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升級改造給地區發展帶來顯著變化”(共建“一帶一路”·第一現場)
清晨6時,在莫桑比克楠普拉省馬來馬市郊區的中鐵二十局納卡拉走廊鐵路維養(yang) 項目部駐地,50多名工作人員排列整齊。穿好工裝、戴好工帽,檢查作業(ye) 機具、分配施工內(nei) 容……所有準備工作就緒後,大家乘坐通勤大巴前往施工現場,投入緊張的作業(ye) 。
“納卡拉港口的翻車機維修導致線路停運,業(ye) 主對全線線路進行緊急維養(yang) ,其中PK433、PK445路段鋼軌損壞嚴(yan) 重,我們(men) 需要在10天內(nei) 完成兩(liang) 路段共計334處鋼軌鋁熱焊接和吊裝工作。”維養(yang) 項目部經理朱文強介紹,為(wei) 了盡快完成搶修任務,接到通知後,他們(men) 隻用3天時間就完成現場勘察、修築便道和平整作業(ye) 場地等前期工作,並從(cong) 約500公裏外調集人員設備。
鋁熱焊接作業(ye) 最怕遇到水,2月當地正值雨季,連綿的陰雨給施工帶來不少困難,讓工期更加緊張。朱文強說,他們(men) 在現場搭起了移動式雨棚,焊接到哪裏、雨棚就在軌道上滑到哪裏,保證雨天也能繼續作業(ye) 。
“這次搶修投入了20多台機械設備,整個(ge) 春節期間,大家堅守在施工現場。”朱文強說。
在200公裏之外的馬拉維納蔚遲車站,中國建設者同樣在爭(zheng) 分奪秒地搶抓施工。
莫桑比克納卡拉走廊鐵路全長912公裏,從(cong) 莫桑比克西北部的莫阿蒂澤礦區出發,自西向東(dong) ,橫跨馬拉維境內(nei) ,到達莫桑比克第三大港口——納卡拉港。中鐵二十局承建其中的650公裏,並參與(yu) 建成後的維修養(yang) 護工作。2016年初,鐵路建成通車,每天有數趟重載列車將莫阿蒂澤礦區的煤炭源源不斷地運輸到納卡拉港,再運往世界各地。這條鐵路的興(xing) 建,帶動了地區經濟發展,提高了當地居民的就業(ye) 和生活水平,因此被稱為(wei) “莫桑比克的經濟運輸生命線”。
2018年底,中鐵二十局進入馬拉維,開始參與(yu) 納卡拉走廊鐵路在馬拉維境內(nei) 的維養(yang) 工作。納卡拉走廊鐵路在馬拉維境內(nei) 的大部分路段,使用的還是上個(ge) 世紀的木質軌枕。近年來,鐵路運量持續增加,當地鐵路部門決(jue) 定對線路進行升級改造。
“在鐵路停運的10天內(nei) ,我們(men) 要更換700多根道岔混凝土軌枕,最長的有1噸重。因受地形條件限製,僅(jin) 能使用人工更換,勞動強度及施工難度都很大。”馬拉維鐵路綜合服務項目負責人鄧晶表示,他負責馬拉維全段施工區域,長達235公裏。為(wei) 保證施工進度,他們(men) 劃分了4個(ge) 作業(ye) 工點,根據每一段不同的施工情況投入相應人員和機械設備。
軌枕焊接、搬運,納蔚遲車站換枕作業(ye) 點機械轟鳴。38歲的莫桑比克籍員工昆德瓦尼帶領40名作業(ye) 人員沿著鐵路線緊張工作。
昆德瓦尼是鄧晶的得力助手,在這次換枕施工中擔任現場施工負責人。“之前,納卡拉走廊鐵路的年運量不足1000萬(wan) 噸,這次改造升級後,鐵路的年運量將達到1800萬(wan) 噸。”昆德瓦尼說,他曾參加納卡拉走廊鐵路的建設,如今又成為(wei) 馬拉維管段的維養(yang) 人員。“與(yu) 鐵路結緣的這10年,我不僅(jin) 成長為(wei) 技術負責人,也見證了鐵路升級改造給地區發展帶來顯著變化。”昆德瓦尼說。
“從(cong) 2016年至今,我們(men) 參與(yu) 納卡拉走廊鐵路項目各類服務合同近60項,招聘當地員工累積約1.5萬(wan) 人,培養(yang) 技術工人近3000人。”從(cong) 參與(yu) 納卡拉走廊鐵路建設到維養(yang) ,鄧晶已經在莫桑比克和馬拉維之間輾轉10年,今年是他在非洲度過的第八個(ge) 春節。
朱文強也在非洲度過了第六個(ge) 春節。他們(men) 和眾(zhong) 多建設者一起,高質量完成施工任務,為(wei) 自己留下特殊的春節記憶。
(本報馬普托電)
製圖:蔡華偉(wei)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