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密重點!國安機關開展專項排查
12月11日
國家安全部公眾(zhong) 號發布消息:
國家安全機關(guan) 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
開展地理信息數據
安全風險專(zhuan) 項排查治理
境外間諜情報機關(guan)
利用地理信息係統軟件竊密
近期,國家安全機關(guan) 在工作中發現,我國有關(guan) 重要行業(ye) 領域使用的境外地理信息係統軟件存在搜集外傳(chuan) 地理信息數據的情況,部分數據重要敏感,甚至涉及國家秘密,對我國家安全構成嚴(yan) 重威脅。
據介紹,地理信息數據,作為(wei) 重要戰略性數據資源、新型生產(chan) 要素,可廣泛應用於(yu) 精準農(nong) 業(ye) 、能源電力等行業(ye) 領域及日常快遞網購、外賣送餐等生活場景。地理信息係統軟件則是具備地理信息數據采集、存儲(chu) 、分析、管理、共享等功能的專(zhuan) 業(ye) 軟件。這些軟件功能強大,能夠將采集的各類地理信息標注在地圖上,並根據需要進行分析和展示,坐標精度甚至能達到厘米級。
然而,個(ge) 別境外組織、機構和人員企圖利用地理信息係統軟件開展情報竊密活動。例如:
在軟件使用的過程中自動連接境外服務器,無限製收集用戶數據。
蓄意在軟件中預置“後門”,為(wei) 網絡攻擊和數據竊取打開方便之門等。
另外,少部分用戶的數據安全意識薄弱,將城市管網、軍(jun) 事目標、涉密單位的高精度地理位置坐標標注在地圖上,產(chan) 生嚴(yan) 重失泄密風險隱患,可能就會(hui) 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地理信息數據被竊取
或威脅國家軍(jun) 事安全
今年7月,湖北省武漢市公安局江漢分局發布警情通報稱,武漢市地震監測中心部分地震速報數據前端台站采集點網絡設備,遭受網絡攻擊,被黑客組織植入後門程序,相關(guan) 的地震烈度數據極有可能被竊取,嚴(yan) 重威脅我國國家安全。
大量證據顯示,此次網絡攻擊的幕後黑手,是美國的情報機構。據專(zhuan) 家介紹,攻擊者很可能出於(yu) 軍(jun) 事偵(zhen) 察目的,妄圖竊取我國敏感的地理和地質情報數據。
地理信息數據屬於(yu) 高價(jia) 值情報,是境外間諜情報機關(guan) 情報竊密的重點。通過竊取我國高精度地理信息數據,可還原出我交通、能源、軍(jun) 事等重要領域特定區域的三維地貌圖,為(wei) 偵(zhen) 察監視、軍(jun) 事行動提供關(guan) 鍵支持,將嚴(yan) 重威脅我國軍(jun) 事安全。
針對以上安全風險,國家安全機關(guan) 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開展地理信息數據安全風險專(zhuan) 項排查治理,指導、協助涉事單位開展清查整改,及時消除重大數據竊密、泄密等安全隱患。
《反間諜法》規定,境外機構、組織、個(ge) 人實施或者指使、資助他人實施,或者境內(nei) 機構、組織、個(ge) 人與(yu) 其相勾結實施的竊取、刺探、收買(mai) 、非法提供關(guan) 係國家安全和利益的數據,屬於(yu) 間諜行為(wei) 。
公民若發現上述相關(guan) 行為(wei) ,可撥打12339、登錄互聯網舉(ju) 報受理平台、通過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zhong) 號舉(ju) 報受理渠道進行舉(ju) 報。
國家安全,人人有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