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村民們的生活越來越紅火”(共建“一帶一路”·故事匯)

發布時間:2024-01-05 15:50:00來源: 人民日報

  從(cong) 柬埔寨首都金邊出發,沿著3號公路一路南下,大約1小時後,汽車拐上一條鄉(xiang) 村公路,兩(liang) 側(ce) 是一眼望不到邊的農(nong) 田。行駛約20分鍾後,茶膠省巴提縣達弄村出現在公路盡頭。

  穿過一幢幢高腳屋,經過一排太陽能路燈,汽車停到村長邦桑穆迪家的院子前。“自從(cong) 通了水泥路,從(cong) 金邊來村裏方便多了。”邦桑穆迪高興(xing) 地迎接記者到來。

  邦桑穆迪的家是當地典型民居高腳屋:上層用於(yu) 居住,有木製台階直通屋門;下層以水泥樁作屋腳,用於(yu) 乘涼和做飯等。正值下午,村子裏十分安靜,隻有一些老人和孩童。邦桑穆迪說:“一些村民在田地裏幹活,年輕人大多出去讀書(shu) 或在附近的工廠打工。”

  曾經的達弄村就像一個(ge) 被農(nong) 田包圍的孤島,從(cong) 縣城到這裏需要穿過10公裏的田間土路。若是碰上下雨天,村民們(men) 出行很辛苦,上學和打工都會(hui) 受影響。2021年1月,由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hui) 出資1000萬(wan) 元人民幣、為(wei) 期3年的中柬友好扶貧示範村項目正式啟動。

  “項目啟動後第一項工作,就是幫助修建連接村子和3號公路的鄉(xiang) 村道路。”邦桑穆迪說,村裏的土路全部修成了柏油路,這讓達弄村成了巴提縣168個(ge) 村莊裏唯一一個(ge) 柏油路能通到每家每戶的村莊,“路修好了,下雨天出門再也不愁了。”

  和大多數村民家一樣,邦桑穆迪家的院子裏也擺放了幾口大水缸。以前,該村的生活生產(chan) 用水主要靠井水和雨水,水缸不可或缺。“水井的水質不好,很鹹,喝水還得靠買(mai) 從(cong) 外麵運來的水。”邦桑穆迪說。

  “村裏人均年收入約200美元,而1噸水就要4美元,一家算下來買(mai) 水要花不少錢。”負責協調示範村項目的巴提縣副縣長克速蓬說,通過柬中友好扶貧示範村項目,村裏興(xing) 建了蓄水池,成立了自來水管理委員會(hui) ,為(wei) 全村100多戶家庭接上了自來水水管。

  記者和克速蓬一起,沿著田埂來到距村子不遠的蓄水池。這個(ge) 長60米、寬60米、深8米的蓄水池主要用於(yu) 收集和儲(chu) 存雨水。水池旁邊有一座小型水廠,用於(yu) 過濾和淨化從(cong) 蓄水池抽上來的水。

  自2022年10月水廠投入使用以來,村民孫頌托一直義(yi) 務負責水廠的看管和運營。“現在水龍頭一擰開,就可以用上幹淨的水,生活方便多了。”他說。

  黃昏時分,村裏的68個(ge) 太陽能路燈自動亮起。在工廠上班的年輕人騎著摩托車陸續回到村裏,孩子們(men) 在路燈下玩耍嬉戲,村口阿慧開的小賣部也熱鬧起來。

  今年20歲的阿慧曾經在附近中國人投資的工廠裏打工。“現在村子發展起來,有了路燈晚上也更安全,我就辭職在村裏開個(ge) 小賣部。”她說。

  “通了路和自來水,安裝了太陽能路燈,村民們(men) 外出打工、做小生意的越來越多。”中柬友好扶貧示範村項目的協調及執行方——柬埔寨民間社會(hui) 組織聯盟論壇項目計劃部主任謝莫尼勒告訴記者,有的村民還在當地批發蔬菜後運到金邊銷售。

  “以前,達弄村在全鄉(xiang) 8個(ge) 村裏經濟排名倒數第一,如今在示範村項目的幫扶下,村子排名已經上升到前四了。”克速蓬說,柬中友好扶貧示範村項目還計劃改善達弄村的教育和醫療條件,發展養(yang) 殖、畜牧業(ye) ,開展技能培訓等,“在柬中雙方共同努力下,村民們(men) 的生活越來越紅火”。本報記者 俞懿春 劉 慧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