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深刻認識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和重要啟示

發布時間:2023-12-28 11:26:00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中央黨(dang) 史和文獻研究院第四研究部

  核心閱讀

  改革開放45年來,我們(men) 黨(dang) 立足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yu) 時俱進、求真務實,推動我國邁上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的新征程。總結和梳理改革開放取得的偉(wei) 大成就、帶來的深刻啟示,對於(yu) 新征程上全麵深化改革開放、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yi) 。

  1978年,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大幕。2013年,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開啟了全麵深化改革、係統整體(ti) 設計推進改革的新時代,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全新局麵。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必須堅持依靠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nei) 生動力”。總結和梳理改革開放45年來取得的偉(wei) 大成就、帶來的深刻啟示,對於(yu) 新征程上全麵深化改革開放、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yi) 。

  改革開放取得舉(ju) 世矚目的偉(wei) 大成就

  改革開放45年來,我們(men) 黨(dang) 立足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yu) 時俱進、求真務實,推動我國邁上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的新征程。

  經濟實力實現曆史性躍升。生產(chan) 力是推動社會(hui) 進步最活躍、最革命的要素。我們(men) 黨(dang) 在改革開放中促進生產(chan) 關(guan) 係和生產(chan) 力、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相適應,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hui) 生產(chan) 力。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科學把握發展大勢,提出並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我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從(cong) 改革開放之初的3679億(yi) 元增長到2022年的121.02萬(wan) 億(yi) 元,穩居世界第二位;打贏了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曆史性地解決(jue) 了絕對貧困問題,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如期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建立起世界最完整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製造業(ye) 規模連續10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推進,一些關(guan) 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躋身創新型國家行列;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不斷提高,14億(yi) 多人的糧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形成了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我國經濟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wei) 安全的發展之路。

  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製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全麵推進。堅持正確的政治發展道路,是關(guan) 係根本、關(guan) 係全局的重大問題。改革開放後,我們(men) 黨(dang) 堅定不移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法治建設,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政治發展道路,不斷健全各項民主政治製度。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立足新的曆史方位,深刻把握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發生的新變化,全麵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廣泛開展社會(hui) 主義(yi) 協商民主,人民當家作主更為(wei) 紮實,基層民主活力增強,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不斷鞏固和發展,人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ye) ,管理社會(hui) 事務。全麵深化黨(dang) 和國家機構改革,黨(dang) 和國家機構職能實現係統性、整體(ti) 性重構。深入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國家建設,全麵依法治國總體(ti) 格局基本形成,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體(ti) 係加快建設,司法體(ti) 製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保障更為(wei) 堅實,法治中國建設開創新局麵。

  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不斷提升。文化是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的靈魂。改革開放後,我們(men) 黨(dang) 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liang) 手抓、兩(liang) 手都要硬”,探索並加強社會(hui) 主義(yi) 精神文明建設。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發展道路,確立和堅持馬克思主義(yi) 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製度,積極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廣泛傳(chuan) 播,網絡生態持續向好,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加快完善文化管理體(ti) 製和生產(chan) 經營機製,建立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和文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文化事業(ye) 和文化產(chan) 業(ye) 日益繁榮,人民群眾(zhong) 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不斷提升。

  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我們(men) 黨(dang) 是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黨(dang)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改革開放後,我們(men) 黨(dang)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不斷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把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作為(wei) 我們(men) 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收入分配、就業(ye) 、教育、社會(hui) 保障、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等方麵推出一係列重大舉(ju) 措,著力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居民收入持續增加,全國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從(cong) 1978年的171元增加到2022年的36883元;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8.2歲,主要健康指標居於(yu) 中高收入國家前列;就業(ye) 創業(ye) 體(ti) 製機製不斷健全,在14億(yi) 多人口的大國實現了比較充分的就業(ye) ;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ti) 係、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醫療衛生體(ti) 係,不斷提升社會(hui) 治理社會(hui) 化、法治化、智能化、專(zhuan) 業(ye) 化水平,續寫(xie) 了社會(hui) 長期穩定奇跡。

  生態文明建設發生了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生態文明建設是關(guan) 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改革開放後,我們(men) 黨(dang) 日益重視生態環境保護。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從(cong) 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我們(men) 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汙染防治攻堅向縱深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邁出堅實步伐。2022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比例提升到86.5%,地表水水質優(you) 良斷麵比例達到87.9%,我們(men) 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退耕還林還草工程有效改善了生態狀況,成為(wei)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我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深度參與(yu) 全球環境治理,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為(wei) 世界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改革開放帶來彌足珍貴的重要啟示

  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緊密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深刻認識和把握改革開放帶來的深刻啟示,更好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

  堅持黨(dang) 的集中統一領導。改革開放45年來,正是因為(wei) 始終堅持黨(dang) 的集中統一領導,我們(men) 才能凝聚起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的意誌和力量,形成推動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強大動力;才能保證改革開放始終沿著正確道路前進、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才能成功應對一係列風險挑戰,創造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hui) 長期穩定奇跡。新征程上,必須進一步加強黨(dang) 對改革開放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提高黨(dang) 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完善黨(dang) 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不斷提高黨(dang) 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確保全麵深化改革開放行穩致遠。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我們(men) 推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讓國家變得更加富強、讓社會(hui) 變得更加公平正義(yi) 、讓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改革開放的實踐充分證明:為(wei) 了人民而發展,發展才有意義(yi) ;依靠人民而發展,發展才有動力。新征程上,必須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改革開放事業(ye) 深深紮根於(yu) 人民群眾(zhong) 之中,堅持人民至上,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願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凝聚億(yi) 萬(wan) 人民團結奮進的磅礴力量。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道路問題是關(guan) 係黨(dang) 的事業(ye) 興(xing) 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們(men) 黨(dang) 帶領人民在不斷探索中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改革開放的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引領時代發展的康莊大道,中國式現代化是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唯一正確道路。新征程上,我們(men) 必須堅定道不變、誌不改的信念和決(jue) 心,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wei) 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統籌推進“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協調推進“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努力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

  不斷譜寫(xie) 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一個(ge) 民族要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刻不能沒有思想指引。馬克思主義(yi) 及其在中國的發展,為(wei) 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發展提供了既一脈相承又與(yu) 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指導。改革開放的實踐充分證明,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為(wei) 什麽(me) 能,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為(wei) 什麽(me) 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yi) 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yi) 行。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不斷譜寫(xie) 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yi) 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

  把我國製度優(you) 勢更好轉化為(wei) 國家治理效能。製度是關(guan) 係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問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和國家治理體(ti) 係是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製度和治理體(ti) 係。改革開放的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you) 越性,能夠持續推動擁有14億(yi) 多人口的大國進步和發展。新征程上,我們(men) 必須堅定製度自信,與(yu) 時俱進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和國家治理體(ti) 係,不斷把我國製度優(you) 勢更好轉化為(wei) 國家治理效能,為(wei) 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提供堅強有力的製度保障。

  為(wei) 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注入強大精神力量。文化關(guan) 乎國本、國運。改革開放的實踐充分證明,沒有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發展道路。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圍繞在新的曆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新的文化使命,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充分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不斷鞏固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為(wei) 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執筆:崔友平 彭萍萍 王 瑾)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