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組開局數據回升向好 市場活力有所增強 今年經濟開局穩中有升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guan) 鍵一年,多項國民經濟的開局數據呈現亮點與(yu) 積極變化。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7%,比上年12月份加快0.2個(ge) 百分點。1-2月份,全國服務業(ye) 生產(chan) 指數同比增長5.8%。同時2月份城鎮調查失業(ye) 率環比有所上升。
“從(cong) 1-2月份主要經濟指標運行情況看,隨著宏觀組合政策效應持續釋放,經濟內(nei) 生動能繼續修複,生產(chan) 需求穩中有升,就業(ye) 形勢總體(ti) 穩定,居民消費價(jia) 格同比由降轉漲,發展質量不斷改善。”在國新辦3月18日舉(ju) 行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說,1-2月份國民經濟運行起步平穩,為(wei) 全年發展奠定了較好基礎。
她列舉(ju) 了多個(ge) 累積增多的積極因素。“春節假日期間,文娛旅遊市場持續火熱,全國營業(ye) 性演出票房收入同比增長80.1%,國內(nei) 出遊總花費增長47.3%。”劉愛華說,市場活力有所增強,在服務消費領域表現尤為(wei) 突出。
國家統計局當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2月份服務零售額增長12.3%。“在服務消費需求的帶動下,服務業(ye) 景氣度連續兩(liang) 個(ge) 月回升,業(ye) 務活動預期指數持續處於(yu) 較高景氣區間。”劉愛華說,這表明企業(ye) 對近期行業(ye) 的發展總體(ti) 看好。
對於(yu) 下一階段的消費趨勢,劉愛華認為(wei) ,支撐消費穩定增長的有利條件還比較多,消費領域出現的積極變化有望得到持續。她進一步分析說,從(cong) 消費空間看,服務消費穩步擴大,線上線下融合消費趨勢更加明顯,新型消費的快速發展為(wei) 消費增長提供了新動力。從(cong) 供給能力看,新型基礎設施快速發展,網絡技術、雲(yun) 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與(yu) 應用不斷成熟,消費應用場景不斷拓展。
“從(cong) 支撐基礎看,經濟持續恢複、就業(ye) 收入穩定增長,為(wei) 擴大居民消費能力創造了有利條件。從(cong) 政策支持看,政府工作報告對促進消費穩定增長作出了具體(ti) 安排,政策效應將會(hui) 持續釋放。”劉愛華同時提到,恢複和擴大消費的基礎仍待鞏固,居民消費能力和信心有待進一步提升,供給質量結構仍需優(you) 化。
她表示,下階段,要按照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和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部署,繼續促進消費穩定增長,不斷提升消費能力和意願,培育壯大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等新型消費,穩定和擴大傳(chuan) 統消費,優(you) 化消費環境,以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消費新需求。
當前,我國製造業(ye) 正處在從(cong) 數量擴張向質量提高的重要關(guan) 口期。隨著製造業(ye) 投資增長,有分析師擔心供應超出需求。對此,劉愛華認為(wei) ,從(cong) 當前的情況看,加快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改造升級,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謀劃布局未來產(chan) 業(ye) ,都是需要進一步加大創新投入的。
她結合當前階段的實際需要說,製造業(ye) 投資擴大有利於(yu) 推動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也有利於(yu)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當然,我們(men) 也要統籌利用好各類資金,防止低效、無效投資”。
對於(yu) 受到關(guan) 注的房地產(chan) 行業(ye) 發展趨勢問題,劉愛華也作出回應。她說,從(cong) 房地產(chan) 開發投資來看,前兩(liang) 個(ge) 月有一些積極的變化,房地產(chan) 開發投資同比下降9%,降幅比上年全年收窄0.6個(ge) 百分點。
“從(cong) 整體(ti) 情況看,房地產(chan) 市場處於(yu) 調整轉型中。”劉愛華說,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和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對優(you) 化房地產(chan) 政策、促進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要求適應新型城鎮化的發展趨勢和房地產(chan) 市場供求關(guan) 係的變化,加快構建房地產(chan) 發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和供給,完善商品房相關(guan) 基礎性製度,滿足居民剛性住房需求和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這些政策措施的落實,將會(hui) 有助於(yu) 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健康和高質量發展”。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彩雲(yun)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