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兒科“應開盡開”——直擊多地醫院切實保障兒童呼吸道疾病診療需求

發布時間:2023-12-13 10:40: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 題:兒(er) 科“應開盡開”——直擊多地醫院切實保障兒(er) 童呼吸道疾病診療需求

  新華社記者

  針對兒(er) 童呼吸道疾病高發形勢,近期各地醫院兒(er) 科“應開盡開”,優(you) 化診療流程,提高服務效率。

  從(cong) 統籌院內(nei) 資源、全力擴增診室和床位,到延長接診時間、醫護人員連軸轉“不下火線”,再到及時分診分流、縮短患者等候時間,記者在多地看到,醫院切實保障兒(er) 童呼吸道疾病診療需求,為(wei) 孩子們(men) 帶來更多安心。

  盡力縮短患兒(er) 候診時間

  12月11日20時,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er) 童醫院。係統顯示,發熱門診的開放診位數為(wei) 29個(ge) ,候診人數為(wei) 163人,最長等候時間93分鍾。

  一名患兒(er) 家長告訴記者,雖然人多需要等候,但就診流程規範有序,分診時就開化驗單,大大減少複診量,盡可能節約了時間。

  北京兒(er) 童醫院副院長趙成鬆介紹,為(wei) 應對就診壓力,全院醫療資源向內(nei) 科、發熱咳嗽門診傾(qing) 斜,開設了肺炎序貫治療門診。同時,醫院施行檢驗、影像、藥學及收費窗口聯動,增加工作人員數量,延長工作時間,保障臨(lin) 床需求。

  在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兒(er) 科門診,走廊長椅上坐滿了等待就診的兒(er) 童和陪伴的家長。記者發現,門診醫生電腦屏幕的左上角,都有一個(ge) 醒目數字,顯示著實時排隊候診人數。

  同濟醫院兒(er) 科主任喬(qiao) 曉紅告訴記者,當這個(ge) 數字超過20,就會(hui) 啟動應急機製,病區醫生忙完後會(hui) 聚到門急診幫忙,開放所有診室,直到降至個(ge) 位數。

  按照主管部門的指導和調度,各地根據患者數量增開相關(guan) 診室和治療區域,擴充病房資源。各地二級醫院、婦幼保健院、中醫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兒(er) 科“應開盡開”。

  在吉林省舒蘭(lan) 市人民醫院兒(er) 科門診,長春市兒(er) 童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薛斌正在為(wei) 患兒(er) 診療。作為(wei) 醫聯體(ti) 單位,長春市兒(er) 童醫院派駐專(zhuan) 家團隊,4個(ge) 月來幫助舒蘭(lan) 市人民醫院兒(er) 科住院療區由原來的1個(ge) 療區20張床位,擴增至2個(ge) 療區42張床位。

  山西省太原市壩陵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走廊裏,幾名家長帶著孩子正在排隊候診。中心主任侯彥介紹,中心是山西省兒(er) 童醫院醫聯體(ti) 單位,有多位兒(er) 科醫師坐診,配備充足的兒(er) 科專(zhuan) 科用藥,開展血常規及超敏C反應蛋白、肺炎支原體(ti) 抗體(ti) 檢測、流感病毒抗原檢測(甲乙流)等檢查。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的信息,目前全國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兒(er) 童呼吸道疾病診療量整體(ti) 呈現波動下降趨勢。

  保障關(guan) 鍵崗位接診能力

  最近幾個(ge) 月,李淑華每天下班時都會(hui) 查看當天發熱門診的統計數據。

  李淑華是廣州市婦女兒(er) 童醫療中心兒(er) 內(nei) 科門診主任、發熱門診主任。“要做到心中有數,動態安排醫生。”李淑華告訴記者,在發熱門診就診量較大的工作日晚上和周末,其他內(nei) 科科室的人手也會(hui) 前來支援。

  正是午飯時分,山西省太原市婦幼保健院兒(er) 內(nei) 科的醫護們(men) 仍在忙碌著,辦入院的家屬不時來詢問,病房的呼叫器此起彼伏。護士丁曉托人買(mai) 了午飯,卻一直沒空吃,飯盒裏的米飯和蔬菜都已冰涼。

  “科室病房本來是三層,病人增加後我們(men) 又多開了一層,醫護人員也盡可能往‘呼吸’調,大家都是加班加點,‘輕傷(shang) 不下火線’。”太原市婦幼保健院兒(er) 內(nei) 科主任薛萍告訴記者,科裏200餘(yu) 張床位近期一直滿負荷運轉。

  在吉林省舒蘭(lan) 市人民醫院,午休時間已過,薛斌診室裏的患者依舊接連不斷。“這段時間出診,有的醫生來不及喝水、上廁所,一坐就是一天。因為(wei) 每個(ge) 患者都很急,盡量不讓大家等。”薛斌說。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小兒(er) 呼吸科主任孟繁崢介紹,為(wei) 方便家長下班後帶患兒(er) 就診,醫院協調全院兒(er) 科診療資源,增設“黃昏門診”,同時還增設了兒(er) 科病床,醫護人員全力以赴,緩解患兒(er) 候診時間長、重症患兒(er) 住院難等問題。

  保證關(guan) 鍵崗位的接診能力,提升候補梯隊的專(zhuan) 業(ye) 診療能力……記者采訪了解到,多家醫院積極調度醫療資源,醫護人員加班加點、全力以赴。

  迎來更多“心頭一暖”

  北京兒(er) 童醫院地下一層的輸液大廳裏,加裝了一排排色彩鮮豔的“青蛙椅”。椅子下方能夠存放水瓶、背包,一旁配有小板凳,可供患兒(er) 家屬陪同。孩子們(men) 坐在“青蛙椅”上,專(zhuan) 注地看著動畫片,輸液似乎不再煎熬。

  北京兒(er) 童醫院黨(dang) 委書(shu) 記張國君表示,希望這些“青蛙椅”能給孩子們(men) 帶來舒適和安心,讓患兒(er) 和家人感到溫暖。

  在廣州市婦女兒(er) 童醫療中心兒(er) 內(nei) 科診室裏,主任醫師唐書(shu) 生的診台上放著一幅幅五顏六色的兒(er) 童畫,這些都是小患者送來的。

  拿起其中一幅彩筆繪就的醫生畫像,唐書(shu) 生告訴記者,這是一個(ge) 8歲女孩畫的,她前段時間患了肺炎,症狀較重,經過悉心治療,4天後退燒,一個(ge) 多星期後痊愈。複診時,家長帶著孩子送來這幅畫表達感謝。

  “悉心照料盡職盡責,醫德高尚溫暖人心。”西藏拉薩新生兒(er) 小旦增的父母帶他複診時,贈給西藏自治區婦產(chan) 兒(er) 童醫院重症醫學科醫護人員的錦旗上寫(xie) 著這兩(liang) 行大字。

  “進院時,旦增剛出生21天,呼吸困難,口唇青紫,一測血氧飽和度,隻有67%。”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援藏醫生、西藏自治區婦產(chan) 兒(er) 童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馮(feng) 藝告訴記者,檢測發現,小旦增係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隨後,經過針對性的治療和精心護理,小旦增順利康複出院。

  在山西省太原市婦幼保健院兒(er) 內(nei) 科,由於(yu) 患兒(er) 驟增,床護比不足,每個(ge) 護士都忙得團團轉,但患者和家屬的理解常常讓護士們(men) “心頭一暖”。

  兒(er) 內(nei) 科護士荊睿嫻說,有時3個(ge) 呼叫器同時響,家屬看到護士忙不過來,會(hui) 主動說不著急。“這種理解和溫暖讓我很感動。”荊睿嫻說。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最新舉(ju) 辦的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近段時間全國呼吸道疾病就診量相對平穩,特別是基層醫療機構分流了部分患者,全國整體(ti) 正常醫療服務沒有受到影響。(記者董瑞豐(feng) 、馬曉媛、袁全、趙丹丹、顧天成、徐弘毅)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