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安全生產法執法檢查報告顯示 我國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向好

發布時間:2023-12-27 18:15:00來源: 人民日報

  12月26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七次會(hui) 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副委員長鄭建邦作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執法檢查組關(guan) 於(yu) 檢查安全生產(chan) 法實施情況的報告。

  報告顯示,安全生產(chan) 法總體(ti) 得到有效實施,法律規定的主要安全生產(chan) 製度逐步建立、完善,相關(guan) 主體(ti) 的安全生產(chan) 責任更加強化,全社會(hui) 安全生產(chan) 意識日益增強,防止和減少生產(chan) 安全事故的目標基本實現。

  報告介紹了安全生產(chan) 法實施取得積極成效:一是安全生產(chan) 形勢總體(ti) 穩定向好。近5年(2018—2022年)全國生產(chan) 安全事故總量和死亡人數比之前5年分別下降80.8%、51.4%,年均重特大事故起數從(cong) 37.6起減少到16.2起,下降56.9%。二是安全生產(chan) 法配套規範體(ti) 係更加健全。截至今年11月底,各行業(ye) 領域發布48個(ge) 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個(ge) 省份及時修改地方安全生產(chan) 條例。三是安全生產(chan) 監管水平顯著提高。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實施安全生產(chan) 法,嚴(yan) 格規範監管執法,加強監管執法能力建設,不斷提高依法治安水平。四是安全生產(chan) 保障能力明顯提升。各級政府每年將安全生產(chan) 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加強安全生產(chan) 基礎設施和監管能力建設。有關(guan) 部門督促企業(ye) 嚴(yan) 格安全生產(chan) 費用提取管理使用,加強技術設施設備改造。

  盡管全國安全生產(chan) 形勢總體(ti) 穩定向好,但執法檢查發現,重點行業(ye) 、重點領域安全生產(chan) 形勢依然嚴(yan) 峻複雜,安全生產(chan) 法規定的重要製度在部分地區、部分企業(ye) 落實不力。安全生產(chan) 工作距離法律要求,距離改革發展目標和人民期待還有差距。報告指出了法律實施存在的主要問題為(wei) :內(nei) 生動力不足,生產(chan) 經營單位主體(ti) 責任虛化;精準監管尚未破題,監管成效有待提升;監督保障製度效果不彰,影響社會(hui) 共治深入推進;理解適用不統一,減損法律實施效果。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對統籌發展和安全作出戰略部署,提出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執法檢查報告強調,做好安全生產(chan) 工作,要深刻理解發展和安全的辯證關(guan) 係,科學把握“統籌”的要義(yi)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預防為(wei) 主、源頭預防,堅持係統觀念、綜合治理,堅持深化改革、強化法治,聚力依法治安、管理強安、改革促安、科技興(xing) 安,全麵貫徹實施安全生產(chan) 法,推進安全生產(chan) 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對此,報告提出了進一步推動安全生產(chan) 法實施的意見和建議:

  係統構建全覆蓋責任體(ti) 係,壓實各方安全生產(chan) 責任。嚴(yan) 格落實各級黨(dang) 政領導幹部安全生產(chan) 責任,厘清部門監管責任,進一步建立完善部門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進一步督促、指導生產(chan) 經營單位嚴(yan) 格落實主體(ti) 責任,建立健全以全員安全生產(chan) 責任製為(wei) 核心的安全生產(chan) 管理製度。

  統籌發揮政府、社會(hui) 、市場作用,夯實安全生產(chan) 基礎。加強源頭治理,強化科技支撐,健全社會(hui) 化服務製度,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

  協同推進法治與(yu) 改革,提升安全生產(chan) 治理水平。持續深化安全生產(chan) 執法改革,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安全生產(chan) 工作,進一步健全安全生產(chan) 法律規範體(ti) 係,增強安全生產(chan) 法律製度體(ti) 係的係統性、協同性。

  整體(ti) 推動應急救援體(ti) 係建設,強化應急救援能力。抓好隊伍培養(yang) 管理,加強部門之間聯防聯動,推動應急救援社會(hui) 化發展,搭建政府、社會(hui) 、企業(ye) 緊密協作的高效平台,引導社會(hui) 力量有序參與(yu) 應急救援。

  充分激發多元主體(ti) 參與(yu) ,築牢安全生產(chan) 人民防線。進一步強化企業(ye) 工會(hui) 組織在安全生產(chan) 監督中的作用,鼓勵社會(hui) 各界、群眾(zhong) 團體(ti) 等對重大隱患實施監督。注重發揮行業(ye) 協會(hui) 的作用,強化行業(ye) 自警自律、共治共享。建立常態化安全生產(chan) 普法教育製度,深化法治宣傳(chuan) ,及時釋疑解惑,在全社會(hui) 牢固樹立“安全沒有旁觀者,全員都是監督員”的觀念。深入實施全民安全素質提升工程,不斷築牢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的社會(hui) 基礎。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