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這一回,《大悶》和“五娘”是熟悉的陌生人

發布時間:2023-12-26 15:17:00來源: 文匯報

  作者:柳青

  泉州,深圳,上海,從(cong) 折子戲《大悶》到《平行時空·陳三五娘》再到《大悶·賽博朋克》,表演空間裏的五娘仍是愁悶中思念情郎的五娘,梨園戲卻不僅(jin) 僅(jin) 是梨園戲了,《大悶》從(cong) 傳(chuan) 統戲曲舞台上相對獨立的一折折子戲,成為(wei) 了當代劇場裏拚貼取用的“素材”。

  《大悶·賽博朋克》在上海長江劇場的黑匣子散場時,一些在深圳蛇口看過《平行時空·陳三五娘》的觀眾(zhong) 驚呼:它們(men) 完全不一樣啊!導演曾龍在上海的演出前說,他設想不變的《大悶》在變化的表演空間裏,每換一處新的空間,就有新的呈現模樣。所以,《平行時空·陳三五娘》和《大悶·賽博朋克》不像兩(liang) 個(ge) 完成式的獨立作品,它們(men) 更接近於(yu) 一個(ge) 開放的、等待後續的未完成作品裏的兩(liang) 個(ge) 章節,這個(ge) 可以“連載”下去的特殊作品,在不同的表演空間裏用特定的方式言說著傳(chuan) 統藝術在現代生活裏狹路相逢、不能幸免的“裂痕”。

  即便《大悶·賽博朋克》和《平行時空·陳三五娘》“不一樣”,但很難繞開後者談論前者。還是要從(cong) 蛇口戲劇節的《平行時空·陳三五娘》演出現場說起。

  蛇口那場演出的地點是一個(ge) 頗為(wei) 特殊的空間,嚴(yan) 格說來,那是一個(ge) 臨(lin) 時的“表演區域”而非常規的劇場。1980年代的玻璃工廠搬遷後留下的廠房被改造成深圳時髦的文創園區,原先的倉(cang) 庫變成了一個(ge) 集鍾表博物館和鍾表主題咖啡館為(wei) 一體(ti) 的網紅打卡地。這個(ge) 場所曆史沿革的往事與(yu) 當下裝幀的“鍾表”主題,本身構成了一出沉默的有關(guan) “平行時空”的故事。曆史的奇觀、時間的容器和現在進行時的消費主義(yi) 在那家咖啡館裏是並列的景觀,而《平行時空·陳三五娘》就在這樣一個(ge) 並不為(wei) 演劇所設計的現代消費空間裏上演了。

  這場演出由時空交錯的三組“平行”的表演拚貼而成:距離觀眾(zhong) 最近的是傳(chuan) 統折子戲《大悶》,以不疾不徐的節奏保持著亞(ya) 洲戲劇特有的延長的時間感;距離較遠的另一側(ce) 加速度地上演折子串演的《陳三五娘》,明白地隱喻傳(chuan) 統藝術為(wei) 了遷就當代演藝市場作出的“調整”;在兩(liang) 個(ge) 表演區域的中間地帶,全身黑衣的梨園戲演員們(men) 表演他們(men) 和芸芸眾(zhong) 生一樣的生活日常。三組並置的表演之間並沒有內(nei) 在自洽的關(guan) 聯,它們(men) 被赤裸地展陳著,好像三塊無法合並成一張完整圖畫的拚圖碎片。這碎片化的破裂感是這個(ge) 節目構作的疏忽嗎?未必。三組離散的表演恰如其分地和那個(ge) 空間所自帶的斷裂感形成微妙的互文——從(cong) 國營玻璃廠到文創園區,時間的線程斷裂過,並保留著裂痕。

  《平行時空·陳三五娘》讓人們(men) 看到在傳(chuan) 統消逝後新建商業(ye) 秩序的空間裏,傳(chuan) 承下來的梨園戲和當代生活、和當代更為(wei) “時髦”的劇場審美,存在著裂隙且無法遮掩。那麽(me) ,《大悶·賽博朋克》呈現了當梨園戲一步踏入後現代的賽博場域,甚至傳(chuan) 統表演的內(nei) 部也被撕裂了。

  進入長江劇場的黑匣子,看到四角天棚下的四方舞台,看到舞台後方的一條長凳,這是熟悉的梨園戲的傳(chuan) 統演劇空間。但這個(ge) 熟悉的空間被四麵牆上密匝的“顯示屏”環繞,每塊豎畫幅的屏都像一部放大的智能手機屏,它們(men) 組合成密不透風的四麵牆圍住戲台。屏上滾動著發達科技時代的大都會(hui) 夜景,戴著麵具的演員用刻意僵硬滑稽的肢體(ti) 動作扮作AI。

  在這個(ge) 數據和字節滾動的環境裏,樂(le) 隊和扮演五娘的花旦姍姍來遲地登場。可預見地,AI看不懂為(wei) 什麽(me) 花旦眼神迷離地“走四角”,聽不懂忐忑曲唱裏的萬(wan) 千愁緒。於(yu) 是,總是在表演中最寶貴的“停頓”時刻,在旦角表演氣息轉換的片刻,在本該任由觀眾(zhong) 沉浸繼而“出神”的那些“戲點”,四周密布的屏上出現讓觀眾(zhong) 不得不注意的大段文字解說,關(guan) 於(yu) 《陳三五娘》的故事,關(guan) 於(yu) 《大悶》的表演要義(yi) 。

  這樣的《大悶》和“五娘”是熟悉的陌生人。年輕演員在戲台上的一招一式,她撩放床帳、脫鞋穿鞋、對鏡自憐,都是梨園戲的舊模樣。但是抬頭看到四方屏,持續被賽博數據庫“解析”著的這場表演,又是陌生的。這樣的表演進入賽博的文化場,被視為(wei) 異物,而鋪天蓋地的數據、字節和無處不在的屏,也讓這本該自成一體(ti) 的表演從(cong) 內(nei) 部分裂了。

  《大悶·賽博朋克》《平行時空·陳三五娘》所觸及的矛盾,不在於(yu) 梨園戲本體(ti) ,而是裸露了梨園戲以及更廣義(yi) 的傳(chuan) 統戲曲在此時此刻的“處境”,它們(men) 有可能溝通並承載現代生活的經驗嗎?還是,它們(men) 隻能是一張雜湊的拚貼圖上的一個(ge) 組件?(柳青)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