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世界超市”義烏展現外貿新動能

發布時間:2023-12-26 11:31:00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賈驥業(ye) 記者 蔣雨彤

  臨(lin) 近年底,上午8點左右,義(yi) 烏(wu) 國際商貿城在一片嘈雜的卷簾門開門聲中蘇醒,林建雄早早地來到位於(yu) 商貿城二區的店鋪裏打掃衛生,準備開門迎客。一會(hui) 兒(er) 的工夫,客人便像潮水一般湧進了他100平方米左右的小店中,幾番交談後,林建雄簽下了一筆太陽能光伏板的訂單。

  今年3月17日,義(yi) 烏(wu) 國際商貿城二區東(dong) 新能源產(chan) 品市場正式開業(ye) ,主要經營新能源產(chan) 品。林建雄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就申請搬進這個(ge) 全新的市場。“這邊是專(zhuan) 門為(wei) 新能源產(chan) 品打造的,和我的店鋪‘對路’,市場更有針對性,對產(chan) 品的銷售和推廣也更有幫助。”林建雄說。

  新能源產(chan) 品市場為(wei) 義(yi) 烏(wu) 國際商貿城帶來新的生機,而在距離商貿城不遠的一處工地上,義(yi) 烏(wu) 全球數字貿易中心正在慢慢“生長”。與(yu) 此同時,在鐵路義(yi) 烏(wu) 口岸西站,一列滿載商品貨物的火車正準備啟動,它將要駛向的地方是格魯吉亞(ya) 。今年9月底,“義(yi) 新歐”班列剛開通義(yi) 烏(wu) 至格魯吉亞(ya) 的線路。

  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拓展中間品貿易、服務貿易、數字貿易、跨境電商出口。產(chan) 業(ye) 化、數字化、規模化……義(yi) 烏(wu) 的外貿格局正在發生改變。麵對著全球供應鏈重構、海外需求減弱、進口國產(chan) 業(ye) 政策調整等形勢,這座以“全球小商品之都”聞名於(yu) 世的小城正在以嶄新的姿態迎接未來。這背後,則是中國外貿的韌性和底氣。

  開拓新市場

  “世界超市”是義(yi) 烏(wu) 的一個(ge) 別稱。相關(guan) 數據顯示,義(yi) 烏(wu) 與(yu) 全球233個(ge) 國家和地區有經貿往來,常住義(yi) 烏(wu) 的外商達1.5萬(wan) 人。當地的雞鳴山社區又被稱為(wei) “聯合國社區”,有來自74個(ge) 國家近1400名外國友人在此居住。

  今年前三季度,義(yi) 烏(wu) 市進出口總值達4321.0億(yi) 元,同比增長22.0%;其中出口3831.3億(yi) 元,增長18.9%。從(cong) “雞毛換糖”到“世界超市”,產(chan) 品出海曾是義(yi) 烏(wu) 對外貿易的核心。但如今,品牌出海則已經成為(wei) 義(yi) 烏(wu) “大市場”中每個(ge) 商家的共識。

  2002年,陳美君來到義(yi) 烏(wu) 小商品城做玩具生意,是當地最早的一批玩具賣家之一,目前已經和500多個(ge) 廠家建立合作。接下來,她準備做強自己的品牌。“不管是外貿還是內(nei) 銷,沒有自己的品牌就很難在這個(ge) 競爭(zheng) 激烈的市場中生存,品牌化是未來的方向。”陳美君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說,品牌效應也是她的玩具公司挨過疫情這一“貿易寒冬”的重要因素。

  而在貿易競爭(zheng) 逐漸加劇的背景下,品牌出海不僅(jin) 是經營者的事,更是政府關(guan) 注的事。

  今年9月,義(yi) 烏(wu) 向全球發布義(yi) 烏(wu) 中國小商品城“品牌出海”計劃。該計劃將通過品牌策劃、形象設計、模式輸出、運營管理等方式,實現義(yi) 烏(wu) 市場商人、商品和供應鏈服務的係統化、規模化、品牌化“出海”。前不久,300多名義(yi) 烏(wu) 市文化用品企業(ye) 負責人組成參展團,飛往印度尼西亞(ya) 參加由義(yi) 烏(wu) 市文化用品行業(ye) 協會(hui) 主辦的“2023印尼東(dong) 盟文具禮品博覽會(hui) ”,開啟新一輪“品牌出海”,搶訂單、拓市場。據了解,該展會(hui) 共達成意向成交額超1.5億(yi) 元人民幣。

  12月上旬,義(yi) 烏(wu) 國際商貿城舉(ju) 辦了出海品牌展,“創二代” 張佳媛也參加了本次展覽。留學回來後,張佳媛加入母親(qin) 張吉英經營的傘(san) 店,並用年輕人的思維和力量努力擴大著生意版圖。目前,張佳媛已經在100多個(ge) 國家注冊(ce) 了涵蓋20多大類的“RST”商標(“RST”即“REAL STAR UMBRELLA”縮寫(xie) ,浙江星寶傘(san) 業(ye) 有限公司的自創品牌),每年申請的圖形專(zhuan) 利有100多個(ge) ,品牌則是張佳媛做生意的底氣。

  如今,陳美君的玩具生意越做越大。她公司的係統裏已經有超過30萬(wan) 件樣品,產(chan) 品遠銷東(dong) 南亞(ya) 、南美、俄羅斯等地和國家。為(wei) 了方便買(mai) 家線上下單,陳美君的公司還專(zhuan) 門開發了線上展廳App和小程序,店鋪裏的每一件商品都能在上麵找到。

  “明年我也準備到海外去參展。”陳美君對記者說,“浙江中國小商品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鼓勵商戶們(men) 帶著品牌出海參展,我也想走出去看看,把客戶請進來,希望進一步擴大產(chan) 品的海外市場。”

  擁抱新產(chan) 業(ye)

  “買(mai) 全球,賣全球”,憑借小商品貿易崛起的義(yi) 烏(wu) ,吸引著五湖四海的外商來此“下單”。但很多當地的商戶們(men) 都感覺到,現在的義(yi) 烏(wu) 似乎已經不全是小商品的天下,光伏正成為(wei) 新的外貿“寵兒(er) ”。

  從(cong) 2018年開始,一大批光伏企業(ye) 開始在義(yi) 烏(wu) 落地,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排名前10的企業(ye) 中,有5家已經在義(yi) 烏(wu) 建設了生產(chan) 基地。截至2022年,義(yi) 烏(wu) 市光伏產(chan) 業(ye) 規上產(chan) 值達到872.30億(yi) 元,占整個(ge) 浙江省光伏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的30%以上。根據義(yi) 烏(wu) 市的相關(guan) 規劃,到2025年,當地光伏產(chan) 業(ye) 總產(chan) 值將達到1000億(yi) 元,並形成5家產(chan) 值超100億(yi) 元的領軍(jun) 型企業(ye) ,一批超10億(yi) 元的成長型企業(ye) 。

  據義(yi) 烏(wu) 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光伏組件原輔材運輸量較大,成品運輸量也很大,考慮到營收等方麵因素,企業(ye) 也會(hui) 優(you) 先選擇物流成本更低的地區。憑借小商品貿易積累下來的物流優(you) 勢,義(yi) 烏(wu) 成為(wei) 光伏企業(ye) 生產(chan) 基地落地的優(you) 選。

  而義(yi) 烏(wu) “追光”的背後,則是中國製造業(ye) 的轉型升級。今年前三季度,“新三樣”(即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合計出口同比增長41.7%,占我國出口比重同比提升1.3個(ge) 百分點,達到4.5%。中國光伏行業(ye) 協會(hui) 的數據顯示,2022年,光伏產(chan) 業(ye) 規模持續增長,多晶矽、矽片、電池片、組件產(chan) 量同比增速均在55%以上。

  響應政策號召,各地政府也在大力發展新能源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近幾年,包括樂(le) 山、曲靖、義(yi) 烏(wu) 在內(nei) 的多個(ge) 城市都在為(wei) 光伏企業(ye) 落地提供優(you) 惠政策。“新能源產(chan) 品未來市場很大,義(yi) 烏(wu) 也在大力發展信息光電產(chan) 業(ye) 。”義(yi) 烏(wu) 市市場發展委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義(yi) 烏(wu) 國際商貿城二區東(dong) 新能源產(chan) 品市場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建立起來的。

  搬進新能源產(chan) 品市場後,林建雄的生意“穩中向好”。“新能源這個(ge) 行業(ye) 本來就是朝陽產(chan) 業(ye) ,非洲、南美等地的需求一直很旺盛。”林建雄對記者表示,隨著義(yi) 烏(wu) 當地光伏、新能源汽車等產(chan) 業(ye) 的發展,市場內(nei) 的商戶也在逐漸增多,“很多原本做其他小商品貿易的人,也來搞新能源了。”不少來義(yi) 烏(wu) 來到采購商,即使不下單也會(hui) 到新能源產(chan) 品市場看一看。

  暢通新連接

  11月21日,滿載110標箱貨物的“義(yi) 新歐”義(yi) 烏(wu) 平台“一帶一路”十周年紀念號班列從(cong) 鐵路義(yi) 烏(wu) 西站啟程,奔赴萬(wan) 裏之遙的西班牙馬德裏,全程13052千米。

  義(yi) 烏(wu) 市陸港集團鐵路口岸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菁華向記者介紹,開行9年多,“義(yi) 新歐”中歐班列業(ye) 務範圍已輻射境外50多個(ge) 國家和160多個(ge) 城市,其中“義(yi) 新歐”中歐班列義(yi) 烏(wu) 平台累計往返運行突破6400列。“平均下來,每天的發運量在5至6列,今年大年初七那天,單日往返發運量則達到了13列。”陳菁華說。

  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習(xi) 近平主席宣布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其中包括要構建“一帶一路”立體(ti) 互聯互通網絡。作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上的重要節點城市,義(yi) 烏(wu) 通過“義(yi) 新歐”中歐班列、“第六港區”、義(yi) 甬舟開放大通道等項目的建設,逐步形成了陸、海、天、網“四位一體(ti) ”的互聯互通網絡,暢通貿易物流的“硬聯通”。

  “但實現硬聯通的同時,還要進行軟聯通,要實現立體(ti) 化的互聯互通。”中國物流學會(hui) 副會(hui) 長、國家物流樞紐聯盟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委員宮之光在日前舉(ju) 行的第三屆中國(義(yi) 烏(wu) )‘一帶一路’城市國際論壇2023上表示,義(yi) 烏(wu) 國家物流樞紐建設至關(guan) 重要,需要加強單點運營的協同,加快“三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賦能,打造智慧物流新模式。

  為(wei) 此,浙江智捷元港國際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捷元港”)打造了中小微企業(ye) 跨境物流科技運營平台“集合派”,利用數字化技術,打通“貨”“運”“關(guan) ”“倉(cang) ”等關(guan) 鍵節點,聚合跨境物流全鏈路環節供應商。

  義(yi) 烏(wu) 集中的多為(wei) 中小微貿易商,這就決(jue) 定了貿易市場上的物流資源呈現離散化狀態。“一個(ge) 貿易商可能一周甚至兩(liang) 周才發一個(ge) 集裝箱的貨物。”智捷元港創始人袁萌對記者說,“平台能把零散物流訂單通過數字化手段聚集起來,實現有規模、有規律的發貨。”

  袁萌表示,公司的目標就是利用數字技術賦能義(yi) 烏(wu) 的物流產(chan) 業(ye) 升級,讓中小微企業(ye) 也能像大型企業(ye) 一樣享受方便、快捷、高效的物流履約支撐。

  義(yi) 烏(wu) 國際商貿城的線上平台Chinagoods也是數字化賦能貿易發展的集中體(ti) 現。據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通過該平台,市場內(nei) 實體(ti) 商鋪和產(chan) 業(ye) 鏈上遊上百萬(wan) 家中小微企業(ye) 實現了相互連通,供需雙方在生產(chan) 製造、倉(cang) 儲(chu) 物流、金融信貸等各環節的需求實現數字化連接。如今,在手機上,商貿城的商戶便可以實現貨品展示、進貨出貨、預定倉(cang) 庫、自動結算等操作。“商城被搬到了線上,做生意更方便了。”林建雄說。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