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文物視野日漸擴大 積極推進“應保盡保”

發布時間:2024-01-11 10:3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增加60%——

  文物視野日漸擴大 積極推進“應保盡保”

  光明日報記者 李韻 王笑妃

  2023年,文物保護視野日漸擴大,積極推進“應保盡保”——記者從(cong) 日前召開的全國文物局長會(hui) 議上獲悉,2023年,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數量持續增長,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總量達26629處,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增加60%。軍(jun) 隊營區、中華老字號、風景名勝區、漁業(ye) 等多領域中的文物保護不斷加強。

  文物保護“應保盡保”

  “應保盡保”的第一步是摸清家底。全國文物局長會(hui) 議部署了2024年文物工作重點,其中之一就是做好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本次普查豐(feng) 富了保護對象的類型,將1911年以前的古建築、古遺址、古墓葬、石窟寺、石刻全部納入普查和認定範圍。

  文物安全是文物保護的紅線、底線和生命線。據介紹,國家文物局去年聯合多部門持續開展全國打擊防範文物犯罪專(zhuan) 項行動、文物行業(ye) 重大事故隱患專(zhuan) 項排查整治,查處一批重大法人違法案件和安全事故。新一輪打擊文物犯罪專(zhuan) 項行動偵(zhen) 破文物犯罪案件941起,追繳涉案文物18萬(wan) 餘(yu) 件,督促辦理文物違法案件144起。全國文物火災事故大幅下降,文物安全狀況持續向好。

  與(yu) 會(hui) 者也認識到,當前文物安全形勢依然嚴(yan) 峻,文物犯罪的基數依然較大,低級別文物保護管理狀況堪憂,部分文物在城鄉(xiang) 建設中遭到拆除。此外,部分地方存在對案件隱瞞不報、執法不嚴(yan) 等問題。2024年,國家文物局將加大督查力度,強化文物的行政執法,嚴(yan) 厲打擊文物執法犯罪,不斷拓展科技在文物安全全鏈條中的應用場景。例如,對世界文化遺產(chan)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等實施更加密集的遙感衛星執法監測。目前,國家文物局製定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衛星遙感執法監測工作方案,預計到2025年實現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全覆蓋,山東(dong) 、浙江、上海等地已經啟動了衛星遙感監測,利用高新科技支撐築牢文物安全底線。

  人才政策“用足用好”

  文物事業(ye) 發展,關(guan) 鍵靠人才。

  會(hui) 上介紹,2023年,我國加快了文物學科專(zhuan) 業(ye) 建設,強化了文物人才培養(yang) ,實施了全國考古人才振興(xing) 計劃;縣級文保力量進一步充實,文博事業(ye) 單位優(you) 化崗位設置、薪酬管理、人才引進服務等製度,編製更是大幅度增加。2023年,全國文物機構隊伍數量和結構總體(ti) 呈現不斷增長和優(you) 化的良好趨勢。充分體(ti) 現了黨(dang) 中央對文物考古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針對基層文保隊伍長期薄弱的問題,國家文物局去年在文物資源富集、工作任務較重的市縣進一步加強了工作力量,目前15個(ge) 省區市已經明確了104個(ge) 文物大市和480個(ge) 文物大縣的名單,未來將對這些文物大市和文物大縣傾(qing) 斜更多編製數量。

  針對文物專(zhuan) 業(ye) 化、複合型人才短缺的難題,國家文物局積極加強文物、博物館學科專(zhuan) 業(ye) 建設,加快推動新時代文物職業(ye) 教育改革發展,打通、拓寬文物工作者涉外培訓渠道,多措並舉(ju) 加大各類人才的引進培養(yang) 和使用力度,爭(zheng) 取出台更多的激勵獎勵政策,為(wei) 新時代文物事業(ye) 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

  2023年,在教育部支持下,籌建國家級文化遺產(chan) 大學取得積極進展,中國石窟文化聯合研究生院新增碩博士研究生指標100個(ge) ,考古學國家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yang) 專(zhuan) 項獲研究生指標增長17.4%。

  國家文物局通過用足用好用活現有政策,不斷培育新生力量、激發存量人才活力,讓守護曆史文化遺產(chan) 的文博工作者們(men) 受到更溫情的守護。

  (光明日報北京1月10日電)

  《光明日報》(2024年01月11日 09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