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互聯網基礎資源樞紐作用凸顯

發布時間:2023-12-28 11:27:00來源: 經濟日報

  互聯網基礎資源是指域名、IP地址、AS(自治係統)號碼及其所構建的域名係統、路由等互聯網架構體(ti) 係與(yu) 協議。在保障網絡互聯互通、高可擴展以及支撐各類創新應用方麵發揮了關(guan) 鍵作用。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份,我國“CN”域名數近2000萬(wan) 個(ge) ,網站數約為(wei) 383萬(wan) 個(ge) ,上網用戶數10.79億(yi) ;IPv6用戶超7億(yi) ,規模居全球第一位。“互聯網行業(ye) 加快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動能,互聯網基礎資源的樞紐和基石作用更為(wei) 凸顯。”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lan) 說。

  網絡基礎資源快速發展離不開服務保障體(ti) 係的逐漸完善。“作為(wei) 國家頂級域名服務平台,我們(men) 構建了‘兩(liang) 地三中心+全球服務節點’的服務型分布式架構,實現了單機到分布式、實體(ti) 到雲(yun) 端、大容量到輕量化的敏捷部署。完成了對國內(nei) 主流運營商、互聯網骨幹直聯點及全球的廣泛覆蓋,平台服務可用性連續9年達到100%。”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主任劉鬱林介紹,在保障網絡安全方麵,國內(nei) 多家科研機構和廠商自主研發DNS(域名係統)產(chan) 品,其在功能、性能、安全性等方麵表現優(you) 異。

  此外,國家互聯網基礎資源大數據平台基於(yu) 38個(ge) 大類、74個(ge) 小類的監測項指標,對所有頂級域和超過百萬(wan) 台DNS服務器進行實時監測,為(wei) 研究分析我國和全球互聯網運行狀況與(yu) 安全發展態勢提供重要支撐。國家IPv6監測平台為(wei) 企業(ye) 和政府提供用戶、流量、網絡、應用等各方麵的數據監測與(yu) 分析。

  當前,新型工業(ye) 化建設穩步推進,車聯網、移動物聯網等新業(ye) 務對網絡連續性、低時延提出更高要求,互聯網基礎資源服務需強化各類網絡場景下的泛在移動能力。同時,為(wei) 更好支撐用戶和網絡的雙向匹配,需要實現網絡、計算、存儲(chu) 多維資源一體(ti) 化智能調度。

  “隨著新型工業(ye) 化融入更多新業(ye) 態,數據泄露、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DDoS)、網絡釣魚等網絡安全風險更加嚴(yan) 峻,從(cong) 互聯網基礎資源層麵構建可自愈、抗攻擊的服務體(ti) 係對網絡穩定運行至關(guan) 重要。”劉鬱林表示,針對上述挑戰,一方麵要持續提升互聯網基礎資源的公共服務能力,圍繞域名注冊(ce) 、解析、查詢服務等需求,加強國家域名核心係統統籌規劃,持續提升服務性能和水平,夯實公共服務根基。另一方麵,麵向5G、工業(ye) 互聯網、物聯網提升域名等標識技術高效化、安全化、智能化水平,實現更多維度的精準調度技術,有效應對泛在互聯場景下海量設備與(yu) 業(ye) 務的交互需求;要深入開展“IPv6+”技術研究,支撐網絡全麵升級,滿足工業(ye) 應用場景對互聯網大帶寬、廣連接、安全化自動化、低時延等需求。

  徐曉蘭(lan) 提出,要大力開展新型網絡標識、網絡尋址解析等互聯網基礎資源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加快下一代互聯網、通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提升我國數字產(chan) 業(ye) 的自主創新能力。

  劉鬱林同樣認為(wei) ,要高度關(guan) 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互聯網基礎資源領域的創新應用,在新賽道實現新突破。同時,應積極推動互聯網基礎技術標準研製,聚焦DNS、IPv6等擴展技術,提升我國在互聯網核心技術領域的競爭(zheng) 力。(記者 李芃達)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