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寶”戰春運:用實際行動定義青春
有一群人,他們(men) 2000年出生,是父母疼愛的“千禧寶寶”,也被人稱作“龍寶”。作為(wei) 第一批00後,這群“龍寶”帶著吉祥與(yu) 幸福的美好寓意,懷著團結與(yu) 進取的奮鬥精神,日夜奮戰在萬(wan) 裏鐵道線上,在萬(wan) 家團圓之際選擇堅守崗位,默默為(wei) 春運平穩、有序、安全運行保駕護航。
為(wei) 春運加道安全保險
“下行列車接近,所有人下道避車!”“報告駐站防護員,現場人員均已列隊迎車。”一趟春運臨(lin) 客車通過,偉(wei) 色措姆再次組織作業(ye) 隊伍安全避車,上班還不到3小時,被寫(xie) 得密密麻麻的防護本上,又多了一行字跡清秀的行車記錄。
偉(wei) 色措姆出生於(yu) 2000年,成長於(yu) 西藏自治區昌都市的一個(ge) 普通農(nong) 牧民家庭,是個(ge) 地地道道的藏族姑娘。懷著對“天路”的向往,她應聘成為(wei) 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拉薩基礎設施段的一名線路工。
“今年是偉(wei) 色措姆的春運‘首秀’,如此緊張的節奏,她能做得這麽(me) 標準,足見平時學習(xi) 下了功夫!”工長王瀚民說。
在風景秀美、曆史悠久的浙江女埠古鎮,一座由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鐵道戰備舟橋處參與(yu) 建設的金(華)建(德)高鐵蘭(lan) 江特大橋貫通南北,巍然橫亙(gen) 於(yu) 滔滔江水之上。
春運期間,來自吉林的慈浩然主動加入夜班應急值守行列,再次留守蘭(lan) 江橋畔。因為(wei) 屬龍,他被同事親(qin) 切地喚作“龍娃”。作為(wei) 一名退伍軍(jun) 人,他總能在關(guan) 鍵時刻堅守崗位、衝(chong) 鋒在前,日夜顛倒的作息早已成為(wei) 他的工作日常,春運自然也不例外。
隨著春節期間貨物需求量的增加,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蘇州西站的貨運量急劇飆升,剛過完24歲生日的孫陽在濕冷的冬天裏,忙出了一身汗。
孫陽所在的調車班組承擔著中歐班列的解編任務,調車工作本就安全風險極大,春運期間更是時間緊、任務重、標準嚴(yan) 。作為(wei) 車站調車隊伍的新生力量,孫陽對入線檢查、車輛摘結、防溜設撤等工作都很熟練,即使是高難度工作,做起來也得心應手。
“咱年輕、體(ti) 力足,越到要緊處,幹得越來勁,春節我留在崗位,能給班組多上一道保險。”孫陽笑著說。
被他人需要也是一種幸福
2月10日10時46分,G2344次列車停靠在永福南站。列車長王宇涵一邊交接旅客遺失物品,一邊組織旅客快速上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個(ge) 在車站青年誌願者攙扶下緩慢行走的老人,引起了王宇涵的注意。她快步上前攙扶,並安排就近車門上車。10時48分,列車關(guan) 閉車門,緩緩駛出站台。
作為(wei) 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首位00後列車長,這已經是王宇涵參與(yu) 的第六個(ge) 春運了。1966公裏的運行裏程,29個(ge) 途經站,58次上下車作業(ye) ,上千句溫馨的提示語,2萬(wan) 餘(yu) 步行走量……她從(cong) 不喊苦喊累,總是用溫暖的笑容為(wei) 班組成員注入新能量。
在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南昌客運段,麵對今年春運“大考”,段裏在春運前以勞動安全、設備設施使用、作業(ye) 標準、應急處置等方麵內(nei) 容為(wei) 重點,組織00後列車員進行了集中培訓。
“我們(men) 按照‘一老帶一新’的方式做好班組組建,確保他們(men) 以最好狀態迎接首次春運‘大考’。”動車三隊隊長李永強說。針對沿線地域特點和旅客客流情況,動車三隊總結提煉出開口服務“五語”、餐吧服務“六聲”、車廂服務“六勤”工作法,加大車廂巡視力度,實現全程跟蹤服務。
作為(wei) 長琿城際鐵路上的二等車站,延吉西站隨處可見朝鮮族文化元素。因地理位置特殊,這裏的工作人員可以用普通話、英語、俄語、朝鮮語4種語言交流。
“龍寶”王墨到延吉西站工作還不滿兩(liang) 年,聰明好學的她不僅(jin) 快速突破了語言關(guan) ,幹起活也精力十足。售票窗口旅客明顯增多、班組人員緊張時,作為(wei) 客運員的她,總會(hui) 第一時間到售票班組幫忙。提起王墨,同事們(men) 說得最多就是“小姑娘肯學又肯幹,無論旅客還是大夥(huo) 誰有需要幫助的地方,她總是衝(chong) 在最前麵”。
迎戰風雪,“龍寶”們(men) “眼裏有火,心裏有光”
隨著新一輪大範圍降雪的到來,“2008年以來最複雜春運天氣”登上熱搜。2月20日1時許,關(guan) 中平原禹門口黃河大橋的咽喉處,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閻良工務段張思讓與(yu) 工友們(men) 正在熱火朝天地作業(ye) 。春運期間,這裏每天都有從(cong) 陝西發往上海、廣州、南昌的運煤專(zhuan) 列經過,是北煤南運的重要通道。
禹門口又稱“龍門”,位於(yu) 黃河晉陝大峽穀的最狹窄處,形如門闕,風呼水嘯,作業(ye) 環境十分惡劣,許多人避之不及。張思讓卻主動申請加入禹門口除冰青年突擊隊,聽到00後要來,大家都笑道:“‘龍寶’要來守‘龍門’了,這次除冰工作一定順!”
頭戴強光燈,手持打冰杵,對著鋼軌側(ce) 翼的頑固結冰處一通猛擊快錘。張思讓朝著青年突擊隊隊長呂康哲喊道:“康哲哥!還真是你說的,砸下去越狠,身體(ti) 熱得越快,我這會(hui) 兒(er) 頭皮都慢慢鬆下來啦!”澆鹽、碎冰、挖冰、摳螺栓,除冰動作一氣嗬成,寒夜中張思讓顧不上搓耳朵,擦一把鼻涕就繼續忙碌起來。
在海拔2228米的雲(yun) 貴高原,有一座被稱為(wei) 地勢最偏、海拔最高、冬季最冷的“三最”車站——老鍋廠站。這座五等小站,活躍著10名青年,“龍寶”助理值班員黃智強就是其中一員。
高原山區鐵路,最怕的就是冰雪凝凍導致道岔結冰,黃智強主動請纓,當起了車站裏的“天氣預報員”。他說:“冬日的老鍋廠站每天都經曆著一日‘五變臉’,清晨大霧彌漫,上午粒粒小雪,中午雪後初晴,下午陰雲(yun) 密布,夜裏又來個(ge) 雨夾雪,第二日就凝成了冰,安全壓力極大。”
在黃智強的字典裏,沒有“困難”二字。他和同事以風雪為(wei) 令,用噴燈、掃帚、三角鏟等工具一遍又一遍地清除道岔尖軌、轍叉暗角的積雪和冰凝,厚厚的冰花裹滿了大家的衣帽,他們(men) 卻像絲(si) 毫感覺不到寒冷,直到每組鐵軌道岔“正反位”操作轉動正常,才暫時安心下來,站起身用力撣了撣滿身冰花。
服務旅客用情,保障安全用心,迎接挑戰用力。春運中,“龍寶”們(men) 不畏艱險,大步向前,在2024年春運這場“大考”中,用實際行動定義(yi) 青春,書(shu) 寫(xie) 著00後的責任與(yu) 擔當。
李銳 李思瑤 孫婕婷 鍾孟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周偉(wei)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