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地震後,他們彼此溫暖相互守望

發布時間:2024-01-26 16:05:00來源: 新華社

  新疆阿克蘇地區烏(wu) 什7.1級地震發生後,各方救援力量迅速響應,第一時間投入救援,在救災路上、在安置點裏、在物資籌備過程中,記者見證了許多彼此溫暖、相互守望的故事。

  “消防員救災回來,我免個(ge) 單太微不足道了”

  7.1級強震過去一夜,救災歸來的消防員吃飯時被店主“強行”免單——街邊小館裏這樣一段監控畫麵,讓許多網友感到暖心。

  “排查房屋、搭建帳篷、搜救牛羊……一直沒歇著。”阿拉爾市消防救援大隊教導員曾軍(jun) 告訴記者,地震發生後,他們(men) 立即挺進災區,連續奮戰一天一夜後返回駐地。在阿拉爾一家牛肉麵館用餐準備結賬時,店主卻堅持不收錢。

  “你們(men) 都衝(chong) 在一線,我這點綿薄之力不算什麽(me) 。”牛肉麵館店主馬哈三說,他的老家在甘肅省臨(lin) 夏州積石山縣,前不久剛經曆6.2級地震衝(chong) 擊。

  “當時第一批到我家鄉(xiang) 救災的就是消防員,現在新疆遭了災,消防員救災回來,路過我店吃口飯,我免個(ge) 單太微不足道了。”馬哈三說,這兩(liang) 天他還要繼續為(wei) 救援人員免費提供熱騰騰的牛肉麵。

  “能得到群眾(zhong) 這樣的信任和鼓勵,我和戰友們(men) 心裏特別高興(xing) 。”曾軍(jun) 說,他們(men) 隨時待命,災區有任何需要,都會(hui) 立即出動。

  “這麽(me) 多人來幫我們(men) ,我們(men) 自己也行動起來”

  “我帶你去找我爸爸,我爸爸特別厲害,他會(hui) 蓋房子。”爐火映照在木尼熱·吐拉克臉上,她眨巴著眼睛,執意要帶記者找她爸爸。

  23日晚上9點,室外氣溫已降到零下13℃,距離此次地震震中最近的烏(wu) 什縣亞(ya) 曼蘇柯爾克孜族鄉(xiang) 安置點一片忙碌,不斷有物資運抵,不停有誌願者到達。木尼熱的父親(qin) 吐拉克·艾沙正和救援人員一起搭建帳篷。

  “家裏衣櫃倒了,碗砸了一些,房子沒問題。”吐拉克一邊幹活一邊說,這次地震晃得厲害,但村子裏沒人受傷(shang) ,村民們(men) 住的都是政府幫忙修的抗震安居房。為(wei) 了確保安全,村裏動員大夥(huo) 兒(er) 先來安置點住著。

  “有這麽(me) 多人來幫我們(men) ,我們(men) 自己也行動起來,還有什麽(me) 坎邁不過去呢。”吐拉克說。

  不遠的地方,來自國家電網阿克蘇市供電公司的工人們(men) 也在加緊作業(ye) 。“最緊要的是趕緊把電接進來,讓帳篷裏的燈亮起來。”公司副經理艾尼卡爾·組農(nong) 說。

  很快,帳篷裏的燈都亮了起來。

  不光電力部門、消防部門、應急部門,記者在多個(ge) 安置點走訪看到,受災群眾(zhong) 積極主動,有自告奮勇為(wei) 大家烹飪抓飯的,有幫救援人員搭建帳篷的,有維持秩序分發物資的……天氣雖然寒冷,但每個(ge) 人心裏都暖暖的。

  “災難麵前,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34噸麵粉,10噸色拉油,25號就能發到受災群眾(zhong) 手上。”烏(wu) 魯木齊市青年誌願服務協會(hui) 秘書(shu) 長王永強告訴記者,地震發生後他們(men) 第一時間響應,為(wei) 解災區群眾(zhong) 燃眉之急,他和同事立即趕到距離受災地較近的阿克蘇市采買(mai) 救災物資。

  “本來買(mai) 不到這麽(me) 多,老板一聽我們(men) 要去救災,直接讓去倉(cang) 庫拉。”得知王永強從(cong) 烏(wu) 魯木齊趕來采購救災物資,老板王道理給了成本價(jia) 。

  “災難麵前,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王道理說。

  溫暖的力量仍在匯聚。全國道德模範阿裏木江·哈力克從(cong) 甘肅積石山地震災區返回家鄉(xiang) 不久,此次地震發生後,他又趕赴烏(wu) 什縣安置點支援。“今天買(mai) 了6隻羊,給大家做手抓羊肉。”

  許多聽過阿裏木江事跡的人知道他來了災區,紛紛捐錢捐物,請他幫忙采買(mai) 物資幫助受災群眾(zhong) 。“明天安置點的群眾(zhong) 就能吃上駱駝肉了。”阿裏木江說,有人知道他想給受災群眾(zhong) 做駱駝肉,把自家駱駝以低於(yu) 市場價(jia) 3000元的價(jia) 格賣給了他。

  平價(jia) 賣、低價(jia) 賣、免單不要錢,幫著幹、一起幹、主動搶著幹……從(cong) 受災群眾(zhong) 到救援隊伍,一束束凡人微光,照亮著災區的路、溫暖著災區的人。(記者苟立鋒、顧煜、宿傳(chuan) 義(yi) )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