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前瞻2024係列報道之一 新型消費 潛能無限

發布時間:2023-12-26 11:28: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編者按

  “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最近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定調2024年經濟工作,並部署了九大重點任務。為(wei) 更好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提振經濟信心,展望2024年中國經濟發展亮點,三麵財經欄目從(cong) 今日起推出“前瞻2024”係列報道。

  ——————————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推動消費從(cong) 疫後恢複轉向持續擴大,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大力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專(zhuan) 家認為(wei) ,新型消費是互聯網和數字技術催生出的一係列消費新業(ye) 態、新模式、新場景和新服務的統稱,已成為(wei) 消費增長的新空間和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

  消費作為(wei) 穩增長的主要引擎,仍在持續釋放潛力,並呈現出新特點。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11月,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3.2%,兩(liang) 年平均增長14.4%。“線上消費需求持續釋放。”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統計師付加奇注意到,“雙十一”購物節以舊換新交易明顯增多,“以換代棄”“極簡包裝”等綠色低碳消費趨勢逐漸顯現。

  國內(nei) 線上閑置交易平台閑魚的數據驗證了這一點,“雙十一”購物節期間,超過5000萬(wan) 件閑置寶貝被掛上平台,累計減碳達62萬(wan) 噸,相當於(yu) 平台用戶去年共建的風力發電機持續運轉60年。“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注重性價(jia) 比。”閑魚總裁丁健注意到,平台上用戶購買(mai) 閑置商品的增速逐漸大於(yu) 發布商品增速,“這意味著除了早期在平台上賣閑置賺到錢之外,越來越多用戶能接受買(mai) 二手商品,甚至在平台上淘到低價(jia) 的新品”。

  除了性價(jia) 比之外,商品的健康及對環境友好的功能屬性也受到更多消費者關(guan) 注。來自盒馬的數據顯示,最近一年,用戶關(guan) 於(yu) 零糖、低糖、代糖的搜索增長45%,滋補保健品增長150%,關(guan) 鍵詞低碳、零碳、有機搜索量近5年增長4倍。

  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也是來年經濟工作的重點內(nei) 容。近日舉(ju) 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推動消費從(cong) 疫後恢複轉向持續擴大,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大力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不少專(zhuan) 家表示,新型消費是互聯網和數字技術催生出的一係列消費新業(ye) 態、新模式、新場景和新服務的統稱,已成為(wei) 消費增長的新空間和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新型消費“關(guan) 注高貴而不貴”

  “居民消費在近5-10年越來越趨向於(yu) 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低碳化的消費,這次會(hui) 議提出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等,實際上都是消費升級當中非常重要的內(nei) 容。”在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一帶一路學院研究員萬(wan) 喆看來,這幾年來的消費轉型升級是從(cong) 需求端、供給端共同發力,新型消費裏的一些新型供給,實際上是整體(ti) 經濟轉型升級下供給和需求同時都在轉型升級的結果。

  盒馬產(chan) 業(ye) 研究院院長原若凡也認為(wei) ,隻有企業(ye) 創造優(you) 質供給,才能更好地刺激消費,激發消費市場新活力。他分析說,從(cong) 消費市場結構來看,中國消費市場正從(cong) 過去的橄欖型變成現在的啞鈴型,中等收入群體(ti) 在消費上更加回歸理性,一些人“從(cong) 過去的衝(chong) 動消費、超前消費、享樂(le) 消費,轉變為(wei) 今天的計劃性消費、理性消費、健康消費,願意花更多的錢在商品品質、功能及情緒價(jia) 值等方麵”。

  原若凡進一步舉(ju) 例說,回歸理性消費並不代表用更低的成本去接受低品質的商品,“消費者關(guan) 注的是高貴而不貴,品質不能下降但價(jia) 格要下降”,“這使得在企業(ye) 端要擁抱消費市場的變化做轉型,通過垂直供應鏈等供給模式的變革與(yu) 創新,用更低的價(jia) 錢帶給消費者更高品質的商品”。

  從(cong) 傳(chuan) 統的衣食住行擴展到文娛、智能設備、健身等新興(xing) 領域,各類新型消費品正進入尋常百姓家,各種消費形式也加速成型。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大數據分析處處長楊道玲以即時配送為(wei) 例說,新冠疫情期間,消費者希望“買(mai) 得快”“送得快”,旨在滿足這一需求的即時配送也得到極大發展。據相關(guan) 行業(ye) 協會(hui) 估計,2022年我國即時配送訂單預計超過400億(yi) 單,同比增長30%左右,市場規模約2000億(yi) 元。

  一個(ge) 特別的案例是,今年夏天,山西南太行深處的井底村實現了從(cong) “跨省買(mai) 菜”“每周一采購”到“次日達”的轉變。“通過本地化集采集配、縮短物流環節等方式,降低平台服務和履約成本,在消費端做到更高性價(jia) 比和‘同品更低價(jia) ’。”美團優(you) 選物流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得益於(yu) 自營自提點運力提升、上下遊運輸路線及倉(cang) 庫產(chan) 能配置的優(you) 化,如今平台商品從(cong) 大倉(cang) 到自提點的運輸最快隻需兩(liang) 小時。海南的小台芒、廣東(dong) 的荔枝等都能以次日達的速度送到內(nei) 蒙古、黑龍江、河北等地。

  年輕人成為(wei) 新型消費主體(ti)

  “現階段新型消費的關(guan) 鍵在於(yu) ‘數字化’,新型消費的互聯網‘基因’決(jue) 定其需要依托樂(le) 於(yu) 嚐試新事物、熟練使用網絡、對消費新特質具有一定追求的群體(ti) 發展壯大。”在楊道玲看來,當前,家庭年收入在20萬(wan) 元以上的中高收入群體(ti) 和以95後、00後為(wei) 主的“新生代”逐漸成為(wei) 新型消費的主體(ti) 。

  他尤其注意到“新生代”群體(ti) ,“2022年6月,全國95後、00後網上活躍用戶規模已達3.42億(yi) ,比2018年6月增長60.6%,線上消費在2000元以上的用戶占比達到30.8%,具備較高的消費潛力與(yu) 意願。”楊道玲分析說,“新生代”群體(ti) 展現出重視體(ti) 驗、追求個(ge) 性的鮮明特征,推動了消費理念的迭代升級。

  統計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中國中等收入群體(ti) 將超過5億(yi) 人,95後、00後整體(ti) 消費規模到2035年將達16萬(wan) 億(yi) 元。

  作為(wei) 新型消費的重要內(nei) 容綠色消費,“年輕化”的趨勢體(ti) 現得尤為(wei) 明顯。《中國電子商務綠色發展報告》顯示,超過60%的受訪者了解“綠色消費”,其中,90後和00後對“綠色消費”的理解程度明顯高於(yu) 其他年齡段,分別達70%和79%。同時,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通過購買(mai) 綠色產(chan) 品、交易閑置物品等方式積極踐行綠色消費。《2022年度中國二手電商市場數據報告》顯示,2022年二手電商交易規模達4802億(yi) 元,用戶規模為(wei) 2.63億(yi) 人,同比分別增長20%、17.9%。

  “現在年輕人對於(yu) 閑置交易的接受程度以及綠色消費的意識越來越強。”丁健介紹,閑魚平台上90後用戶占比超過50%,這些年輕人正逐步拓展閑置交易的品類,比如今年增長最快的卡券品類,“包括視頻網站會(hui) 員、購物消費卡、手機充值與(yu) 餐飲美食類卡券等”。

  在追求性價(jia) 比方麵,參與(yu) 閑置交易的年輕人更是顯示出“使用大於(yu) 占有”的商品觀。丁健以滑雪裝備的交易為(wei) 例說,關(guan) 注滑雪品類的平台用戶以一二線城市年輕人為(wei) 主,其中近一半為(wei) 25歲-29歲。“他們(men) 習(xi) 慣於(yu) 在平台上買(mai) 滑雪裝備,使用過後又回到閑魚一鍵賣出,來年雪季再重複一遍。”丁健說,年輕人在乎性價(jia) 比,同樣想要實現興(xing) 趣自由,“他們(men) 希望用更省錢的方式啟動一個(ge) 興(xing) 趣”。

  消費潛能釋放需要產(chan) 業(ye) 支撐

  “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把恢複和擴大消費擺在優(you) 先位置,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激發有潛能的消費和擴大有效益的投資仍然是排在前麵的重要任務。”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原所長王微結合此次會(hui) 議提到的“培育壯大新型消費”說,擴大消費並不是要掏空老百姓的錢包,“擴大消費包括推動一些新型消費就是要引領投資,讓投資有收益,實現供求雙方的相互促進。”

  她尤其提到消費的潛能釋放需要製造業(ye) 、服務業(ye) 的支撐,“要實現產(chan) 業(ye) 發展、就業(ye) 增加、收入提高和消費之間的良性循環”。她說,從(cong)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看,促消費的著力點實際上是要實現“四個(ge) 結合”,即把促進消費與(yu) 消費升級轉型的新趨勢相結合、在傳(chuan) 統領域把穩定大宗消費與(yu) 提質升級相結合、把擴大消費與(yu) 擴大投資相結合、把激發消費潛能與(yu) 深化改革創新相結合。

  對於(yu) 目前消費領域在供給方麵存在的結構性矛盾,王微分析說,短期看,既存在整體(ti) 上商品供給產(chan) 能過剩的情況,又在服務業(ye) 和中高端商品方麵存在供給不足。“但從(cong) 中長期來看,中國具有非常好的消費創新增長和發展的潛力。”王微說,“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間,中國都有望把消費率和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穩定在60%以上,而且更大的增量來自服務消費。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11月,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19.5%,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5個(ge) 百分點,連續兩(liang) 個(ge) 月加快。對此,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在解讀數據時表示,服務消費近些年呈現出快速增長主要還是由我國目前的發展階段決(jue) 定的,是消費結構升級的體(ti) 現。她說,目前,我國人均GDP超過1.2萬(wan) 美元,正處於(yu) 居民消費結構快速升級時期。

  萬(wan) 喆也認為(wei) ,消費實際上不隻包含消費意願,還包含消費能力,“有潛能的消費”實際上是更著力於(yu) 高質量發展這樣一個(ge) 基點。

  她尤其提到優(you) 化消費環境的重要性,“消費環境目前不隻針對商品,也包括服務。”萬(wan) 喆解釋說,在新型消費乃至消費升級中,包括健康消費、文娛旅遊、體(ti) 育賽事等,更多蘊含的是服務性消費,“而服務性消費實際上非常需要地方政府具有良好的公共管理和服務的能力,這種整體(ti) 服務包括交通是否便利、價(jia) 格是否合理,乃至於(yu) 出現問題後是不是有很好的解決(jue) 或者救濟渠道等”。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彩雲(yun)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