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孩子打賞主播8萬元 平台拒不退錢咋辦?

發布時間:2023-12-14 15:36:00來源: 羊城晚報

  孩子打賞主播8萬(wan) 元 平台拒不退錢咋辦?

  公證來支招

  羊城晚報訊 記者郭思琦,通訊員舒彤、陳立敏報道:未成年人背著父母,偷偷為(wei) 網絡主播進行高額打賞,能否退回打賞款?近日,廣州市民王先生便遇到了這樣的煩心事,他來到廣州市花都公證處尋求幫助。

  王先生的兒(er) 子今年13歲,兒(er) 子在沒有告知父親(qin) 的情況下,在一款語音聊天社區軟件上綁定了父親(qin) 的銀行卡,為(wei) 聊天社區內(nei) 的主播打賞了8萬(wan) 元,還刪除了支付短信。父親(qin) 在銀行發現存款交易異常後,多方查找付款來源,兒(er) 子眼看瞞不住了,便向父親(qin) 坦白了他打賞網絡主播的事。父親(qin) 希望這筆錢能退回,便以不知情、不同意孩子打賞的事實嚐試與(yu) 語音聊天社區軟件的客服溝通,結果不盡如人意,於(yu) 是王先生決(jue) 定通過法律手段維護權益。

  近日,王先生來到廣州市花都公證處向公證員訴說了自己的擔憂,他希望主播網站將不當得利返還,但又擔心該語音聊天社區軟件後台數據丟(diu) 失或者惡意刪除,導致證據滅失。

  公證員為(wei) 王先生提出了申請證據保全公證的方案。“我們(men) 對語音聊天社區軟件的相關(guan) 用戶協議、隱私政策、充值記錄、與(yu) 客服聊天記錄、消費記錄等證據進行保全和固定,並及時出具了公證書(shu) 。”公證員表示,證據保全公證這一過程為(wei) 後續維權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基礎。

  同時,公證員指出,這個(ge) 案子涉及未成年人的民事行為(wei) ,根據民法典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實施的明顯與(yu) 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不相適應的民事行為(wei) ,需要經過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後生效。如果監護人未知情,未成年人的打賞行為(wei) 處於(yu) 效力待定狀態。若其法定代理人不同意或者不予追認,該打賞行為(wei) 確認不發生效力,平台或者主播因未成年人打賞行為(wei) 取得的財產(chan) 就屬於(yu) 不當得利,需要返還。

  記者後續從(cong) 公證處了解到,市民王先生的律師“先禮後兵”,持該公證書(shu) 找到商家論理,最終王先生和商家達成和解協議並退回相關(guan) 打賞款。(羊城晚報)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