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用好用足自主權 推動課程改革更深入

發布時間:2023-12-12 10:0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專(zhuan) 家視點】

  作者:周詳(中國人民大學評價(jia) 研究中心研究員,教育學院副教授)

  “長短課”“大小課”課程改革悄然流行,各地結合實際積極探索落地方案,形成了一係列創新成果。此類課程改革緣起於(yu) 全國大課改的時代背景,關(guan) 注課程的時間、規模等要素,從(cong) 優(you) 化學時、改變學程著手帶動課程改革、開發與(yu) 創新,目的在於(yu) 提高學生學習(xi) 效果和學校的教學效率,本質是學校通過課程自主權的有效實施,來實現課程統一性、規範性和特色性、專(zhuan) 業(ye) 性的結合。

  鞏固和擴大“長短課”“大小課”改革成效,關(guan) 鍵在於(yu) 落實好學校的主體(ti) 責任,核心在於(yu) 用好用足課程自主權。用好用足課程自主權,要在以下幾個(ge) 方麵下功夫:

  一是強大的課程管理領導力。“長短課”“大小課”靈活運用排課時間空間,調配和優(you) 化教學時長,研製“新課表”,用好“新標準”,深度調集課程內(nei) 容、教學方式、教師隊伍等資源,需要強大的課程領導力和資源調配能力作為(wei) 支撐。學校要不斷提升對課程價(jia) 值的洞察、理解和規劃能力以及對課程建設的影響力,要具備大膽實踐的勇氣、前沿創新的理念,在充分尊重教育規律、服務教育教學目標的基礎上,以戰略引領、科學管理和周到服務為(wei) 改革做好保障。

  二是專(zhuan) 業(ye) 的教師教學自主力。教師是開好“長短課”“大小課”的關(guan) 鍵力量,也是課程改革的第一責任人。要從(cong) 教學意識、教學權力、教學能力上全力保障教師的專(zhuan) 業(ye) 發展和專(zhuan) 業(ye) 實踐,為(wei) “長短課”“大小課”改革打好實踐基石。首先,要健全教師發展體(ti) 係,為(wei) 教師的職業(ye) 成長和能力提升提供環境與(yu) 支持,不斷提升教師對教學、學生、學科特色和規律的理解與(yu) 認識,不斷強化其對教育、教學的熱愛,提升駕馭本學科教學的專(zhuan) 業(ye) 技能。其次,要建立和完善教師自主教學的保障監督機製,在堅持執行國家課程標準的前提下確保教師對教學內(nei) 容、教學方式、教學評價(jia) 和教學研究的自主選擇權,從(cong) 而確保“長短課”“大小課”實施的靈活性和適切性。最後,要塑造良好的“長短課”“大小課”課程改革文化氛圍,暢通家長委員會(hui) 和專(zhuan) 家參與(yu) 的渠道,積極發展民主參與(yu) 、協同育人的校園文化。

  三是科學的課程規劃設計力。“長短課”“大小課”實施的核心是課程規劃設計的科學性。由於(yu) 課程內(nei) 容、時長的調整,課程形態看似紛亂(luan) 繁雜,但其內(nei) 在邏輯仍然在於(yu) 科學精準實施課程,服務於(yu) 課程目的的有效實現。因此,學校的管理團隊和教師團隊,要打破常規的教學管理方式與(yu) 方案,努力探索運用動態選課、頻繁走班等課堂新形態,科學規劃課程流程,確保不同形態、不同規模、不同時長的課程能夠並行不悖、有序運行,更好地滿足學生個(ge) 性化、多樣化需求,更好地確保教師實施課堂教學。同時,還要積極開展基於(yu) 課時改革的專(zhuan) 題研究與(yu) 培訓,通過跨校教研和學區教研機構開展多樣、深入的教學理論與(yu) 實踐研究,不斷提升“長短課”“大小課”的開發、設計、規劃、實施能力。

  四是有效的數字賦能執行力。教育數字化是新時代教育改革的內(nei) 生性動力,是用好教學自主權的重要協同工具。要靈活、有效運用數字化工具與(yu) 技術賦能“長短課”“大小課”的實施,在精準教學、學習(xi) 行為(wei) 分析、混合式教學實施、發展性教學評價(jia) 等方麵,為(wei) 課程實施和課程模塊優(you) 化提供數據和信息係統支撐。同時,教師要不斷提升數字化教學素養(yang) 和能力,將教師的數智素養(yang) 與(yu) “長短課”“大小課”實踐相結合,推動教育教學改革深入開展。

  《光明日報》(2023年12月12日 13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