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間賽跑 為生命護航——記湖北省武漢市急救中心“120生命熱線”服務團隊
光明日報記者 王建宏 張銳 光明日報通訊員 劉欣然
“快點快點,我們(men) 這裏是四季美農(nong) 貿城,他心髒裝過支架,現在人已經昏迷了。”前幾日的一個(ge) 深夜,23時許,湖北省武漢市急救中心120調度員鄒婷接到了這樣一個(ge) 求救電話。她一邊派救護車一邊詢問患者病情,得知患者胸部無呼吸起伏,當即決(jue) 定通過線上指導家屬對其進行胸外按壓。
“我發了一條視頻短信給你,點鏈接進去。”在鄒婷的引導下,病人家屬打開“武漢急救”微信小程序。視頻接通後,鄒婷直觀地看到了現場的情況。“手臂打直,按壓深度至少5厘米,一二三四……”這樣的通話保持了12分鍾,直到救護車抵達現場,醫護人員初步判斷患者是心肌梗死。通過車載呼吸機支持,患者很快蘇醒,後經治療轉危為(wei) 安。
這是調度員們(men) 日常工作的縮影。“反應敏捷,救治有力,分秒必爭(zheng) ,守護生命。”武漢市120指揮調度中心大廳調度台屏幕上的十六個(ge) 大字,也是“120生命熱線”服務團隊的工作宗旨。近日,武漢市急救中心“120生命熱線”服務團隊獲評第九批全國學雷鋒活動示範點。
“丁零零——丁零零——”電話鈴聲在武漢市120指揮調度中心此起彼伏。每一位調度員麵前有6個(ge) 電腦顯示屏,呈現出電子地圖、可用救護車位置等信息。“接電話是我們(men) 的日常。一個(ge) 電話能夠拯救的不隻是一個(ge) 人,更是一個(ge) 家庭。”120調度主班周嬋說。
調度員的協調、引導,在院前急救中極為(wei) 重要。尤其是對於(yu) 突發心跳驟停的患者,在調度員的指導下抓住“黃金救援4分鍾”,是提高患者救治率和預後情況的關(guan) 鍵。使命感、責任感、價(jia) 值感已經融入了調度員的日常工作中。“打電話進來的人大多處於(yu) 非正常邏輯中,緊張、焦慮、崩潰情緒十分常見,調度員的服務要有溫度,真正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武漢市急救中心120調度科科長丁一鶥說。
“讓更多人掌握急救技能技巧”是武漢市急救中心的目標之一。不定期的急救開放日,讓更多民眾(zhong) 走進120指揮調度中心,提升自救互救能力。“大家可以到急救中心參觀,進行VR體(ti) 驗,更直觀地感受突發情況到來時的危險,掌握心肺複蘇操作的正確位置、姿勢、力度,AED操作方法等。”武漢市急救中心培訓中心科長樂(le) 薏介紹。
在社區、學校也時常能看到“120生命熱線”服務團隊的身影。他們(men) 下沉基層,開展急救科普和義(yi) 診。樂(le) 薏說:“當緊急情況發生時,普通人隻要能想起一點自救互救的做法或技巧,就可能拯救一條生命。”
“120生命熱線”服務團隊全年無休,24小時守護著居民的生命安全。2023年,武漢市急救中心“120生命熱線”受理電話87萬(wan) 餘(yu) 起,日平均電話量2000多起,救護車調度有效出車500餘(yu) 次,先後獲得“全國青年文明號”“工人先鋒號”“武漢市巾幗文明示範崗”等榮譽。
《光明日報》(2024年03月14日 10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