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以數字化提升金融服務質效

發布時間:2023-12-26 15:17: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孫豔梅(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應用金融係主任)

  前不久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yang) 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這為(wei) 新時代新征程加快建設金融強國、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明確了目標任務。銀行業(ye) 作為(wei) 金融業(ye) 主體(ti) ,應積極將傳(chuan) 統金融業(ye) 務與(yu) 新興(xing) 科技手段有機融合,深入推進數字化轉型,下好發展數字金融的先手棋,推動金融服務提質增效。

  銀行數字化轉型是指商業(ye) 銀行依托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雲(yun) 計算、虛擬現實等數字科技,將客戶服務由線下網點遷移、模擬至線上數字界麵,用數字化手段替代傳(chuan) 統經營管理手段,進行業(ye) 務數字化重塑的過程。

  銀行數字化轉型能夠為(wei) 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有利於(yu) 深化科技應用、緩解融資約束、提升創新效率,助力創新發展;有利於(yu) 彌合不同地域、不同群體(ti) 間的數字鴻溝,打破信息壁壘、下沉服務重心、強化資源配置,助力協調發展;有利於(yu) 降低線下業(ye) 務的交通、紙張等成本消耗,助力綠色發展;有利於(yu) 完善組織架構、提升管理效率,增強參與(yu) 國際競爭(zheng) 的能力,助力開放發展;有利於(yu) 構建生態場景、形成產(chan) 業(ye) 聯盟、擴大參與(yu) 主體(ti) ,助力共享發展。借助數字化轉型,銀行業(ye) 還可精準識別客戶需求,提供定製化服務,為(wei) 更好服務實體(ti) 經濟和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有力支撐。

  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指出,“金融要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並強調“有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這就從(cong) 促發展與(yu) 防風險的角度為(wei) 銀行數字化轉型指明了方向,具體(ti) 可分為(wei) 五個(ge) 方麵。一是整合數據資源。商業(ye) 銀行可以將海量數據轉化為(wei) 能夠被記錄、存儲(chu) 、追蹤和使用的信息流,深度融入住房、交通、教育、醫療、養(yang) 老等生態場景,主動感知公眾(zhong) 的金融需求,延伸服務觸角。二是搭建平台場景。強化平台經營不是簡單地把線下產(chan) 品搬到線上,而是要通過平台實現對客戶服務、產(chan) 品定價(jia) 、渠道銷售、運營模式的再造與(yu) 重構,讓客戶感受到全方位服務。重點通過構建開放共享平台,打造全場景、全方位、智能化生態體(ti) 係,與(yu) 政府機構、互聯網平台、生活服務類企業(ye) 開展廣泛、深入的跨界合作,構建開放、共贏的金融新生態。三是服務實體(ti) 經濟。借助數字技術與(yu) 數據要素的力量,構建多維度、全景式的授信模式,為(wei) 企業(ye) 提供綜合化金融服務和專(zhuan) 業(ye) 化解決(jue) 方案,幫助實體(ti) 經濟提升資金使用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管控運行風險,引導更多資源要素投向實體(ti) 經濟的重點領域。四是參與(yu) 社會(hui) 治理。商業(ye) 銀行可發揮自身的數據優(you) 勢、科技優(you) 勢和資金優(you) 勢,與(yu) 政府和社會(hui) 各界共享資源,共同推動“智慧政務”“智慧城市”等建設,幫助有關(guan) 部門降低管理成本、提升治理效率,疏通政策堵點、破解治理痛點和解決(jue) 管理難點。五是化解金融風險。通過利用大數據資源及金融科技手段,可以深度挖掘信貸需求行業(ye) 及群體(ti) 的行為(wei) 特征、發現風險隱患,在流程設計中預判預控風險,尤其是避免金融資源向部分行業(ye) 或企業(ye) 過量聚積,及時防範化解係統性金融風險。

  當前,全球範圍內(nei) 的銀行數字化轉型已成趨勢,我國銀行業(ye) 必須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明確具體(ti) 路徑。一要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ti) 謀劃。持續推動數字化經營常態化運行,服務國家發展戰略,並將數字化轉型作為(wei) 自身發展的重要方向,持續加大對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發展和傳(chuan) 統行業(ye) 轉型的支持力度。運用係統思維處理好當前與(yu) 未來、局部與(yu) 整體(ti) 的關(guan) 係,統籌發展和安全,確保數字化轉型行穩致遠。二要拓展數字化應用場景。努力挖掘有充足客流、可建立智能連接、可形成數據閉環和可實現價(jia) 值轉化的場景,將客戶需求和金融產(chan) 品精準匹配、緊密融合。充分利用大數據等科技手段,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三要持續優(you) 化數字金融服務。緊密追蹤前沿科技,依托數字科技手段提升金融服務能力和水平。統籌線上線下渠道資源,實現信息全渠道采集和共享,結合數字化手段挖掘新的金融需求,努力提升金融服務的深度、廣度、速度與(yu) 溫度。四要促進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大力支持傳(chuan) 統行業(ye) 轉型升級,為(wei) 其提供兼具信貸支持與(yu) 科技賦能的新服務。大力支持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在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5G場景應用、芯片設計與(yu) 製造等產(chan) 業(ye) 投放更多金融資源,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協同推進數字產(chan) 業(ye) 化和產(chan) 業(ye) 數字化,發揮銀行資源整合功能,助力科技成果轉化。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