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千年古窯續薪火:紅綠彩瓷 芳華再現

發布時間:2023-12-28 11:2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長治12月15日電 (高瑞峰)“研究陶瓷是一件讓人上癮的事情,時間長了你會(hui) 發現陶瓷自有靈魂。”山西長治,八義(yi) 窯紅綠彩陶瓷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亞(ya) 敏說,從(cong) 對陶瓷不感興(xing) 趣,到如今,接觸愈久,便愈沉迷其中。

  紅綠彩瓷,誕生於(yu) 宋,繁榮於(yu) 金,其將釉上彩與(yu) 釉下彩結合,開創二次燒成工藝,有“宋金紅綠彩”美稱。迄今,據考證,紅綠彩瓷古窯址主要分布於(yu) 河北、山西、河南、山東(dong) 等地,尤以山西長治八義(yi) 窯規模最大、時間最早、成就最高。

  八義(yi) 窯位於(yu) 山西省長治市上黨(dang) 區八義(yi) 鎮,20世紀50年代和90年代,此間發掘瓷窯遺址逾百座,發現大量宋(金)、元時期“紅綠彩”瓷片標本。

  紅綠彩瓷的誕生,央視《國寶檔案》稱之為(wei) “中國陶瓷史上第一抹彩虹”,將中國乃至世界的瓷器帶向了一個(ge) 五彩繽紛的世界。近日,第十八屆全國網絡媒體(ti) 山西行采訪團實地探訪八義(yi) 窯,於(yu) “紅綠彩”博物館、製作工坊,一睹紅綠彩瓷的瑰麗(li) 風華。

  走進“紅綠彩”博物館,一行人在一件件展品前競逐而觀,不時發出訝異、讚歎之聲。古瓷展品紋飾鮮明、彩料講究,一件“白釉紅綠彩宮廷仕女盤”展品上侍女、貴婦的服飾,引來女性圍觀;新瓷展品色澤鮮豔、工藝精湛,“花開富貴”等精品受到瓷器愛好者的追捧。

  《山西省博物館館藏文物精華》介紹:“八義(yi) 窯燒製的紅綠彩瓷,是磁州窯係中的名貴品種,為(wei) 後世的彩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明代萬(wan) 曆版《潞安府誌》記載,潞安城西南“八義(yi) 門”附近,有八義(yi) 瓷器銷售市場。

  20世紀80年代,八義(yi) 窯停產(chan) 歇業(ye) ;2012年,當地啟動紅綠彩瓷器生產(chan) 項目,八義(yi) 窯薪火再續。經多年努力,一次次試驗配方,一次次尋訪失散的民間工匠……經多年努力,紅綠彩瓷工藝恢複。2021年,“八義(yi) 窯紅綠彩瓷燒製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

  重燃薪火的八義(yi) 窯,產(chan) 品已達150多個(ge) 品種200餘(yu) 萬(wan) 餘(yu) 件,並建起八義(yi) 窯主題公園、傳(chuan) 統瓷窯作坊和現代瓷器生產(chan) 區等,將文化旅遊、生態觀光、休閑養(yang) 生等與(yu) 紅綠彩瓷生產(chan) 相結合,打造陶瓷文化專(zhuan) 業(ye) 小鎮。

  八義(yi) 窯承載著紅綠彩瓷的千年曆史,近年來,當地與(yu) 省內(nei) 外多所院校、科研機構合作,聯合開展紅綠彩瓷的原料研發、色料配比、產(chan) 品設計等。“目前,正在加強與(yu) 中國藝術研究院、清華美院、中央美院、景德鎮陶瓷大學等院校的合作。”李亞(ya) 敏介紹。(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