 它是否進入了不該進入的場景。所以,按照工業(ye) 經濟的邏輯來思考確權的問題當然就進入死胡同了。
從(cong) 這一點來看,實際上我們(men) 現在得出的很多結論和說法,甚至包括一些法律和規定,都是沿用工業(ye) 化邏輯去觀察和分析數字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的所謂“問題”而得出的,認知誤區在所難免。對數字平台這種新業(ye) 態、新模式——非線性的交易模式和財務模式,用傳(chuan) 統的思維範式去思考,就可能產(chan) 生錯誤的理解和認識,進而對其可能引致的風險也產(chan) 生了誤判,這就需要監管模式徹底轉型,不斷迭代升級。
誤判風險相當於(yu) 戰場上誤判敵我
在三維的物理世界裏,敵我是容易分得清楚的,但是隨著經濟的虛擬化、非線性特征越來越強,很難用工業(ye) 化的線性實體(ti) 化邏輯去判斷數字經濟發展中的風險。如果再不調整思維方式,不采用新的適用於(yu) 數字經濟的思維範式和研究範式來觀察分析數字經濟快速發展中所麵臨(lin) 的問題和風險,那很可能就如戰場上誤判敵我、延誤時機,浪費戰略機遇,仗很可能打得一塌糊塗。所以,數字經濟的監管事關(guan) 國運、事關(guan) 國命,在這個(ge) 方麵千萬(wan) 不能掉以輕心。
我們(men) 一再強調這方麵的監管要審慎、包容。不要輕易用工業(ye) 化的一套邏輯去分析判斷數字經濟發展的趨勢,這是我們(men) 現在要迫切關(guan) 注和高度警惕的。我們(men) 要采用新的思維範式和研究範式,對企業(ye) 競爭(zheng) 模式、財產(chan) 確權依據、壟斷等問題加以重新認識,進行包容審慎監管,對我們(men) 研究人員來講更要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形成新的研究範式這條路很長,因為(wei) 數字經濟的發展雖然很快,但是還遠沒到成熟的時候。我們(men) 隻是一隻腳跨進了數字文明,超三維的世界應該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從(cong) 這一點來說我們(men) 要給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一個(ge) 寬鬆的環境。進入新賽道,監管若是超前,就會(hui) 把進入新賽道的選手給堵死。對數字經濟的監管更需要國際視野,在一定意義(yi) 上,數字經濟的國際競爭(zheng) 是監管的競爭(zheng) 。
促進我國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是必由之路,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必須要改變我們(men) 對數字革命的認識,改變對數字經濟的認識,要用新的思維去觀察認識判斷問題,這是我們(men) 通過加快數字經濟發展,促進高質量發展必須解決(jue) 的一個(ge) 關(guan) 鍵性問題。如果沒有這個(ge) 前提,我們(men) 自以為(wei) 是地按照工業(ye) 化的一套邏輯來判斷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各樣的現象,把一些新的現象誤以為(wei) 是亂(luan) 象和問題,那可能帶來巨大的風險——不發展才是最大風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