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鄭懷興:中國戲曲界的“三駕馬車”之一
中新網莆田12月17日電 題:送別鄭懷興(xing) :中國戲曲界的“三駕馬車”之一
作者 葉秋雲(yun)
“劇以寫(xie) 心 心以傳(chuan) 神 清淚新亭 風操都下……”17日,著名劇作家鄭懷興(xing) 先生遺體(ti) 告別儀(yi) 式在福建省莆田市仙遊縣殯儀(yi) 館告別廳舉(ju) 行。告別廳外,一幅幅白底黑字對聯隨風飄揚,似在冬日裏送別逝者。
告別儀(yi) 式現場,鄭懷興(xing) 的眾(zhong) 多親(qin) 朋好友,還有全國各地戲曲界的人士前來送別悼念,未能前往的戲曲界人士紛紛送來花籃與(yu) 花圈表達哀思之情。
“鄭懷興(xing) 為(wei) 中國戲曲事業(ye) 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的逝世是中國戲曲事業(ye) 的重大損失。”中國戲劇家協會(hui) 分黨(dang) 組書(shu) 記、駐會(hui) 副主席,一級編劇陳湧泉如是感慨道。
鄭懷興(xing) 於(yu) 1948年出生,福建省莆田市仙遊縣榜頭人。1981年,他以莆仙戲《新亭淚》成名於(yu) 劇壇。如今在戲曲界,鄭懷興(xing) 與(yu) 魏明倫(lun) 、郭啟宏被並稱為(wei) “中國戲曲界三駕馬車”。
莆仙戲是古老劇種之一,成於(yu) 宋,盛於(yu) 明清,是中國傳(chuan) 統戲曲中曆史最悠久、形態最古老、劇目最豐(feng) 富、表演最獨特的戲種之一,被譽為(wei) “宋元南戲活化石”。“可愛莆仙戲,風流世代傳(chuan) 。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戲劇家老舍曾寫(xie) 下詩句盛讚莆仙戲。
陳湧泉說,鄭懷興(xing) 長期紮根基層,可以說是和莆仙戲有著血濃於(yu) 水的淵源和聯係。
對此,福建省仙遊縣鯉聲劇團團長黃永誌感慨頗深。他還未進入鯉聲劇團,便對鄭懷興(xing) 仰慕已久。19歲進入鯉聲劇團後,開始和鄭懷興(xing) 正式接觸。
黃永誌說:“這麽(me) 多年來,鯉聲劇團基本上都是排鄭懷興(xing) 老師的劇本,他對仙遊縣鯉聲劇團的發展和莆仙戲的推廣、傳(chuan) 承,貢獻非常之大。”
據悉,鯉聲劇團,成立於(yu) 1952年,培養(yang) 造就了陳仁鑒、鄭懷興(xing) 等中國知名劇作家和一大批優(you) 秀導演藝術家、戲曲音樂(le) 家。翻開《20世紀中國文藝圖文誌·戲曲卷》,中國67部優(you) 秀劇目作品中,仙遊縣鯉聲劇團有2部,由鄭懷興(xing) 創作的新編曆史劇《新亭淚》赫然在內(nei) 。
黃永誌表示,鄭懷興(xing) 老師一直說“感恩鯉聲劇團培養(yang) 了他”,所以,他也一直在回報鯉聲劇團,無償(chang) 創作了新編曆史劇《林龍江》等眾(zhong) 多劇本,讓鯉聲劇團發展越來越好。
據悉,鯉聲劇團曾連續兩(liang) 次受邀到法國巴黎演出,展示莆仙戲這一古老劇種獨特的藝術魅力。黃永誌說,正是包括鄭懷興(xing) 老師在內(nei) 的老一輩劇作家、藝術家的不懈努力,讓鯉聲劇團能夠頻頻走出福建,乃至走出國門。
可謂,文如其人,戲如人生。福建省戲劇家協會(hui) 主席吳新斌表示,鄭懷興(xing) 身上有一種非常獨特的內(nei) 在氣質。他有一種率真、天真甚至可愛。他有時又像一個(ge) 不合時宜、不願隨波逐流的倔老頭,不輕易就範、不輕易遷就,更不輕易盲從(cong) 。他刻畫的“傅山”(晉劇《傅山進京》主人公)身上的某些性格特點,在他身上似乎也有。
作為(wei) 目前中國戲曲界最優(you) 秀的劇作家之一,業(ye) 界普遍認為(wei) 鄭懷興(xing) 先生的作品“後勁兒(er) ”很足。曾有專(zhuan) 家評論稱:鄭懷興(xing) 是當代富有文人氣質的劇作家,他的作品總是充滿濃重的文人情懷和文化情結,總是能帶動一個(ge) 劇團甚至一個(ge) 劇種人文品格和文化品位的提升,如《傅山進京》《布衣於(yu) 成龍》之於(yu) 山西晉劇,《趙武靈王》之於(yu) 福建京劇,《青藤狂士》之於(yu) 湖北京劇,《海瑞》之於(yu) 海南瓊劇,《北魏孝文帝》之於(yu) 河南豫劇。
陳湧泉說,目前,莆仙戲和鄭懷興(xing) 老師的影響都還遠遠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我相信像鄭懷興(xing) 老師這樣的優(you) 秀劇作家,隨著時光流逝,他的作品在海內(nei) 外的影響會(hui) 與(yu) 日俱增,知名度也會(hui) 越來越大。”(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