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京劇藝術節:現實題材創作成熱點
大幕緩緩拉開,藍色的海岸線、現代化的操作設備、五彩斑斕的集裝箱、高聳如林的橋吊,一幅現代工業(ye) 美學的壯麗(li) 圖景在舞台上借助多媒體(ti) 影像鋪展開來,你很難相信這是在京劇的演出現場。1月2日、3日,在四川成都東(dong) 盟藝術中心,由青島市京劇院創排的京劇《東(dong) 方大港》亮相第十屆中國京劇藝術節,戲曲工業(ye) 現實題材的當代創新性表達,吸引觀眾(zhong) “走進”青島港,沉浸在餘(yu) 音繞梁的新時代產(chan) 業(ye) 工人故事中。
2023年12月15日至2024年1月21日,由文化和旅遊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十屆中國京劇藝術節在成都舉(ju) 辦。本屆京劇藝術節堅持傳(chuan) 統戲、現代戲和新編曆史劇“三並舉(ju) ”,以廣泛的題材、多樣的劇目類型體(ti) 現人民視角和時代精神。包括《石評梅》《突圍》《瑤山春》等革命曆史題材、《東(dong) 方大港》《長空烈焰》《主角》等現實題材、《優(you) 孟》《陽明悟道》等新編曆史題材劇目,以及《七俠(xia) 五義(yi) 》《千秋忠烈》等整理改編傳(chuan) 統戲,在為(wei) 期一個(ge) 多月的時間內(nei) 集中登台,體(ti) 現中國京劇藝術傳(chuan) 承發展的累累碩果。
本屆京劇藝術節中,現實題材劇目頗為(wei) 亮眼。京劇《東(dong) 方大港》聚焦“中國智造”,講述了青島港總設計師張連鋼及其“連鋼創新團隊”自主創造世界奇跡——智能無人全自動化碼頭(QQCTN)的坎坷曆程。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張建峰、王豔和裘派名家王越等,充分發揮各自的行當特色,運用京劇傳(chuan) 統程式,基於(yu) 他們(men) 對所演現代人物、現代生活的理解,將人物形象細致打磨,在唱腔上字字重斟、句句深酌,表演上精益求精,為(wei) 觀眾(zhong) 奉獻了精彩的演出。《長空烈焰》取材自“兩(liang) 彈一星”元勳郭永懷以身報國的真實故事,唱腔設計韻味十足,讓觀眾(zhong) 能夠在欣賞優(you) 美旋律的同時,走近英雄,讀懂英雄。
現實題材是近年京劇創作的重要領域。京劇現代戲創作,在題材的選擇和把握上須具備獨到的眼光,要深入現代社會(hui) 生活,善於(yu) 駕馭生活素材,在對傳(chuan) 統藝術深刻融會(hui) 的基礎上,進行新的藝術創造;要在劇本創作、唱詞唱腔設計上狠下功夫,通過劇中人物喜怒哀樂(le) 的情感變化折射時代變遷,觸動現代人的情感與(yu) 心靈,做到寓教於(yu) 樂(le) ,雅俗共賞。
“京劇新編劇目如何守正創新”“傳(chuan) 統京劇如何與(yu) 現代觀眾(zhong) 實現情感共鳴”“京劇現代戲的創作成就與(yu) 不足”……在藝術節舉(ju) 辦的“二十八載再出發·京劇奮進新征程”主題研討會(hui) 上,現實題材創作成為(wei) 熱點話題。來自全國各地的戲曲理論評論、編劇、導演、表演、舞美、音樂(le) 相關(guan) 領域專(zhuan) 家,就推動京劇藝術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建言獻策。
“京劇有足夠的自信來實現自我更新與(yu) 發展。”上海戲劇學院原副院長、一級導演郭宇表示。他認為(wei) ,對於(yu) 以京劇為(wei) 代表的戲曲藝術,繼承與(yu) 發展是一對相互作用的概念。“講繼承,不僅(jin) 僅(jin) 是放在博物館裏參觀;講發展,須明白戲曲是一種‘活在當下’的舞台藝術,且始終與(yu) 人民聯係在一起。人們(men) 的喜愛支撐著它的發展,所以它必須要適應時代。”
在現代戲中如何弘揚中國傳(chuan) 統美學精神?中國戲曲學院導演係主任、教授王紹軍(jun) 說:“現代戲的結構源於(yu) 西方戲劇,創作者應該在現代題材、劇作結構等方麵,思考傳(chuan) 統美學的表現形式,做發揚傳(chuan) 統美學精神的主導者、開拓者、創造者。”(鄭 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