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民政部、全國婦聯:推進移風易俗 治理高額彩禮
本報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靳昊)最高人民法院、民政部、全國婦聯11日在京召開發布會(hui) ,圍繞“推進移風易俗 治理高額彩禮”介紹相關(guan) 情況。
彩禮作為(wei) 我國婚嫁領域的傳(chuan) 統習(xi) 俗,有著深厚的社會(hui) 文化基礎。但是,近年來部分地區的彩禮數額持續走高,攀比之風悄然蔓延,使一些家庭因彩禮背上了沉重經濟負擔,也給婚姻穩定埋下隱患。從(cong) 司法實踐看,涉彩禮糾紛案件數量近年來呈上升趨勢。
發布會(hui) 上,最高法發布了涉彩禮糾紛典型案例。最高法民一庭庭長陳宜芳介紹,本批典型案例聚焦共性問題,明確了處理涉彩禮糾紛的三項原則:一是明確嚴(yan) 禁借婚姻索取財物。二是充分尊重民間習(xi) 俗,以當地群眾(zhong) 普遍認可為(wei) 基礎合理認定彩禮範圍。三是堅持以問題為(wei) 導向,充分考慮彩禮的目的性特征,斟酌共同生活時間、婚姻登記、孕育子女等不同因素在締結婚姻這一根本目的實現上的比重,合理平衡雙方當事人權益。
《最高人民法院關(guan) 於(yu) 審理涉彩禮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規定》同日發布,向社會(hui) 公開征求意見。該司法解釋強調了禁止以彩禮為(wei) 名借婚姻索取財物的原則,並對彩禮的範圍、返還的條件、當事人的確定等予以規範。
近年來,民政部以婚俗改革為(wei) 抓手,紮實開展高額彩禮等婚俗陋習(xi) 治理。民政部社會(hui) 事務司司長王金華介紹,2020年,民政部先後分兩(liang) 批確定了32個(ge) 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指導各實驗區在倡導簡約適度婚俗禮儀(yi) 、治理婚俗領域不正之風、培育文明健康婚俗理念等方麵探索經驗、打造樣板。截至2023年11月,全國共創建各類實驗單位1806家。
王金華表示,各地發揮黨(dang) 員幹部示範帶頭和紅白理事會(hui) 、道德評議會(hui) 等基層自治組織作用,用村規民約、家宴中心、合約食堂、紅黑榜等措施,規範引導婚姻當事人抵製大操大辦、隨禮攀比、低俗婚鬧等行為(wei) 。目前,內(nei) 蒙古、黑龍江、山東(dong) 、四川等多地已公布彩禮、隨禮等倡導性標準。
各地民政部門依托婚姻登記機關(guan) ,與(yu) 婦聯等單位積極探索為(wei) 婚姻當事人提供婚姻家庭輔導服務,2022年度婚姻登記機關(guan) 辦理離婚登記總數比2020年度下降43.79%。各地還通過公益創投、政府購買(mai) 服務等方式,為(wei) 當事人分類提供婚前輔導和婚姻家庭關(guan) 係調適服務。目前,縣級以上婚姻登記機關(guan) 婚姻家庭輔導室覆蓋率已接近90%。據統計,2023年各地已提供各類婚姻家庭輔導服務300多萬(wan) 人次。
全國婦聯家庭和兒(er) 童工作部副部長何敏表示,全國婦聯以實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為(wei) 總抓手,以尋找“最美家庭”活動為(wei) 載體(ti) ,推動形成家庭文明新風尚,引導廣大家庭抵製高額彩禮,踐行移風易俗。目前,尋找“最美家庭”活動已選樹各級各類最美家庭近1500萬(wan) 戶,其中包括一批婚事新辦簡辦、“不要彩禮要幸福”的家庭典型。各地婦聯將移風易俗納入推薦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綠色家庭、美麗(li) 庭院等標準,聯合有關(guan) 部門開展移風易俗群眾(zhong) 推薦評議活動,評選“好媳婦”“好婆婆”“移風易俗示範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