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夯實建設金融強國的安全基礎

發布時間:2023-12-26 15:17: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李建軍(jun) (北京市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

  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辟概括新時代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其中一個(ge) 重要方麵就是“必須堅持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以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發展和安全要動態平衡、相得益彰”。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維護金融安全,是關(guan) 係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局的一件帶有戰略性、根本性的大事。

  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強調,“要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全麵加強金融監管,完善金融體(ti) 製,優(you) 化金融服務,防範化解風險”。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在對紮實做好經濟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時提出,“要統籌化解房地產(chan) 、地方債(zhai) 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嚴(yan) 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堅決(jue) 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風險的底線”。金融監管的加強與(yu) 金融風險的防範化解,對於(yu) 維護金融安全具有重要意義(yi) 。當今世界正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關(guan) 鍵時期,維護金融安全尤為(wei) 重要。必須以全麵加強監管、防範化解風險為(wei) 重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發展和安全,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因此,厘清通過維護金融安全來推進金融強國建設的內(nei) 在邏輯,兼具理論與(yu) 現實意義(yi) 。

  維護金融安全是建設金融強國的重要保障

  金融安全是指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在受到國內(nei) 外各方麵衝(chong) 擊的情況下,金融體(ti) 係及有關(guan) 經濟主體(ti) 仍能保持平穩運行的一種狀態。金融安全不僅(jin) 包含金融體(ti) 係整體(ti) 運行的安全,而且也包含了金融機構與(yu) 金融市場等各領域的安全。金融安全不意味著沒有金融風險,而是金融風險分散或可控。與(yu) 金融穩定與(yu) 金融韌性等概念相比,金融安全更能體(ti) 現維護國家金融主權和國家安全的內(nei) 涵。在當前地緣政治衝(chong) 突加劇和大國博弈加速升級的情況下,金融安全直接關(guan) 係到金融主權。總的來說,維護金融安全是保證金融體(ti) 係健康發展、維護國家金融主權和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重要基石。

  在建設金融強國的過程中,金融安全可以起到重要的基礎性和保障性作用。隻有在保障金融安全的前提下,金融體(ti) 係才能夠更好地服務實體(ti) 經濟。若重點領域發生較大的金融風險,則必定會(hui) 影響到國家金融安全,影響到整個(ge) 金融體(ti) 係的健康發展,進而對金融強國建設產(chan) 生不利影響。金融安全是靠金融監管和金融風險的防範化解來實現的。因此,維護金融安全進而推動金融強國建設的邏輯在於(yu) :通過加強金融監管、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使金融體(ti) 係能夠維持在一種安全的狀態,從(cong) 而推動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ti) 經濟,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金融強國。

  我國金融體(ti) 係運行狀況總體(ti) 處於(yu) 安全區間

  金融安全可以從(cong) 金融體(ti) 係各維度的運行情況與(yu) 金融重點領域的突出風險點兩(liang) 個(ge) 方麵來分析。

  在金融體(ti) 係運行方麵,主要從(cong) 社會(hui) 融資規模同比增速與(yu) 廣義(yi) 貨幣供應量同比增速來看,金融體(ti) 係整體(ti) 運行比較穩定,並未出現較大波動。

  在金融機構運行方麵,主要從(cong) 商業(ye) 銀行的情況來看,盡管需求不足對盈利性產(chan) 生一定影響,但仍然保持了較高的流動性和安全性水平。雖然部分中小金融機構存在風險,但總體(ti) 上處於(yu) 安全區間。

  在金融市場運行方麵,主要從(cong) 股票市場、債(zhai) 券市場和外匯市場來分析。相比於(yu) 同期世界範圍內(nei) 其他主要股票市場,我國股票市場總體(ti) 上沒有出現劇烈的波動;違約債(zhai) 券的數量和金額並未出現大的變化;人民幣指數的波動幅度屬於(yu) 正常範圍。總體(ti) 來看,金融市場作為(wei) 實體(ti) 經濟的晴雨表,在國內(nei) 外各類因素的影響下表現出一定程度的波動,但總體(ti) 上仍處於(yu) 安全區間。

  金融重點領域突出風險點包括以下方麵。一是中小金融機構風險。雖然中小金融機構對於(yu) 係統性風險的影響有限,但其社會(hui) 影響較大,仍需警惕並審慎處置出現問題的中小金融機構,防止其對金融安全產(chan) 生負麵影響。二是地方政府債(zhai) 務風險。受債(zhai) 務集中到期和隱性債(zhai) 務等多重因素影響,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zhai) 務風險已成為(wei) 關(guan) 係金融安全的重要問題。三是房地產(chan) 市場風險。過去部分房地產(chan) 企業(ye) 長期依賴高負債(zhai) 、高杠杆、高周轉的發展模式,如何化解房地產(chan) 市場風險對於(yu) 維護金融安全來說至關(guan) 重要。四是外部金融風險。美聯儲(chu) 自2022年以來的激進加息引發世界範圍內(nei) 其他國家本幣貶值、資本外流、債(zhai) 務風險、輸入性通脹加劇等問題。從(cong) 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的角度來看,原油價(jia) 格近年來的波動既反映了世界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也會(hui) 將風險傳(chuan) 遞到世界各國,我國大宗商品市場也受到一定的衝(chong) 擊。可見,當前國際金融風險狀況不容樂(le) 觀,所產(chan) 生的溢出效應會(hui) 對我國金融安全產(chan) 生影響。

  綜上來看,我國金融體(ti) 係當前的運行狀況總體(ti) 處於(yu) 安全區間內(nei) ,但仍然存在一些內(nei) 部及外部風險點,必須更好地防範化解,使金融安全得到更有效保障,進一步支持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

  從(cong) 雙重維度為(wei) 夯實金融安全基礎提供保障

  金融強國建設並非一日之功,要求在促進金融體(ti) 係健康運行的過程中更好維護金融安全,特別是在金融強國建設的過程中構建完善的金融風險防範體(ti) 係。當前,亟需為(wei) 夯實金融安全基礎提供有力保障。基於(yu) 金融安全的內(nei) 涵和我國金融安全的現狀,可以從(cong) “常態化金融體(ti) 係能力建設”與(yu) “專(zhuan) 門化金融安全維護機製”雙重維度著力。

  加強常態化金融體(ti) 係能力建設。其一,堅持金融為(wei) 實體(ti) 經濟服務,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一國金融安全與(yu) 自身的金融體(ti) 係發展水平息息相關(guan) 。金融體(ti) 係發展越完善、其抵禦風險的能力和韌性也就越強。深化金融改革要堅持服務實體(ti) 經濟的導向,著力解決(jue) 金融脫實向虛的問題,引導資金投向實體(ti) 經濟。其二,統籌發展和安全,穩步擴大開放。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著力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確保國家金融和經濟安全”。堅持統籌金融開放和安全,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穩步擴大金融領域製度型開放,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和長期資本來華展業(ye) 興(xing) 業(ye) 。其三,強化金融監管,完善金融法治。努力構建係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高效的金融監管體(ti) 係,建立和完善激勵與(yu) 約束兼容的機製,在加強金融法治建設的基礎上維護金融體(ti) 係安全穩定。

  構建專(zhuan) 門化金融安全維護機製。選取合適的監測指標並對風險進行預警,在風險發生前及時進行防範。明確金融風險處置化解責任,在風險發生後快速協調金融監管部門和有關(guan) 機構在權責明確的情況下及時處置風險。通過構建專(zhuan) 門的金融安全監測及風險預警與(yu) 處置機製,能夠保證金融體(ti) 係偏離安全狀態時可以快速“修複”,在總體(ti) 上保證金融安全,從(cong) 而助力金融強國建設。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