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軍營“智慧廚房”什麽樣

發布時間:2024-02-01 15:33: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自動切菜機、自動和麵機、自動洗碗機……走進第77集團軍(jun) 某旅炊事班,沒有了往日鍋碗瓢盆交響的火熱做飯場景,取而代之的是炊事員們(men) 有序操作著各種智能設備,將提前準備好的食材按照流程依次放入。不一會(hui) 兒(er) ,一道道美味佳肴快速出鍋,端到了官兵的餐桌上。

  “隨著部隊現代化加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領域開始應用先進技術,從(cong) 一鍋一鏟到智能化廚房設備,此次打造的‘智慧廚房’,有力提升了集約高效的後勤保障能力。”該旅領導介紹,“智慧廚房”使原本繁瑣的操作方式走向了清洗自動化、切配機械化、烹飪智能化、洗消自動化,大大縮減了人工成本,有效保障官兵“吃出好味道,吃出好營養(yang) ,吃出戰鬥力”。

  

  不久前的一天上午10點,完成菜品入庫後的某營炊事員趙永海走進整潔的操作間,從(cong) 自動洗菜機內(nei) 取出洗好的土豆,轉身便塞進全自動切菜機,一根根火柴棍大小且粗細均勻的土豆絲(si) 很快就進入了熱油沸騰的大鍋。以前需要將近半小時的工序,現在200多人份的“酸辣土豆絲(si) ”,隻用10分鍾就製作完成了。

  “這就是‘智慧廚房’帶來的便捷!”趙永海高興(xing) 地說。說話間,操作間裏的4口大鍋同時出菜,麵食加工間3個(ge) 蒸箱同時開箱,六菜一湯和兩(liang) 種主食依次端上了官兵們(men) 的餐桌。

  “智慧廚房”的運用還要從(cong) 該旅探索集約高效化保障說起。前期,該旅一直施行各營隊自辦夥(huo) 食,每天的飲食保障任務十分繁重,人手也非常緊張。

  “現在智能化廚房都進入了尋常百姓家,我們(men) 炊事班也同樣可以引入!”該旅某營幹部楊增建議來一場“炊事變革”。說幹就幹,他立即召集營炊事人員研討可行方案,在討論中他得知市麵上有“廚房機器人”可以解決(jue) 目前夥(huo) 食保障壓力大的問題。在調查研究了解其性能後,楊增拿著方案找到旅領導匯報。旅領導非常認可,並讓楊增所在營進行試點,如果效果好可以在全旅推廣。

  楊增和炊事員們(men) 經過商討,決(jue) 定按照“加工製作科技化、生進熟出一體(ti) 化”理念改造廚房,在市麵上招標采購了一批“廚房機器人”,進行試點工作。

  “新引進的‘廚房機器人’智能化程度高,操作非常便捷,還可以讓我們(men) ‘解放雙手’,騰出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提升菜品質量、改善夥(huo) 食中去。”該旅炊事人員李吉佰說,如今利用全自動的清洗機、饅頭機、炒菜機等智能化炊事設備,使廚房實現清洗自動化、流程信息化,標準化夥(huo) 食製作更加高效。炒菜、洗菜、切菜,他和戰友們(men) 隻需站在一旁調整程序操作設備,不僅(jin) 省時省力,還精準便捷。

  走進該旅某營整潔的後廚,食材儲(chu) 備、食品加工、烹調製作、飲食就餐、餐具清洗“五區”和畜禽、水產(chan) 、果蔬、主食“四線”,幫助他們(men) 實現了不同屬性食品從(cong) 入庫到加工的單線運轉。在科技加持下,廚房井然有序,餐飲服務更加高質高效。

  

  “智慧廚房”投入使用不久後,夥(huo) 食保障雖然高效便捷,但同時暴露出來“用餐官兵眾(zhong) 口難調”的問題讓某營司務長宮興(xing) 國心裏犯起了嘀咕:“廚房再先進再高端,最終還是服務官兵的,如果官兵不滿意,還談何‘智慧’?”

  “菜是好菜,味道也不錯,可吃久了也膩”“吃飽吃好不等於(yu) 大魚大肉,我喜歡吃麵食,可提供的次數太少”……幾番調查下來,宮興(xing) 國認識到了問題所在——飯菜雖好,有的卻不合官兵胃口。那麽(me) ,該如何及時了解官兵想吃什麽(me) ?征求意見中,一條“將食譜錄入小程序,讓官兵實現‘線上點餐’”的建議,得到很多官兵“點讚”。

  “不僅(jin) 廚房做飯要‘智慧’,滿足官兵的現實需求也要‘智慧’。”說幹就幹,宮興(xing) 國在戰友的幫助下,做了一次關(guan) 於(yu) 官兵們(men) 飲食習(xi) 慣的問卷調查,根據小程序的柱狀統計表,及時掌握官兵們(men) 的飲食習(xi) 慣,“早餐要清淡,不宜過辣;午餐不能太油膩,影響消化;晚餐肉食比例調小,避免過飽。”

  打開小程序可以看到,裏麵納入了200餘(yu) 種菜品、主食名稱。官兵可以利用空餘(yu) 時間通過掃描二維碼進入小程序,在種類豐(feng) 富、口味齊全的食譜中自由選擇喜歡吃的飯菜種類、烹飪方式,並提出意見建議。炊事班通過後台匯總官兵意見建議,合理製作食譜,據此籌備相關(guan) 食材和配料。

  “我們(men) 每餐都按照官兵的喜好靈活配菜,在確保大家吃飽吃好的同時,更要吃出健康。”宮興(xing) 國介紹說,他們(men) 把目光轉向了醫院和體(ti) 校,專(zhuan) 程拜訪駐地醫院醫生,詳細請教科學飲食、飲食健康等相關(guan) 知識。他們(men) 還前往駐地附近某體(ti) 校“取經”,學習(xi) 借鑒他們(men) 根據學生訓練強度調整夥(huo) 食的經驗。

  “智慧廚房”融合軍(jun) 營“美團”,讓炊事員不斷提高菜品質量的同時,也促使著後勤保障各環節由“人工”向“智能”轉變。經過一段時間的“折騰”,融入“智能廚房”的新食譜不僅(jin) 兼顧了菜品的色、香、味,讓官兵吃得開心,更針對大家的訓練數據,精準匹配所需營養(yang) 。

  

  “如今集約高效的‘智慧廚房’為(wei) 我們(men) ‘騰出’了不少時間,以後在幹好炊事崗位的同時,軍(jun) 事訓練成績也要名列前茅!”某營炊事班戰士張誌強說,隨著一批智能化製炊設備投入使用,官兵日常夥(huo) 食保障壓力減輕,出菜時間明顯縮短,可高效保障數百人用餐。他們(men) 也可以將更多時間投入提升菜品質量、參加野戰炊事保障研究中去。

  “我方炊事物資被‘敵’打擊損壞,上級命令我班在60分鍾內(nei) ,將飯菜送至預定地域……”不久前,一場演練在川渝腹地悄然打響,隨著“特情”下達,剛剛結束武裝拉練的炊事人員迅速取出工具,就地“挖灶埋鍋”展開野外保障訓練。隻見炊事員們(men) 分工有序、緊密協作,提前15分鍾便將熱氣騰騰的“四菜一湯一主食”前送到了演訓一線的戰友手中。

  “有了‘智慧廚房’,我們(men) 將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提升專(zhuan) 業(ye) 技能上來。”訓練場上,炊事員們(men) 不僅(jin) 穿插組織武裝3公裏越野、戰場救護和地圖使用等基礎訓練課目,還將快食製作、熱食前送等專(zhuan) 業(ye) 課目組織連貫訓練。

  忙完了一天的訓練,炊事員李武聰說:“現在訓練時間多了,我們(men) 要充分利用起來,炊事員的第一身份永遠是戰鬥員,不僅(jin) 要‘下得了廚房’,更要‘上得了戰場’。”

  某營炊事班班長安治萬(wan) 至今仍記得一次野外保障時的情形——部隊機動時間突然提前,雖然自己和班裏戰友早有準備,可是炊具的展開和撤收費時費力,導致飯菜沒有及時送達,演訓一線的戰友們(men) 甚至連一口熱飯都沒吃完便緊張投入到隨後的訓練環節中去了。

  “這次任務的失敗,歸根結底還是處置突發情況能力不足!”如今,有了“智慧廚房”,安治萬(wan) 更能一門心思製訂野戰炊事方艙和野戰給養(yang) 單元訓練計劃。按照野戰炊事方艙“快速裝卸、快速展開、快速製炊、快速清痕”的“四快”流程展開訓練,摸索出“車動人不停、車停就開餐”保障模式,他們(men) 把飯菜提前“打包入盒”,采取保溫箱直送休息地等方法,總結出“人等飯”轉為(wei) “飯等人”的野外保障理念,確保官兵演練過程中隨時能吃上熱氣騰騰的飯菜。

  該旅領導介紹,除了平時搞好靜態、定點夥(huo) 食保障外,他們(men) 還著眼練兵備戰實際,根據“任務牽引、集中施訓、崗位練兵”的新訓法,緊盯野外炊事保障需求展開針對性訓練,著力推動夥(huo) 食保障手段向“打仗型”轉變。該旅還定期開展夥(huo) 食評比活動和意見征集活動,目的就是樹立“既要駕馭新技術,又不丟(diu) 掉基本功”的工作導向。

  2023年年底,該旅某營炊事員段宇軒不僅(jin) 炊事業(ye) 務能力強,軍(jun) 事訓練成績也被評為(wei) “優(you) 秀”,年終被評為(wei) “四有”優(you) 秀個(ge) 人。他深有感慨地說:“這也要感謝單位的‘智慧廚房’建設,科技賦能,助力我們(men) 成為(wei) 炊事‘保打贏’尖兵。”

  聞蘇軼 李國強 劉新垚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裴楠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