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微短劇:從高流量走向高質量

發布時間:2024-03-13 14:5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文藝觀潮】

  作者:史哲宇、楊藝雯(分別係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yu) 傳(chuan) 媒學院講師,中國電視藝術交流協會(hui) 會(hui) 員)

  短視頻的流行、倍速播放的普及,滿足了人們(men) 填充碎片化時間的精神文化需求。當短小精致成為(wei) 越來越多用戶對網絡視聽內(nei) 容的新期待和新需求,微短劇快速發展起來。近期,行業(ye) 好消息不斷。據不完全統計,超過800部作品競逐“新春檔”,創下了8天8億(yi) 元的市場紀錄。聚焦婚姻困境與(yu) 個(ge) 人成長的《大過年的》上線,播放量已達9.6億(yi) 。微短劇《大媽的世界賀歲篇》在湖南衛視播出,平均收視率0.19,平均份額1.75%,在同時段省級衛視中排名第一。強勢的社交屬性、獨特的傳(chuan) 播場景、垂直的運營思路,讓不少精品微短劇“破圈”傳(chuan) 播,也使“追看微短劇”成為(wei) 人們(men) 過年乃至日常文化生活的新潮流。

  開辟影視創作新賽道,走紅更要走心

  微短劇單集時長從(cong) 幾十秒到十幾分鍾不等,有著相對明確的主題和較為(wei) 連續完整的情節,一般以快節奏、高密度、強情節、多反轉的敘事鋪陳故事,符合當前觀眾(zhong) 在快節奏社會(hui) 生活中的觀看喜好和觀賞期待,成為(wei) 不少人業(ye) 餘(yu) 文化生活中的“解壓神器”“休閑法寶”。

  微短劇不僅(jin) 收獲了觀眾(zhong) 的關(guan) 注,還得到了業(ye) 界的追捧。創作周期短,投入成本低,卻能以小博大,獲得豐(feng) 厚的經濟利益,單部作品甚至創造了一天充值破2000萬(wan) 元、幾天收入破億(yi) 元的成績……如此驚人的吸金能力吸引了大量創作者、機構、平台湧入。《2023—2024年中國微短劇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為(wei) 373.9億(yi) 元,同比增長267.65%。在行業(ye) 和市場的雙重加持下,微短劇開辟了一條網絡視聽內(nei) 容創作的新賽道,催生出一種影視藝術樣態的新探索。

  不過,微短劇在受到歡迎的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和爭(zheng) 議。一提到微短劇,很多人直呼“上頭”。這與(yu) 微短劇發展之初專(zhuan) 注於(yu) 通過製造酣暢淋漓的觀賞體(ti) 驗吸引用戶觀看的理念有關(guan) 。不論是甜寵、家庭題材,還是逆襲、穿越故事,爽感成了微短劇的製勝法寶。部分作品過度追求爽感,卻忽視了藝術品質和思想價(jia) 值,被貼上了製作粗糙、缺乏邏輯、拜金炫富、打擦邊球等標簽,也使題材同質化、內(nei) 容低俗化、創作低智化成為(wei) 行業(ye) 發展的痛點、難點。

  麵對這種亂(luan) 象,國家廣電總局多措並舉(ju) ,開展網絡微短劇的治理工作,對含有色情低俗、血腥暴力、格調低下等內(nei) 容的微短劇進行下架處理,建立“黑名單”機製,並不斷完善常態化管理,為(wei) 微短劇雜亂(luan) 無序的態勢按下終止鍵。

  多元主體(ti) 入場,共同助力精品化發展

  在迅猛發展之下,如何推動微短劇向精品化發展,已成為(wei) 行業(ye) 迫切需要解決(jue) 的問題。明確方向、樹立標杆勢在必行。國家廣電總局在2022年度優(you) 秀網絡視聽作品推選活動中首次設立“網絡微短劇”專(zhuan) 項。《中國節氣——穀雨/春分奇遇記》《老吳的傳(chuan) 承》《開挖掘機怎麽(me) 啦》等優(you) 秀作品榜上有名,為(wei) 微短劇精品化“打樣”。

  主流媒體(ti) 、視聽平台、頭部影視公司等“正規軍(jun) ”也紛紛入場,用成熟的內(nei) 容策劃製作能力與(yu) 規範的生產(chan) 流程,為(wei) 微短劇領域注入更多新鮮血液和創新力量。央視頻、央視網計劃推出包括《中國微短劇大會(hui) 》和《中國微短劇盛典》在內(nei) 的一係列大型項目,新華社、新華網、北京廣電、浙江廣電、江蘇廣電、東(dong) 方衛視等媒體(ti) 機構也加入精品微短劇創作的行列中來。很多視頻網站對微短劇精品化不斷探索,諸如芒果TV的“大芒計劃”、騰訊視頻的“十分劇場”等已推出了多部微短劇佳作。短視頻平台更是發揮自身優(you) 勢,以優(you) 質微短劇豐(feng) 富受眾(zhong) 的觀賞選擇。如抖音平台匯聚了數百家優(you) 質創作機構,圍繞“向陽篇、向善篇、向美篇”三大核心主題,打造精品內(nei) 容。傳(chuan) 統影視公司也加入進來,帶著專(zhuan) 業(ye) 導演、演員、製作人投身微短劇創作,為(wei) 微短劇發展引入更專(zhuan) 業(ye) 的視角、更先進的理念。

  在政策引導與(yu) 多方協同努力下,行業(ye) 已經出現了令人欣喜的變化。近期,《大媽的世界賀歲篇》《風月變》《小年獸(shou) 與(yu) 捉妖師》等作品登陸電視台,打通了網絡平台與(yu) 傳(chuan) 統電視台之間的次元壁,也說明微短劇的品質已大幅提升,獲得了主流媒體(ti) 的認可。

  深耕“微短劇+”,讓行業(ye) 發展實現質的提升

  伴隨著微短劇行業(ye) 從(cong) 野蠻生長邁向成熟,低劣的內(nei) 容、引流的噱頭逐漸被市場淘汰,從(cong) 業(ye) 者開始在市場開發、產(chan) 業(ye) 聯動等方麵做文章,以“微短劇+”撬動新發展。比如,與(yu) 電影、劇集等長視頻聯動,對優(you) 質IP進行全方位開發與(yu) 巧妙運用。長視頻和微短劇兩(liang) 者可以以不同體(ti) 量、不同視角詮釋同一主題或故事。對於(yu) 長視頻而言,微短劇可以作為(wei) 重要的宣傳(chuan) 渠道和內(nei) 容補充;對於(yu) 微短劇而言,長視頻提供了更多高質量、可深耕的創作素材。如基於(yu) 《流浪地球》電影推出的“流浪地球短片集”計劃,將在電影原有的科幻內(nei) 容基礎上,以14個(ge) 獨立故事探討關(guan) 於(yu) 人類文明與(yu) 生存困境的議題。大熱劇集《去有風的地方》的衍生微短劇《我的歸途有風》,由動畫電影《雄獅少年》衍生出的真人微短劇《超越吧!阿娟》在春節檔上線,受到觀眾(zhong) 歡迎。這種良性互動既能打磨出更多精品內(nei) 容,也可以聚集起更高的關(guan) 注熱度,為(wei) 影視內(nei) 容價(jia) 值的進一步拓展轉化注入無限想象力。

  此外,影視與(yu) 文旅的深度融合也為(wei) 微短劇的發展打開新思路。影視綜作品、短視頻與(yu) 文旅可以相互賦能,這已成為(wei) 行業(ye) 共識,湧現了很多成功案例。相較於(yu) 長視頻作品,微短劇製作周期更短、成本更低,一般的文旅單位和小微視頻公司也能入門。比起短視頻,微短劇的故事承載力和創作空間更廣闊,更容易滿足有深度的文旅傳(chuan) 播需要。所以,“微短劇+文旅”可謂“影視綜+文旅”的輕量版,也是“短視頻+文旅”的加量版。許多地方文旅部門、微短劇製作方等已看到這個(ge) 賽道的巨大潛力,開始打造全新的文旅宣傳(chuan) 模式。《我等海風擁抱你》巧妙地融入福建泉州的美景與(yu) 民俗文化,《溫度》展示重慶溫泉的獨特魅力,讓不少觀眾(zhong) 心向往之。

  這一現象更是引起了相關(guan) 部門的高度關(guan) 注,2024年1月國家廣電總局發布關(guan) 於(yu) 開展“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的通知,提出2024年創作播出100部“跟著微短劇去旅行”主題優(you) 秀微短劇,結合重大考古工程、取材非遺故事、圍繞城市漫步線路、聚焦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推動一批實體(ti) 取景地跟隨微短劇熱播“出圈”。作為(wei) 首批推介項目,《飛揚的青春》在春節期間上線,將故事原型浙江曹村鎮的風光風俗深度融入劇情,為(wei) 旅遊引流攬客。在這部作品的帶動下,曹村鎮多家民宿處於(yu) “爆單”狀態,周邊餐飲一桌難求。全域遊客累計接待近20萬(wan) 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超30%。

  微短劇已展露出巨大的傳(chuan) 播潛力。我們(men) 必須由粗加工走向精加工,由“套路化”走向“精品化”,從(cong) 流量生意回歸創作本質,做到微而精、短而美。比拚創新、比拚內(nei) 容、比拚內(nei) 涵,這才是行業(ye) 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主題。

  《光明日報》(2024年03月13日 15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