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遺產中的“村超村晚”
貴州“村超村晚”示範展示活動將“村超村晚”與(yu) 少數民族特色節慶相結合,在呈現“村超”賀歲賽事的基礎上,圍繞傳(chuan) 統特色村落展示、民族文化傳(chuan) 承、旅遊產(chan) 業(ye) 發展及鄉(xiang) 村振興(xing) 四大要素,開展係列活動。
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文化產(chan) 品開發,使鄉(xiang) 村文化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也讓鄉(xiang) 村文化遺產(chan) 更好地留存下來、傳(chuan) 承下去。
非遺傳(chuan) 承人楊成蘭(lan) (左三)與(yu) 織娘一起展示手作侗布。
鄉(xiang) 村遺產(chan) 是傳(chuan) 承與(yu) 創新相互促進的社會(hui) 成果。近年來,人們(men) 不僅(jin) 關(guan) 注曆史村落與(yu) 文化景觀、文物與(yu) 鄉(xiang) 土建築、文獻與(yu) 民俗技藝,更將目光投向鄉(xiang) 村博物館、鄉(xiang) 村公園、當地特色傳(chuan) 統產(chan) 品開發和品牌建設等。
新的節日受青睞
在貴州省黔東(dong) 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全年有390餘(yu) 個(ge) 民族節日,其中萬(wan) 人以上的節日有120多個(ge) 。2024年龍年到來之際,這裏又增添了一個(ge) 新節日:“村超村晚”。
今年2月3日,2024全國“村晚”示範展示活動暨貴州“村超村晚”在黔東(dong) 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舉(ju) 行,以此拉開了喜迎新年的序幕。
“村超”是指由當地群眾(zhong) 自創舉(ju) 辦的“貴州榕江(三寶侗寨)和美鄉(xiang) 村足球超級聯賽”。2023年初,文化和旅遊部下發文件,鼓勵各地開展“四季村晚”活動。
2023年,榕江以“村超”名氣大增。“村超村晚”也入選了2024年全國“村晚”示範展示活動。
“村超村晚”的重頭戲,是來自澳門特別行政區的職工聯隊與(yu) 貴州省村超聯隊之間進行的2024龍年“村超”足球賀歲戰;隨後,“舞醉龍”、侗族大歌以及苗族錦雞舞、擺王木鼓舞等節目一起在“村晚”舞台上大放異彩。激烈的體(ti) 育賽事與(yu) 令人眼花繚亂(luan) 的藝術展演,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節日的氣氛一直到深夜還未消散。人們(men) 看完比賽,觀摩了表演,又湧到了街上。賽場周邊設置了年貨大集,擠滿了貨攤和遊客,人聲喧嚷,到了晚上則愈發熱鬧,沿街飯店挑起大帳,各式風味食攤同樣“煙火氣”爆棚……榕江這座小城,常住人口不到40萬(wan) ,而“村超村晚”當天,至少有3萬(wan) 人來到現場觀看。
搭建新的交流平台
來到榕江就可以發現,人們(men) 似乎已經“適應”了這樣的節日場麵。據榕江縣“村超”辦公室提供的數據顯示,2023年舉(ju) 辦“村超”係列賽事以來,當地累計接待遊客超733萬(wan) 人次,僅(jin) 夏季就接待519餘(yu) 萬(wan) 人次;網上點擊瀏覽量更是達到驚人的580億(yi) 次。2024年新賽季,“村超”的參賽村隊覆蓋了榕江全縣所有鄉(xiang) 鎮街道,從(cong) 舉(ju) 辦初期的20支迅速增加到62支,總人數超過1800人。從(cong) 春節前到年後的元宵節,幾乎每天都有比賽,再搭配特有的蘆笙會(hui) 、山歌賽等節慶活動,榕江的龍年年味既“濃”又“新”。
進入2月,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文件提出,“堅持農(nong) 民唱主角,促進‘村BA’、村超、村晚等群眾(zhong) 性文體(ti) 活動健康發展”。這進一步激發了榕江人的文化激情。榕江縣文化館館長李莎是“村超村晚”的執行導演,也是“村超村晚”舞台上的演員。“全場2300多名村晚演員來自榕江各個(ge) 鄉(xiang) 鎮、各行各業(ye) 。”她說,“這是村裏的晚會(hui) ,不僅(jin) 展示民族文化,也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李莎還透露,“村超村晚”組委會(hui) 正在謀劃,在龍年吸引更多來自全國各地的民族文化節目走進“村超”。
黔東(dong) 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國家級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區,被譽為(wei) “民族文化生態博物館”。榕江縣民族節日眾(zhong) 多,民俗活動豐(feng) 富多元,擁有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侗族大歌、多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以及29個(ge) 中國傳(chuan) 統村落,每年的民族民間節日多達25個(ge) 。
榕江將豐(feng) 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優(you) 勢創新融合到了“村超”中。在球隊入場和比賽間隙,侗族大歌、蘆笙、擺王木鼓舞、多耶舞和少兒(er) 體(ti) 操輪番上陣,加油助威。表演者來自不同村寨,身著多彩華麗(li) 的民族盛裝組成啦啦隊環球場穿行,成為(wei) 球場上一道靚麗(li) 的風景。尤其是當侗族大歌回蕩在球場上空時,現場的人們(men) 都被那傳(chuan) 唱千年的歌聲感動到了。
侗寨增添新活力
“村超”的吸引力,已輻射到球場之外。
從(cong) 榕江縣城出發,在山間向東(dong) 北方行進25公裏,就可以抵達栽麻鎮的大利侗寨。2006年12月,大利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chan) 預備名單;同時,它也是“中國第一批傳(chuan) 統村落”“全國第六批曆史文化名村”和“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們(men) 一路盤桓上山。繞過高大茂盛的古樹林,這座典型的侗族村落逐漸出現在眼前。冬雨剛剛來過,樹枝上垂掛著冰霜;溪水穿寨,夾映著兩(liang) 岸的風雨橋、鼓樓和吊腳樓。村民們(men) 圍坐在鼓樓的篝火邊,身著盛裝,唱起侗歌。
春節前夕,寨中各處已經貼上春聯,掛好了紅燈籠;風雨橋上,侗族姑娘編織著花帶,各式民族手工織物圍繞在身邊。穿過風雨橋,沿石板路來到寨子高處,這裏是侗家標誌性建築九重密簷式六角攢尖頂鼓樓。鼓樓是侗寨的象征,也是集會(hui) 議事的公共場所。逢侗族新年等節日,全寨人都要相聚在這裏,至今習(xi) 俗仍存。
侗寨大多隱於(yu) 深山幽穀間。“大利”之名來源於(yu) 古老的侗族神話傳(chuan) 說中的英雄“利侗”,自明初建寨,大利侗寨的曆史已延續600餘(yu) 年。
2024年春節期間,這個(ge) 原本偏遠的民族山寨也迎來了客流高峰,許多遊客其實就是球友。“村超”和“村超村晚”也期望為(wei) 分布在周邊的曆史村落、村寨中的“非遺”引入新活力。為(wei) 此,榕江推出“超好遊”路線,製作和發布各類打卡旅遊攻略,在“村超”舉(ju) 辦期間,還有340.62萬(wan) 人次的遊客被“帶動”“引流”到周邊縣市。
年輕人回鄉(xiang) 創業(ye)
距離大利侗寨不遠就是豐(feng) 登侗寨。為(wei) 慶祝龍年春節,侗寨村民唱大歌、唱侗戲,打糍粑、做豆腐;長輩們(men) 還會(hui) 拿出平日裏一遍遍染曬好的侗布,給家裏的小孩做過年穿的新侗衣。進入豐(feng) 登,到處可以看到“倚山人”的品樣標識,這裏的山水田園間坐落著“倚山人手造生活工作室”,主理人楊成蘭(lan) 是從(cong) 這個(ge) 村寨裏走出的第一位大學生,也是第一個(ge) 回鄉(xiang) 創業(ye) 的年輕人。“我從(cong) 小上山采植物染布,聽著家家戶戶的織布機聲音,穿著自家人用雙手製作的衣服長大。‘倚山人’即倚山而居的人,想表達的是侗族人與(yu) 大自然一直和諧共處、相互依存。”楊成蘭(lan) 說。
2016年,楊成蘭(lan) 辭去城裏的工作,回到家鄉(xiang) ,開始創業(ye) 做侗布。剛起步時,工作室隻有20平方米大小。她挨家挨戶找織娘,堅持手作侗族土布。現在,她的合作夥(huo) 伴有300多人,遍布周邊十幾個(ge) 縣。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hui) 的“天才媽媽”項目也在此落戶,通過帶動精通侗族織染手工藝的婦女就地就業(ye) ,不必再外出打工,從(cong) 而減少了留守兒(er) 童現象。
創業(ye) 8年,楊成蘭(lan) 在鄉(xiang) 間地頭建起了集染坊、手作房、織布間、體(ti) 驗空間、文創展廳一體(ti) 的工作室;不僅(jin) 做植物染、手工織布、文創產(chan) 品,還發展起了非遺研學、侗寨民宿。產(chan) 品也遠銷日本、韓國、澳大利亞(ya) 等國家。2022年,“倚山人”被列為(wei) 黔東(dong) 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非遺傳(chuan) 習(xi) 中心,也有了自己獨特的設計理念。“在保護和傳(chuan) 承傳(chuan) 統手工藝的同時,我們(men) 結合現代審美,講究創新和實用性,希望做出能讓更多人使用和喜愛的非遺產(chan) 品。”楊成蘭(lan) 說。
侗布技藝多以口口相傳(chuan) 實現傳(chuan) 承。侗布的製作工序繁多,包括紡紗、織布、染布等,每道工序都極費時間與(yu) 精力。在當代,侗布製作工藝同樣麵臨(lin) 後繼乏人的困境。“這麽(me) 多年來,總擔心這個(ge) 手藝失傳(chuan) 。”楊成蘭(lan) 描述工作室背後的故事,“我們(men) 不斷去吸引、培養(yang) 年輕人,希望他們(men) 了解當地文化,感受其中的魅力。”
“與(yu) 剛創業(ye) 那幾年比,現在工作室的年輕人多一些了。”楊成蘭(lan) 說,“這一年來,‘村超’火爆出圈,也讓我們(men) 這裏的客人多了起來,更多人前來關(guan) 注和了解這裏的非遺。我盼望這樣能讓更多的年輕人回來,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並努力去做,也希望我們(men) 的侗族土布走向世界各地。”
關(guan) 注新的文化現象
“‘村超’讓更多人知道榕江,也讓榕江的民族特色、非遺文化更加出名。”榕江縣月亮故鄉(xiang) 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文創負責人羅芸說。在榕江縣“青於(yu) 藍藍染藝術中心”和“月亮故鄉(xiang) 文創中心”,特色藍染總能吸引前來看球的遊客。在“村超”賽場周邊的非遺展銷區,許多產(chan) 品也出自這裏。
2018年,位於(yu) 榕江縣城古州老街的兩(liang) 湖會(hui) 館,成為(wei) “榕江縣月亮故鄉(xiang) 文創中心”,展示服裝、家具、首飾、文具等民族藝術係列文創產(chan) 品。2023年夏季開始,公司推出了“村超”係列的T恤、足球抱枕、車載香囊、絲(si) 巾、胸針、首飾、包袋、裝飾畫等一係列藍染、蠟染產(chan) 品,僅(jin) 2個(ge) 月的銷售額就達到40萬(wan) 元人民幣。
“那時我們(men) 要馬不停蹄地加班生產(chan) 。”羅芸介紹。平時車間裏隻有十幾個(ge) 繡娘,而在“村超”最火的時候,每天都需要40多個(ge) 繡娘,最高峰時竟有95個(ge) 繡娘同時在車間忙碌。
這些心靈手巧的繡娘大多來自榕江縣周邊各個(ge) 村寨。設計師劉洋是“月亮故鄉(xiang) ”的創始人。從(cong) 2018年起,劉洋發起了公益項目“讓母親(qin) 回家——手藝點亮回家之路”,公司把車間也搬到了當地扶貧搬遷小區,便於(yu) 繡娘就近工作,有些活計還可以帶回家裏做,從(cong) 而帶動村寨婦女就業(ye) 。“忙碌的時候,繡娘每月的計件報酬能到三四千元。”羅芸說。
“村超”也為(wei) 兩(liang) 湖會(hui) 館引來了新客流量。這裏是“月亮故鄉(xiang) ”藍染研學主題線路的地點之一。“村超村晚”舉(ju) 辦的當天,在會(hui) 館舉(ju) 辦了春節前最後一期研學營的開營儀(yi) 式和藍染體(ti) 驗課。
羅芸明顯感到,在“村超”和新媒體(ti) 傳(chuan) 播的帶動下,返鄉(xiang) 的年輕人變多了。新招募的許多研學非遺講師,都是返鄉(xiang) 的年輕人;“村超”也讓更多的人了解了藍染文化。“這對我們(men) 來說,是一個(ge) 前所未有的融合機會(hui) ”。
“村超”“村晚”為(wei) 鄉(xiang) 村遺產(chan) 帶來的衍生效應,是一個(ge) 值得關(guan) 注的文化現象。各地新出現的文創產(chan) 品、文化品牌,為(wei) 曆史文化名城、名村名鎮和非遺保護創造了更多的“接力”機會(hui) ,但其意義(yi) 遠不止於(yu) 此。進入可持續良性發展軌道的大大小小“村超”“村晚”,不僅(jin) 可提升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鄉(xiang) 村建設、鄉(xiang) 村治理水平,更可能逐步進入鄉(xiang) 村遺產(chan) 的大家庭,成為(wei) 其中的活態構成。
鏈 接
黔東(dong) 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全國30個(ge) 少數民族自治州之一,享有歌舞之州、森林之州、神奇之州、百節之鄉(xiang) 、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ang) 、苗族侗族文化遺產(chan) 保留核心地、民族文化生態博物館等諸多美譽。
黔東(dong) 南民族文化豐(feng) 富多彩,“侗族大歌”列入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有國家級非遺56項78處。
黔東(dong) 南曆史遺存厚重,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處,擁有415個(ge) 中國傳(chuan) 統村落、126個(ge) 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摘自黔東(dong) 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網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