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從基層治理到農業生產 看高質量發展如何向“更精細”轉變→

發布時間:2023-12-21 15:11: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高質量發展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那麽(me) ,高質量體(ti) 現在哪?高質量發展和過去的發展模式相比,有哪些新的特點?

  今天,聚焦關(guan) 鍵詞“更精細”。在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各個(ge) 領域,無論是更精細的服務、更精細的管理,還是更精細的生產(chan) ,其實都是在更加精準地貼近需求。

  數字賦能基層治理 幫扶救助更精準更貼心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基層治理事關(guan) 人民群眾(zhong) 切身利益。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台,健全城鄉(xiang) 社區治理體(ti) 係”。近年來,許多地方的社區都在積極探索,創新基層治理模式,提高群眾(zhong) 幸福感。

  在上海市楊浦區,數字技術和“雲(yun) 係統”等智能平台的應用,大大提高了社區治理精細化水平,助力社區更精準地提供服務,更好地滿足群眾(zhong) 需求。

  上午10點多,楊浦區五角場街道的社區救助顧問周玉嬌,與(yu) 居委會(hui) 工作人員一起來到了航天居民區的白女士家中,開展上門走訪。

  白女士的丈夫三年前患了重病,上個(ge) 月不幸離世。兒(er) 子還在讀大學。長期的醫療費用支出,導致家庭經濟困難。街道和居委會(hui) 在詳細了解情況後,為(wei) 白女士申請了低收入家庭醫療救助,還為(wei) 她的兒(er) 子申請了助學金。

  白女士:最近手肌腱斷裂,需要時間恢複,他們(men) 也很幫忙,給我各方麵的醫藥費報銷。航天居委會(hui) 還有五角場街道,對我們(men) 家裏的情況了解得很全麵,各方麵都幫助到了我們(men) 。

  街道和居委會(hui) 是在 “溫暖雲(yun) ”係統梳理重點關(guan) 注對象時,通過疊加“失業(ye) 人員”“醫療救助”多重標簽,關(guan) 注到白女士家的。五角場街道“溫暖雲(yun) ”係統將轄區內(nei) 優(you) 撫對象、重殘無業(ye) 等困難人群進行內(nei) 部標注,社區工作人員在日常走訪中,根據這些標注能夠精準掌握轄區內(nei) 困難人群的情況和需求,及時提供幫扶救助。

  上海市楊浦區五角場街道救助顧問周玉嬌:這個(ge) 平台給我們(men) 提供了一個(ge) 很便捷的方式,收集困難群眾(zhong) 的一些需求,一些狀態的變化,提高我們(men) 救助的效率。

  71歲的金阿姨患有殘疾,行動不便,老伴去世後獨居在家。因多年前申請過殘疾證,在“溫暖雲(yun) ”係統裏生成了相應的標簽。居委會(hui) 精準開展上門走訪,幫助她從(cong) 殘疾人輔具店申請到了拐杖和輪椅,還申請了長護險。現在金阿姨每周能享受3天、每次1小時的上門護理服務。五角場街道還將其納入獨居老人名單,定期安排助關(guan) 愛員上門探訪。

  楊浦區的長白新村街道,轄區常住人口超6萬(wan) 人,老年人口占比近41%,其中獨居老人有2000多人。為(wei) 了進一步保障獨居老人的安全,街道與(yu) 水務集團聯合打造了獨居老人智能水表監測係統。如果老人家中24小時用水量低於(yu) 0.01立方米或高於(yu) 2立方米,後台係統都會(hui) 自動發出預警,預警短信會(hui) 在第一時間發送到居委會(hui) 幹部或關(guan) 愛員的手機上。81歲的邱先生患有心髒病等慢性疾病,兒(er) 子長期在外工作。自從(cong) 有了智能水表監測係統,他覺得更安心了。

  邱先生:心裏比較踏實,等於(yu) 上了一道保險。街道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可以知道我家的用水情況變化,如果老年人發生什麽(me) 事情,可以對我們(men) 采取措施,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在長白新村街道城市運行管理中心,監測係統顯示了納入監測的128戶獨居老人的具體(ti) 地理位置和基本信息。從(cong) 去年年底試運行至今已有73例報警數。

  上海市楊浦區長白新村街道辦事處服務辦主任蔡莉英:未來可能還會(hui) 加入燃氣報警器、用電量的情況,使這套獨居老人的關(guan) 愛係統能夠更加完善。

  數字技術破解老舊小區停車難、亂(luan) 停放問題

  數字技術的應用,不僅(jin) 能夠幫助社區更好地服務特殊群體(ti) ,也能為(wei) 老舊小區改造提供技術支持,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的問題。比如,由於(yu) 基礎設施陳舊、公共空間缺乏總體(ti) 規劃,機動車停車難、電動自行車亂(luan) 停放等問題,一直是不少老舊小區管理上的痛點。對於(yu) 這個(ge) 難題,一起來看楊浦區是如何通過精細化管理來解決(jue) 的↓↓

  孫女士要去的控江四村小區屬於(yu) 楊浦區控江路街道,轄區內(nei) 老舊小區多、人口密度高,停車難問題十分突出。以前如果開車來,孫女士找車位幾乎全靠運氣。而現在,隻要打開控江路街道開發的“智慧停車”小程序,哪裏有空車位便一目了然。

  孫女士:我想去的是控江四村小區,但是發現這裏沒有停車位,那麽(me) 就在附近找一下比較方便停車的地方。可以停在滄州路180弄小區的路側(ce) ,顯示剩餘(yu) 6個(ge) 車位,它也顯示了收費標準是7元/小時。

  “智慧停車”小程序不僅(jin) 顯示了車位情況和資費,還調用了第三方導航軟件,幫助司機準確抵達停車點。按照導航,孫女士來到滄州路180弄小區旁邊的路側(ce) 。現場實際的空車位情況,跟小程序顯示的完全一致。

  這片停車位是控江路街道探索開設的部分夜間潮汐停車位,允許停車的時間為(wei) 工作日19:00至次日7:00以及周末節假日全天。當天是周末,孫女士順利把車停了進去。目前控江路街道已完成滄州路和撫順路2條道路的試點,共計增設停車位43個(ge) ,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周邊居民的停車需求。

  小區居民 吳家祺:挺方便的,也不至於(yu) 滿大街找停車的地方。

  小區居民 周柳倩:根據導航提示,開過去很方便,也不是很遠。

  記者來到楊浦區控江路街道城運中心,中央大屏上正實時更新著60個(ge) 小區各類數據,包括車位占有率、分時段車位使用情況等。並在市、區交通部門的支持下,接入轄區及周邊13個(ge) 商業(ye) 停車場庫和3個(ge) 園區的停車位實時數據。哪個(ge) 小區、哪條道路、哪個(ge) 場庫園區有多少停車位,在平台一目了然。

  除了機動車停車難,許多老舊小區還麵臨(lin) 電動自行車亂(luan) 停放和充電難題。楊浦區殷行街道常住人口近20萬(wan) ,有停車需求的電瓶車就有近6萬(wan) 輛。電瓶車亂(luan) 停亂(luan) 放、飛線充電等“老大難”問題曾長期困擾著這裏的居民。為(wei) 此,小區引入了智慧車棚建設。

  上海市楊浦區殷行街道開魯二村書(shu) 記張芳:這個(ge) 充電站有10個(ge) 插座,可以充10輛電瓶車。電瓶充足電之後,會(hui) 自動斷電。24小時有監控,一旦有火情的話,會(hui) 第一時間通知管理人員到達現場。

  智慧車棚應用場景將監控、消防與(yu) 管理平台連通貫穿,當車棚溫度達到42℃左右,就會(hui) 觸發煙霧報警,超過60℃以上,水噴淋係統會(hui) 自動噴水滅火。

  小區居民查永峰:它是投幣充電的,1塊錢4個(ge) 小時,時間到會(hui) 自動斷電。它是24小時開放的,如果需要,隨時隨地都可以來充。

  小區居民蔡阿姨:停在裏麵不比停在外麵好嗎?車子放在外麵淋雨會(hui) 鏽的,我們(men) 就放在裏麵了。防火措施也蠻好的,充電設備都有,在這邊充電方便。

  創新方式 提升鄉(xiang) 村治理效能

  除了城市的社區,許多鄉(xiang) 村也不斷創新方式服務百姓,提升鄉(xiang) 村治理效能。

  山東(dong) 臨(lin) 朐縣五井中村的“一鍵呼叫”智慧服務平台連著600多戶村民,誰家有水電故障或是需要政務谘詢,都可以在這個(ge) 平台上尋求幫助。而這樣的平台,臨(lin) 朐縣目前已經推廣到6個(ge) 鄉(xiang) 鎮。

  在海南,覆蓋全省2500多家村衛生室的5G遠程問診係統,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得到縣市,甚至是省級醫院專(zhuan) 家的問診服務。

  壽光:精細化智能化 助力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

  在農(nong) 村,這樣的精細化不僅(jin) 體(ti) 現在基層治理,也體(ti) 現在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上。農(nong) 業(ye) 精細化、智能化生產(chan) 是助力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途徑。精細化農(nong) 業(ye) ,可以更加貼近和滿足市場對優(you) 質多樣農(nong) 產(chan) 品的需求。

  山東(dong) 濰坊壽光市是中國最大的蔬菜生產(chan) 基地,也是全國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壽光蔬菜種植經驗豐(feng) 富,管理技術先進,品種多、品質優(you) 。壽光蔬菜不僅(jin) 銷往全國30多個(ge) 省區市的200多個(ge) 大中城市,還走向海外,遠銷俄羅斯、韓國、日本等3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一起看看山東(dong) 壽光是如何實現蔬菜產(chan) 業(ye) 的精細化的↓↓

  現在正是大棚西紅柿采摘的季節,走進壽光市稻田鎮崔嶺西村的聯排大棚,棚內(nei) 幹淨整潔,智能農(nong) 業(ye) 采集設備自動檢測棚內(nei) 光照、溫度,一排排標準化種植的西紅柿鮮紅圓潤。村民崔新中正在通過手機遙控水肥一體(ti) 機進行水肥噴灑。

  壽光市稻田鎮崔嶺西村村民崔新中:這個(ge) 棚裏安了很多智慧設備,像智能放風機、智能打藥機、水肥一體(ti) 化、智能卷簾機、智能補光燈。這些智能設備,通過手機都能操控,省時省力。

  目前,崔嶺西村的300多個(ge) 蔬菜大棚已全部安裝了各類智能設備,並應用智能物聯網,讓普通蔬菜大棚變成了集科技化、智能化於(yu) 一體(ti) 的綠色工廠。記者注意到,在崔嶺西村的每個(ge) 大棚內(nei) ,都有一個(ge) 田間生產(chan) 管理記錄本。

  壽光市稻田鎮崔嶺西村村民崔官亮:從(cong) 這一茬苗的種植開始,就記錄在冊(ce) 。每天的天氣、溫度、澆水、整枝、打杈、采摘的數據,都記錄在本上,便於(yu) 製定以後的管理計劃。

  從(cong) 靠“經驗種菜”到靠“數據種菜”,壽光蔬菜已做到種植過程有記錄、產(chan) 品銷售可追溯,不僅(jin) 讓種菜更科學、更標準,也讓蔬菜實現優(you) 質優(you) 價(jia) 。

  壽光市稻田鎮崔嶺西村村民崔官亮:這個(ge) 大棚管理,完全按照標準化要求種植,所以西紅柿品質好、產(chan) 量高。一畝(mu) 地產(chan) 量能達到2萬(wan) 斤左右,現在每天采摘1500斤左右。采摘下來的西紅柿,由合作社統一收購,直接出口國外。

  近年來,壽光西紅柿行情一路走紅,崔嶺西村也打造了自己的西紅柿品牌。

  壽光市蔬菜產(chan) 業(ye) 發展中心副主任張林林:在壽光,像崔嶺西村這樣的大棚還有13.7萬(wan) 個(ge) 。目前,壽光認證的“兩(liang) 品一標”農(nong) 產(chan) 品達到了313個(ge) ,新建的蔬菜大棚智能裝備普及率超過了80%。

  依托先進的科技設備和嚴(yan) 格的管理標準,壽光的蔬菜實現了品質高端化、種植智慧化。經過近10年的發展,當地不僅(jin) 解決(jue) 了菜農(nong) 賣菜難、掙錢少的問題,還將銷售版圖不斷擴張。這批剛剛采摘的西紅柿,40個(ge) 小時就將抵達內(nei) 蒙古滿洲裏,直供俄羅斯的商超。

  壽光市稻田鎮崔嶺西村合作社負責人崔偉(wei) 洋:我們(men) 要求司機,車廂保持在4~5℃之間。而且車上配備了專(zhuan) 業(ye) 的測溫計,到了口岸之後進行測溫,然後15天之內(nei) 就可以到達莫斯科。

  近年來,濰坊海關(guan) 駐壽光辦事處設立進出口鮮活易腐農(nong) 食產(chan) 品屬地查檢綠色通道,縮短了通關(guan) 時限。

  濟南海關(guan) 所屬濰坊海關(guan) 駐壽光辦事處主任郭運生:優(you) 先為(wei) 新鮮蔬菜辦理出口申報、查驗、抽樣等手續,今年以來平均通關(guan) 時長縮短50%以上,全力助推壽光蔬菜“走出去”。

  更精細是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xie) 照

  上海楊浦以數字技術助力基層治理精細化,山東(dong) 壽光以精細化農(nong) 業(ye) 推動現代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怎麽(me) 看高質量發展“更精細”的新特點?

  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郝棟:更精細是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xie) 照。高質量發展就是從(cong) “有沒有”向“好不好”,從(cong) “靠速度”到“靠質量”,從(cong) 粗放型發展到精細化發展的轉變。這種轉變不僅(jin) 是資源利用形式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而是全方位立體(ti) 化包含著生產(chan) 生活方方麵麵的轉化,所以,無論是城市社區“繡花針式”治理還是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精準化管理,都體(ti) 現了以更加精細的方式來推動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為(wei) 更精細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技術手段,更精細體(ti) 現了高質量發展貫穿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各個(ge) 方麵和環節。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