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深入理解中國特色金融文化

發布時間:2024-02-29 15:08: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張進財(北京市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研究員)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zheng) 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建設金融強國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選擇。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專(zhuan) 題研討班開班式上指出,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建設金融強國,要堅持法治和德治相結合,積極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做到:誠實守信,不逾越底線;以義(yi) 取利,不唯利是圖;穩健審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創新,不脫實向虛;依法合規,不胡作非為(wei) 。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把馬克思主義(yi) 金融理論同當代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金融實踐創新、理論創新、製度創新,充分發揮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的職能和作用,促進虛擬經濟和實體(ti) 經濟協調發展,逐步走出一條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必須從(cong) 整體(ti) 上完善金融監管、優(you) 化金融服務、預防和化解金融風險。這既需要加強現代金融機構和金融基礎設施等“硬實力”建設,也需要通過文化的力量和作用來促進價(jia) 值觀、行為(wei) 規範等“軟實力”提升。因此,加強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建設,對於(yu) 建設金融強國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yi) 和現實價(jia) 值。積極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的五個(ge) 方麵的實踐要求,體(ti) 現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深厚滋養(yang) ,為(wei) 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建設指明了努力方向,具體(ti) 可從(cong) 以下幾個(ge) 方麵深入理解。

  誠實守信,是金融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信,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強調重信守諾,誠實守信是中國人所崇尚的人生準則,體(ti) 現了中華民族在長期社會(hui) 活動中積累的道德觀、經營觀。金融行業(ye) 以信用為(wei) 基礎,要求恪守合同、誠信為(wei) 本。“人無信不立”體(ti) 現在經濟、金融生活的方方麵麵。金融機構和從(cong) 業(ye) 人員都應將“誠實守信,不逾越底線”紮紮實實落實在具體(ti) 行動中。

  以義(yi) 取利,是金融行穩致遠的關(guan) 鍵。在數千年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熏陶下,“先義(yi) 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yi) 者辱”已融入中國人的精神血脈。金融兼具了功能性與(yu) 營利性雙重特性,隻有做到“以義(yi) 取利,不唯利是圖”,才能實現社會(hui) 效益與(yu) 經濟效益的統一。在建設金融強國的進程中,要處理好義(yi) 和利的關(guan) 係,使金融為(wei) 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提供服務、創造價(jia) 值,在義(yi) 利兼顧的基礎上健康發展。

  穩健審慎,是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必然要求。“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立身處世之道。金融高質量發展關(guan) 係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尤其是防範係統性金融風險,始終是金融業(ye) 永恒的主題。強調“穩健審慎,不急功近利”,就是要堅持把握好時機和力度,穩紮穩打,穩健前行。這對於(yu) 推動金融業(ye) 高質量發展至關(guan) 重要。在深化金融改革和具體(ti) 金融工作中,要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努力為(wei) 金融業(ye) 營造有利於(yu) 風險防控和穩健經營的環境。隻有做到審慎監管、有序推進,才能持續推動我國金融機構、金融行業(ye) 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

  守正創新,是金融改革發展的不竭動力。中華民族自古就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追求。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守正創新”,為(wei) 金融理論和實踐創新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指導。新時代新征程,隻有堅持繼承和發展相統一,不斷推動金融改革創新,才能不斷開創金融工作新局麵。當然,創新必須是守正基礎上的創新,而不能受利益驅動,打著創新的名義(yi) 盲目鋪攤子,大搞資金體(ti) 內(nei) 循環、脫實向虛、規避監管。做到“守正創新,不脫實向虛”,就是既要在支持實體(ti) 經濟做優(you) 做強上持之以恒,又要在金融產(chan) 品和服務上推陳出新。

  依法合規,是金融穩健運行的基石。“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wan) 事之儀(yi) 表也。”金融業(ye) 與(yu) 貨幣交易關(guan) 係緊密,麵臨(lin) 著較高的道德風險和操作風險,必須始終堅持依法經營、合規操作,鏟除一切違法違規行為(wei) 的滋生土壤,形成“依法合規,不胡作非為(wei) ”的作風和氛圍。金融業(ye) 既要服務國家戰略和支持實體(ti) 經濟,又要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美好生活需要。金融機構和從(cong) 業(ye) 人員必須樹立遵紀守法、清正廉潔的價(jia) 值取向,遵守金融監管要求,自覺在監管許可的範圍內(nei) 依法經營,讓尊崇法律、敬畏規則、依法合規經營成為(wei) 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建設金融強國需要長期努力,久久為(wei) 功。新征程上,要以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的繁榮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全麵增強金融工作本領,提高風險應對能力,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