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保暖?北極熊毛仿生保暖材料來了
冬季嚴(yan) 寒,你是不是也幻想過,如果也像北極熊那樣,有一身保暖的毛皮就好了?日前,浙江大學團隊通過模仿北極熊毛的結構,製備出一種封裝了氣凝膠的超保暖人造纖維,這種材料同時具備保暖、輕薄和耐用的特點。這項成果相關(guan) 論文發表於(yu) 國際期刊《科學》雜誌。
該成果由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yu) 生物工程學院柏浩教授和高分子科學與(yu) 工程學係高微微副教授團隊完成。
柏浩說,北極熊依靠一身超強保暖的毛發能適應零下40攝氏度的環境。他們(men) 發現,北極熊毛是中空結構,裏麵封裝了大量“靜止”的空氣,每一根毛發都有一層殼。在電子顯微鏡下,這層殼大概有20微米厚,占了毛發直徑的近四分之一。
受到這個(ge) 發現的啟發,研究團隊曆時近6年,製備出一種新型“核—殼”結構纖維。纖維的中心是高分子氣凝膠,其內(nei) 部分布著直徑大約為(wei) 10至30微米的纖長的小孔。小孔朝著同一個(ge) 方向排列,像一個(ge) 個(ge) 存儲(chu) 空氣的“倉(cang) 庫”。纖維表麵有一層TPU(熱塑性聚氨酯橡膠)外殼將內(nei) 部的氣凝膠包裹起來。
“‘核’負責實現超強保暖,通過調控纖維內(nei) 部小孔的方向與(yu) 尺寸,有望‘鎖住’紅外輻射,防止熱量的流失;‘殼’負責強韌耐用,為(wei) 纖維提供了良好的力學支撐,使其耐磨、耐拉伸、耐水洗。”柏浩說。
為(wei) 了驗證保暖效果,研究人員在零下20攝氏度的恒溫冷庫中,試穿驗證了初始溫度相同羽絨衣、羊毛衣、棉毛衫和“北極熊毛衣”的保暖效果。衣物表麵溫度上升得越少代表人體(ti) 熱量流失越少、衣物的保暖性能越好。
研究人員發現,測試數分鍾後,棉毛衫的表麵溫度上升到10.8攝氏度,羽絨衣的表麵溫度上升到了3.8攝氏度。而厚度與(yu) 羊毛衣接近,僅(jin) 為(wei) 羽絨衣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厚度的“北極熊毛衣”表麵僅(jin) 上升到3.5攝氏度。
“北極熊毛讓我們(men) 看到了大自然是如何讓‘核’與(yu) ‘殼’各司其職的,仿生研究的本質就是向大自然學習(xi) 如何解決(jue) 問題。”柏浩說,通過揭示大自然的秘密,發現新知識,創造改善人們(men) 生活的新材料是仿生研究的使命,也是團隊多年來堅持的追求。
(據新華社)
《光明日報》(2024年01月11日 16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