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非獨生子女陪護假,為贍養老人減輕壓力
作者:王鍾的
獨生子女有父母陪護假,非獨生子女沒有怎麽(me) 辦?近日,浙江省衛健委回應網友“增設非獨子女陪護父母假”的建議,表示在下一步啟動修訂《浙江省人口與(yu) 計劃生育條例》時予以考慮並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認真研究充分論證,鼓勵用人單位支持子女在老年父母患病住院或生活不能自理情況下,每年給予一定天數的照料假。無獨有偶,北京市民政局在答複網民關(guan) 於(yu) “增加非獨生子女陪護假”的留言時也透露,設立護理假勢在必行。
設立獨生子女父母陪護假,是為(wei) 了減輕獨生子女贍養(yang) 老人的壓力。國家衛健委官網公開的《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第4477號建議的答複》表示,實施獨生子女父母護理假製度,有利於(yu) 增強獨生子女家庭養(yang) 老保障能力,有利於(yu) 保障獨生子女家庭的合法權益。從(cong) 2016年以來,全國多個(ge) 省份相繼出台獨生子女護理假製度,切實保障了獨生子女家庭的合法權益。
在當時看來,隨著獨生子女一代父母的老去,率先為(wei) 遵守計劃生育政策的獨生子女家庭提供陪護假,有著現實迫切性,也是政策給予計劃生育家庭的必要照顧。但是,不僅(jin) 獨生子女,非獨生子女同樣要承擔贍養(yang) 照料老人的責任。尤其是在社會(hui) 人口流動成為(wei) 常態的背景下,即使是非獨生子女也可能同時遠離父母生活,麵臨(lin) 一定的壓力。
其實,正如部分網友所指出的,一些非獨生子女陪護老人的需求更加迫切。例如,不少“70後”並非獨生子女,而這批50歲左右的中年人需要照顧自己80歲上下偏高齡的父母。相比以獨生子女為(wei) 主體(ti) 的“80後”“90後”,“70後”非獨生子女已經麵臨(lin) 更顯著的養(yang) 老壓力。
從(cong) 長遠看,隨著老齡化社會(hui) 程度加深,對老年人健康照護的需求逐漸迫切。父母陪護假並非某個(ge) 特定群體(ti) 的短期訴求,而成為(wei) 社會(hui) 常態化的普遍需求。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國家戰略中,理應充分考慮社會(hui) 實際情況,為(wei) 子女照護父母提供政策支撐。
另一方麵,我國生育政策已發生根本性變化,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ti) 係、減輕生育成本已成為(wei) 生育政策的核心。生育支持政策措施既要立足當下,關(guan) 注和回應當前出生率下降的問題,也要著眼於(yu) 未來,為(wei) 多子女家庭養(yang) 老創造便利。增設非獨生子女陪護父母假,也能起到支持和鼓勵生育的作用。
近年來,休假時間少、休假難的討論不時成為(wei) 公共輿論的熱點。與(yu) 此同時,不少人休假並非單純為(wei) 了個(ge) 人休閑,而是為(wei) 了履行家庭義(yi) 務,騰出精力陪伴和照顧家人。因此,在實現“休假自由”尚需時日的當下,以政策之力保障照護老人的剛性需求,以法律法規形式明確子女照護老人的休假權,顯然尤為(wei) 迫切和必要。
當然,完善養(yang) 老保障體(ti) 係,要打好政策“組合拳”。對於(yu) 父母年老體(ti) 衰的子女而言,單單增加幾天假期並不足以實現對老人的充分照護。國家要提供必需的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服務,幫助家庭分擔供養(yang) 、照料方麵的負擔,讓老人老有所養(yang) 、老有所依;讓年輕人兼顧個(ge) 人工作、生活和贍養(yang) 老人的義(yi) 務,促進家庭和諧與(yu) 社會(hui) 穩定。(王鍾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