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經濟的韌性在時間裏

發布時間:2024-02-06 16:58: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南京2月4日電 題:經濟的韌性在時間裏

  開欄的話:

  讀懂中國經濟,不僅(jin) 需要分析一組組數據構成的賬麵,也要在企業(ye) 車間、街巷商鋪、田間地頭觀察人麵、市麵、基本麵,講述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的經濟故事,感悟發展的溫度和脈動。

  新華社即日起開設“新華社經濟隨筆”專(zhuan) 欄,通過短小精悍、生動鮮活的文章,將新華社記者采訪調研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傳(chuan) 遞給讀者,在娓娓道來中講清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硬道理。

  新華社記者淩軍(jun) 輝

  在科學家眼中,時間可能是人類對物質運動的主觀感受。但對個(ge) 體(ti) 來說,時間是最公平的等價(jia) 物,是創造價(jia) 值的大前提。

  一年之計在於(yu) 春。還沒仔細盤點去年收獲,很多先行者已經再次出發。製定計劃、集中開工、搶拚開局……開年第一個(ge) 月,記者采訪多地“新年第一會(hui) ”,走訪工地、港口、鐵路,處處忙碌景象,雖是數九寒冬,但發展熱力湧動。“人勤春早”“早起的鳥兒(er) 有蟲吃”……基層的發展緊迫感、使命感溢於(yu) 言表。

  搶時間並不是政府“獨角戲”,而是政企“協奏曲”。一開年,山東(dong) 、浙江、江蘇、廣東(dong) 等多地政企組團出海,赴歐美、日韓等地招商,收獲不少新訂單、合作一批新項目。一位知名民企負責人說:“當前經濟形勢複雜,企業(ye) 發展猶如逆風騎車,政府雷厲風行抓開局,和企業(ye) 同向同行,給我們(men) 增添了信心。”

  商機瞬息萬(wan) 變,時間關(guan) 乎生存。以中國新能源車為(wei) 例,2023年產(chan) 銷量同比增長均超過35%,相關(guan) 企業(ye) 新注冊(ce) 量超30萬(wan) 家,同時注吊銷量達5萬(wan) 餘(yu) 家,更新速度令人咋舌,一些造車新勢力剛冒頭就被“拍倒在沙灘”。

  發展產(chan) 生的很多問題,隻有在發展中才能解決(jue) 。以經濟學上的“自行車理論”為(wei) 例,自行車隻要保持一定速度,就能擔負數倍於(yu) 自身的重量,一旦停止就會(hui) 倒下。

  競爭(zheng) 要靠長板,時間累積優(you) 勢。記者曾實地走訪數十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這些企業(ye) 大都長期瞄準一個(ge) 山頭衝(chong) 鋒,最終打磨出“獨門絕技”,在細分市場贏得話語權。比如,一家新材料企業(ye) 曆經20多年持續研發,攻克混凝土收縮開裂這一世界性難題,新產(chan) 品應用於(yu) 港珠澳大橋等重點工程;一家外貿企業(ye) 從(cong) 代工到自研,再到原創,30年逆襲為(wei) 全球電動工具及戶外動力設備龍頭……

  運動學家說,短跑靠爆發力,長跑主拚耐力,很多時候需要兩(liang) 者兼備。拚經濟也是如此。搶風口拚速度,練內(nei) 功比耐力,渡難關(guan) 靠團結,塑造長期優(you) 勢比拚科技、人才……企業(ye) 如此,政府亦然。

  隻論速度不講科學,不僅(jin) 容易突破安全底線,培育新產(chan) 業(ye) 也難免陷入“潮起一哄而上、潮落一哄而散”的負向循環;隻論科學不講速度,則可能錯失良機,被市場逆淘汰。

  滴水穿石,不是因其力量,而是因其堅韌不拔、鍥而不舍。麵對困難挑戰,我們(men) 既要做時間的對手,爭(zheng) 分奪秒先發製人;也要做時間的朋友,保持耐力久久為(wei) 功。這既是時間的辯證法,也是實踐的辯證法。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