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屆中國文化產業新年論壇展望新起點
中新網北京1月7日電 (記者 應妮)第二十一屆中國文化產(chan) 業(ye) 新年論壇1月6日至7日在京舉(ju) 行。論壇以“新起點:文化強國與(yu)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為(wei) 主題,包括主論壇、主題論壇、創意管理峰會(hui) 、智庫對話、青年學者研討會(hui) 等主題活動。
北京大學黨(dang) 委常委、副校長方方教授提出,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高等院校工作者和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者的曆史使命和責任擔當。北京大學文化產(chan) 業(ye) 研究院是由文化和旅遊部授予的“文化和旅遊研究基地”,過去的一年裏,文化產(chan) 業(ye) 研究院積極推動組建中華美學基因庫與(yu) 人工智能與(yu) 文化創意聯合實驗室,順利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絲(si) 綢之路經濟帶文化產(chan) 業(ye) 合作共贏模式及路徑研究”的結項,積極擴大文化創意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北大創新實踐的應用範圍,參與(yu) 推動數字文化產(chan) 業(ye) 專(zhuan) 業(ye) 碩士試點工作,產(chan) 生了一定的社會(hui) 影響。在促進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創新、推進文化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探索文化產(chan) 業(ye) 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城市更新、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等領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理論研究、智庫谘詢和文化實踐,取得了較為(wei) 豐(feng) 碩的成果。
文化和旅遊部產(chan) 業(ye) 發展司副司長傅瀚霄表示,黨(dang) 的二十大謀劃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宏偉(wei) 藍圖,並且提出到2035年要建成文化強國。文化建設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奠定了堅實的思想根基,也豐(feng) 富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深厚內(nei) 涵。文化產(chan) 業(ye) 作為(wei) 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高附加值的朝陽產(chan) 業(ye) ,也是與(yu) 人民群眾(zhong) 生活息息相關(guan) 的幸福產(chan) 業(ye) ,發展潛力巨大,發展空間廣闊。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hui) 理事長劉玉珠在發言中說,文物資源是產(chan) 業(ye) 發展的底氣,科技力量是產(chan) 業(ye) 發展的動能,社會(hui) 參與(yu) 是產(chan) 業(ye) 發展的路徑,文化交流是產(chan) 業(ye) 發展的使命。他提出要從(cong) 文物資源中去挖掘、提煉、創造具有時代特點、適應市場需要、滿足現代消費需求的優(you) 質內(nei) 容產(chan) 品、文創衍生品,打造中華文明標識,實現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清華大學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院長胡鈺教授指出,當代文化產(chan) 業(ye) 與(yu) 創意經濟的蓬勃發展,與(yu) 文化人的經濟行為(wei) 是直接相關(guan) 的,特別是溫飽解決(jue) 和物質需求基本滿足以後,精神需求日益上升為(wei) 經濟行為(wei) 的決(jue) 策因素。他提出,在經濟活動中要更加注重從(cong) 人的全麵需求來考量消費業(ye) 態、產(chan) 業(ye) 結構和區域政策,更加注重以人的自由而全麵發展來推動經濟發展。
論壇上發布了由北京大學文化產(chan) 業(ye) 研究院發起,聯合國內(nei) 文化產(chan) 業(ye) 領域的專(zhuan) 家學者編撰而成的《中國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報告(2022-2023)》。報告分總報告、行業(ye) 篇、區域篇和專(zhuan) 題篇4個(ge) 部分,共收錄了21篇文章,以“中國文化產(chan) 業(ye) 新變革”為(wei) 主題,著重研究了2021-2022年以來我國文化產(chan) 業(ye) 的嶄新麵貌與(yu) 時代特征,圍繞各具體(ti) 行業(ye) 門類的發展脈絡與(yu) 關(guan) 注重點,對其現有狀態與(yu) 政策體(ti) 係進行了係統的考察和分析,不僅(jin) 有對過往經驗的觀察、提煉與(yu) 總結,也有對未來方向的探索、思考與(yu) 支持。
中國文化產(chan) 業(ye) 新年論壇創辦於(yu) 2003年,長期致力於(yu) 在學術與(yu) 現實的交融中洞察國際形勢和國內(nei) 趨勢。本屆論壇由北京大學主辦,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和北京大學文化產(chan) 業(ye) 研究院聯合承辦。(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