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工業向清潔低碳轉型
作者:欒盛磊(山東(dong) 省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省委黨(dang) 校基地研究員、中共山東(dong) 省委黨(dang) 校教授)
我國工業(ye) 領域能源消費量占全國總體(ti) 消費量的65%左右,是碳排放的重點領域,也是實現碳達峰與(yu) 碳中和目標的主戰場。加快工業(ye) 綠色發展、提高工業(ye) 經濟“含綠量”是推進新型工業(ye) 化的應有之義(yi) ,應將綠色低碳理念根植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生產(chan) 能源消耗、資源循環利用等全過程,推動工業(ye) 產(chan) 業(ye) 向清潔低碳轉型。
近年來,山東(dong) 在綠色新型工業(ye) 化發展方麵成效顯著,落後動能加速出清,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持續優(you) 化,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增勢強勁。如山東(dong) 省泰安市在推進工業(ye) 綠色化方麵的做法就頗具代表性,他們(men) 將綠色低碳理念貫穿於(yu) 賽道選擇、項目建設、企業(ye) 培育、生產(chan) 製造、資源利用全過程,努力構建以綠色工廠、綠色產(chan) 品、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綠色製造體(ti) 係,培育壯大綠色製造新動能。通過實施源頭禁限、過程減排、末端治理全過程管控,放大減汙降碳協同效應。統籌做好能耗雙控工作,有效改善能源消費結構。嚴(yan) 控“兩(liang) 高”項目盲目發展,對存量“兩(liang) 高”項目加大升級改造、綠色轉型力度,不斷提升工業(ye) 經濟“含綠量”。
不過,當前綠色工業(ye) 化發展還麵臨(lin) 一係列問題和挑戰,比如清潔生產(chan) 技術和裝備水平有待提升,企業(ye) 成本壓力較大,專(zhuan) 業(ye) 人才供給不足,綠色工業(ye) 化製度和政策有待完善,國際合作和標準對接有待加強等,需要綜合施策加以解決(jue) 。
要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向高端化、綠色化轉型。一方麵要加快發展以新能源、新材料等為(wei) 代表的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持續開展綠色工廠建設,加快構建綠色供應鏈,著力打造綠色園區。另一方麵要堅決(jue) 遏製高能耗、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和低水平重複建設。
推動生產(chan) 能源消費低碳化、清潔化。這需要狠抓降碳減排,推進工業(ye) 生產(chan) 全過程能耗、汙染物的控製,大力優(you) 化工業(ye) 用能結構。通過能源減量替代、多能高效互補利用、智慧節能等措施,破除能源結構偏煤、能源效率偏低的狀況。此外,推進生產(chan) 過程清潔化,強化源頭、過程和末端協同減汙。
推動資源利用循環化、再生化。要深化“畝(mu) 產(chan) 效益”綜合評價(jia) 改革,積極推進資源整合和盤活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工業(ye) 領域資源節約集約水平。在資源開發環節,根據地區資源特點和經濟需求,先科學規劃,再有序合理開發。在資源供給環節,加強上下遊企業(ye) 間原材料供需結構匹配,促進有效、協同供給,強化企業(ye) 、園區、產(chan) 業(ye) 集群之間的循環鏈接,確保資源集約高效利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