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引領福建做熱文旅消費
“第一眼就迷上了泉州。”龍年春節,世遺之城的魅力吸引了無數來自海內(nei) 外的遊客紛紛到泉州體(ti) 驗當地文化,意大利青年鋼琴家盧卡·斯特拉迪瓦裏便是其中之一,被這座古城折服的他希望有機會(hui) 能在泉州生活。
2月21日,巨型“米龍”吸引市民前往福建泉州文興(xing) 宮參觀。當日,“米龍”祈福活動在泉州文興(xing) 宮啟動,將持續到農(nong) 曆二月初二,屆時製作“米龍”的平安米將讓民眾(zhong) 帶回家,一起“呷(吃)平安”。“米龍”總長度35米,使用了3500斤大米,由台灣師傅製作,曆時三天。中新網記者 張斌 攝
為(wei) 何泉州如此“火”?7日,華僑(qiao) 大學旅遊學院教授殷傑接受采訪時表示,作為(wei) 中國南方旅遊城市,泉州成為(wei) 海內(nei) 外遊客旅遊的目的地,是天時、地利、人和等多種原因共同促成的結果。
殷傑告訴記者,今年春節,民眾(zhong) 出遊欲“爆棚”,隨著泉州申遺成功,以及世界遺產(chan) 方麵的旅遊配套逐步成熟、旅遊產(chan) 品供給相對完善,外地遊客可謂紛至遝來。
“世界遺產(chan) ,是旅遊發展過程中很重要的引爆點和推動點。”正如殷傑所言,泉州意識到了這一點。春節期間,泉州時隔20年重啟民俗踩街,舉(ju) 辦2024泉州非遺年貨節、第十八屆泉·澎“乞龜”民俗文化活動等,充分發揮世界遺產(chan) 名片效應,做熱文旅消費。
據泉州文旅部門測算,僅(jin) 2024年春節假期,泉州市接待旅遊人數達818.12萬(wan) 人次,較2019年同期增長140.6%;實現旅遊收入80.18億(yi) 元(人民幣,下同),較2019年同期增長143.3%,其中外地遊客超60%,遊客接待量與(yu) 旅遊總收入均創曆史新高。
記者梳理發現,泉州釋放世遺魅力的同時,體(ti) 驗世遺文化的遊客也紛紛前往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莆田湄洲島、廈門鼓浪嶼等地,“來福建,坐著高鐵去看世遺”的熱度持續上揚。據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春運期間,福建省發送旅客1616萬(wan) 人次,突破該省春運鐵路發送旅客曆史紀錄。
莆田學院媽祖文化研究院台灣教授林孟蓉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指出,千年媽祖,源遠流長。作為(wei)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的一部分,媽祖信俗也成為(wei) 福建文旅事業(ye) 發展的支點之一,吸引海內(nei) 外遊客到福建朝聖。
一張張“世界遺產(chan) ”名片,提高了福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目前,福建文旅經濟進入發展“快車道”,後續,應如何繼續做熱市場、做活業(ye) 態、做強鏈條?
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黨(dang) 組書(shu) 記、廳長林向東(dong) 指出,通過打造5個(ge) 世界遺產(chan) 地的文化和旅遊集聚區(武夷山、泰寧丹霞、福建土樓、鼓浪嶼、泉州古城),構建藍色海絲(si) 、綠色休閑、紅色文化3條特色文化旅遊帶,建設沿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等7個(ge) 文化和旅遊線路,推動文化和旅遊資源串點連線、串珠成鏈。
目前,大量外地遊客選擇福建作為(wei) 旅遊目的地,殷傑認為(wei) ,福建急需將旅遊流轉化為(wei) 消費流,深挖旅遊需求類型與(yu) 特征,豐(feng) 富遊客旅遊體(ti) 驗場景,創新發展新業(ye) 態、落地新的旅遊產(chan) 品。(葉秋雲(yun)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