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經濟一線觀察丨“花式跨年”亮點多 開年消費暖意濃
新華社北京1月2日電 《經濟參考報》1月2日刊發文章《開年經濟一線觀察丨“花式跨年”亮點多 開年消費暖意濃》。文章稱,全國各地元旦跨年活動精彩紛呈,休閑娛樂(le) 迎來新年第一波消費熱潮,商業(ye) 街人流如織帶火餐飲零售市場……《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多地采訪看到,2024年元旦假期,消費市場呈現濃濃暖意。“花式跨年”之下,文旅、零售、娛樂(le) 等領域亮點頻現,生活服務業(ye) 持續升溫。業(ye) 界分析認為(wei) ,透過這些新亮點、新趨勢,看到了消費市場增長的向上態勢。
作為(wei) 2024年旅遊消費的開端,元旦假期多地熱門旅遊城市推出了豐(feng) 富的跨年活動,帶動周邊旅遊消費火熱開局。“今年跟朋友們(men) 在上海外灘跨年,感覺特別有意思,順便還去上海迪士尼新開的主題園區打了卡。”在蘇州上班的小雨告訴記者,現場大家一起倒數,迎接新的一年,很震撼,也很有儀(yi) 式感。
不僅(jin) 城市景色吸引大量旅客前往,北國特色冰雪風光同樣受到熱捧。在黑龍江漠河,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冬季絢麗(li) 奪目的極光、“冰火兩(liang) 重天”的溫泉等受到遊客歡迎。
“儀(yi) 式感”滿滿的跨年活動成為(wei) 眾(zhong) 多遊客的選擇。旅行與(yu) 美食,是年輕人告別過去一年最常見、最青睞的方式。飛豬數據顯示,元旦假期跨年旅行熱度同比大增近10倍,其中看煙花/燈光秀表演、聽演唱會(hui) 、“逛吃”打卡是最熱門的跨年旅行選擇。
與(yu) 此同時,具有文化特色、文化演出的城市也成為(wei) 火爆跨年目的地。“今天是夢回大唐的一天,穿著漢服穿梭在洛陽城公園和洛邑古城,感覺很棒,燈光秀也特別美!”來自南京的小鄒和朋友來了一場為(wei) 期3天的洛陽跨年旅行。
除國內(nei) 旅遊目的地,一些出境遊目的地推出的簽證便利政策疊加跨年,令出境遊迎來2024年“開門紅”。攜程發布的《2024年元旦跨年旅遊報告》顯示,國內(nei) 跨年旅遊訂單量同比增長168%,出境遊訂單量增長388%,在高端度假酒店、定製遊等旅遊消費方麵,遊客的人均花銷均有不同程度上漲。
熱門旅遊景區跨年活動花樣十足熱度飆升也帶火了商圈。比如,有著“華南第一商圈”之稱的廣州天河路商圈熱鬧非凡。跨年夜,商圈內(nei) 多家影院的部分場次電影票提前售罄,熱門餐廳外排隊等位的顧客從(cong) 下午到淩晨絡繹不絕。其中,正佳廣場推出的全新項目正佳賽博運動空間也在假期正式開業(ye) 迎客,極具賽博朋克未來感的場景、20多種全新運動潮玩,大大豐(feng) 富了遊客的假期體(ti) 驗。
顧客曾先生表示,商場豐(feng) 富的遊樂(le) 項目活動解決(jue) 了一家人元旦假期出行一站式吃喝玩樂(le) 的需求,大人和孩子都覺得非常開心。“商場客流同比2023年元旦假期第一天增長27%,據不完全統計已拉動場內(nei) 消費增長10%。”正佳廣場品牌發展部總監雷婉倩說。
再比如,上海各商圈、商街、商場的美陳造景、燈光表演、音樂(le) 演出等精彩紛呈,帶給廣大消費者更好的購物環境。南京西路、蘇河灣、大寧三大商圈,圍繞“新”字推出“龍”主題元素的布景和裝飾,取得銷售和客流雙豐(feng) 收。靜安大悅城、興(xing) 業(ye) 太古匯、蘇河灣萬(wan) 象天地等重點商場,節日期間銷售額實現2.6億(yi) 元,同比增長17.8%。
據消費市場大數據實驗室(上海)監測顯示,2023年12月29日至31日3天,上海35個(ge) 重點商圈的線下客流總量達到1548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80.0%。
對於(yu) 元旦假期消費市場亮點,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指出,從(cong) 不同維度來看,服務消費持續回暖,旅遊、餐飲、娛樂(le) 等行業(ye) 呈現出良好的增長勢頭;新玩法、新潮流成為(wei) 消費熱點,元宇宙、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新興(xing) 技術逐漸進入消費市場,受到年輕人的追捧;同時,環保、可持續、個(ge) 性化等消費理念也影響著市場潮流,相關(guan) 產(chan) 品和服務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關(guan) 注。
這些也成為(wei) 下一步擴內(nei) 需促消費的著力點。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大力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遊、體(ti) 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
在洪勇看來,隨著政策舉(ju) 措的逐步落地顯效,經濟穩步向好,相信2024年會(hui) 有更多的消費新亮點湧現,為(wei) 消費恢複和擴大提供有力支撐。(記者陳涵暘 李昱佑 王文博 趙紫羽 周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