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端穩端牢中國飯碗——從春耕一線看農業強國建設之一

發布時間:2024-03-20 16:06: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春風漸暖,希望田野迎來新一季的耕耘。

  冀南糧倉(cang) ,麥苗返青。河北省寧晉縣雅苒糧棉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農(nong) 機手高換起駕駛自走式植保機穩穩前行,“用上新農(nong) 機,一天能作業(ye) 150多畝(mu) 。”

  洞庭湖畔,水田縱橫。湖南省澧縣澧南鎮彭坪村種植大戶辛繼林忙著檢修旋耕機、插秧機,“今年集中育秧3000畝(mu) ,早稻打算種1200畝(mu) 。”

  …………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隻有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才能把穩強國複興(xing) 主動權。”“保障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的頭等大事。”

  “糧食產(chan) 量1.3萬(wan) 億(yi) 斤以上”,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之一。抓好春耕備耕,對於(yu) 確保糧食豐(feng) 產(chan) 和糧食安全至關(guan) 重要。各地區各部門壓實責任,確保春播麵積,細化春季田間管理,保障農(nong) 資充足供應,推動春耕備耕全麵開展,為(wei) 全年糧食增產(chan) 和農(nong) 民增收開好頭、起好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最新農(nong) 情調度顯示,目前全國冬小麥苗情長勢總體(ti) 好於(yu) 上年、好於(yu) 常年,冬油菜苗情與(yu) 常年相當,夏季糧油生產(chan) 基礎好。截至3月17日,全國春播糧食完成意向麵積的3.0%。

  春耕一線有條不紊的生產(chan) 場景,折射推進農(nong) 業(ye) 強國建設的強勁脈動。各地區各部門牢記“國之大者”,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

  既穩麵積,又提單產(chan) ,以國內(nei) 穩產(chan) 保供的確定性來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始終立足自身抓好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以國內(nei) 穩產(chan) 保供的確定性來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供給保障強是農(nong) 業(ye) 強國的重要特征之一。隨著全球糧食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不確定風險增加,糧食需求剛性增長,必須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一年之計在於(yu) 春。春播糧食產(chan) 量占全年六成左右,春管糧食產(chan) 量占主要口糧的近四成。行走春耕一線,各地區各部門強管理、穩麵積、提單產(chan) ,全力打好糧食生產(chan) 第一仗。

  ——強化田管穩麵積。

  “先控旺再除草,正是忙的時候。今年流轉了2600多畝(mu) 地,預計畝(mu) 產(chan) 能達到1100斤以上。”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種糧大戶劉軍(jun) 的說。

  “我們(men) 落實糧食種植麵積106.1萬(wan) 畝(mu) 、油料3萬(wan) 畝(mu) 、大豆1萬(wan) 畝(mu) ,全部分解到村到戶。技術員包村指導技術,確保每塊地有人種、種得好。”永年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農(nong) 業(ye) 科科長張建英介紹。

  麵積穩,糧食生產(chan) 的底盤才能穩。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提出,確保今年糧食播種麵積穩定在17.7億(yi) 畝(mu) 以上,大豆麵積穩定在1.5億(yi) 畝(mu) 以上、油料麵積穩定在2億(yi) 畝(mu) 以上、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麵積穩定在2000萬(wan) 畝(mu) 。農(nong) 情調度顯示,全年糧食意向種植麵積和春播糧食意向麵積均比上年穩中有增。

  責任層層壓實。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已將今年糧食、大豆和油料生產(chan) 目標任務下達各省份,主產(chan) 區、主銷區、產(chan) 銷平衡區飯碗一起端,責任一起扛。

  服務保障有力。近日,財政部會(hui) 同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下達中央財政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防災救災資金8.3億(yi) 元。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組織實施奮戰120天奪取夏收糧油豐(feng) 收行動,集中開展生產(chan) 指導、單產(chan) 提升、病蟲防控等工作。

  ——深挖潛力提單產(chan) 。

  看著小麥拔節,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程河鎮孫崗村村民程興(xing) 勝心情舒暢。“今年100多畝(mu) 地種的是‘扶麥368’,高產(chan) 穩產(chan) 還抗病。”程興(xing) 勝說,“小麥玉米連作,選育優(you) 良品種,種出‘噸糧田’有信心。”作為(wei) 湖北省小麥單產(chan) 提升整建製推進縣,襄州區小麥良種覆蓋率達99%,為(wei) 確保糧食產(chan) 量穩定在25億(yi) 斤以上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把糧食增產(chan) 的重心放到大麵積提高單產(chan) 上。擴大玉米單產(chan) 提升工程實施規模、啟動小麥單產(chan) 提升行動,一係列有力舉(ju) 措支撐單產(chan) 穩步提升。

  ——政策給力穩預期。

  “政策托底,今年打算種400多畝(mu) 早稻。”江西省永豐(feng) 縣坑田鎮羅珠村種植大戶鄧冬根算賬,去年每畝(mu) 收到一次性種糧補貼18元,早稻生產(chan) 補貼36.5元,中晚稻補貼27.5元,享受耕地地力保護補貼112元。水稻保險還有補貼,一畝(mu) 隻要繳納保費8.8元。

  永豐(feng) 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汪建平介紹,縣裏統籌產(chan) 糧大縣獎勵和耕地輪作(雙季稻)等項目資金用於(yu) 支持早稻生產(chan) ,“糧農(nong) 吃下‘定心丸’,今年全縣糧食種植麵積穩定在91.6萬(wan) 畝(mu) 以上。”

  繼續實施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nong) 機購置與(yu) 應用補貼和稻穀補貼,適當提高小麥最低收購價(jia) 、在全國實施三大主糧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完善主產(chan) 區利益補償(chang) 機製……好政策落入田間,不斷調動農(nong) 民種糧和地方抓糧積極性。

  既重產(chan) 量,又重產(chan) 能,努力在高基點上實現糧食生產(chan) 新突破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糧食生產(chan) 根本在耕地,命脈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動力在政策,這些關(guan) 鍵點要一個(ge) 一個(ge) 抓落實、抓到位,努力在高基點上實現糧食生產(chan) 新突破。”

  保障糧食安全,提升糧食產(chan) 能是首要任務。春耕一線,廣袤田間,良種、良法、良機、良田、良製融合,築牢大國糧倉(cang) 根基。

  3000多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田成方、渠相連。山東(dong) 省嘉祥縣國廟村種糧大戶國東(dong) 來感慨:“旱能澆、澇能排,農(nong) 機開得進來,春管更省心。”

  耕地是糧食生產(chan) 的命根子。“目前全縣建設高標準農(nong) 田77.7萬(wan) 畝(mu) ,接下來將加強耕地質量建設和管理,推動糧食種植綠色化、特色化,讓良田產(chan) 出高效益。”嘉祥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黨(dang) 組成員胡寶軍(jun) 說。

  水利是農(nong) 業(ye) 的命脈。陝西省渭南市東(dong) 雷抽黃灌區近日啟動春灌,伴隨水泵轟鳴聲,汩汩黃河水沿著縱橫渠係提到旱塬。“小麥喝飽水,長個(ge) 有勁兒(er) 。”合陽縣黑池鎮峪渠村村民車峰剛澆完自家地塊。東(dong) 雷抽黃灌區不斷完善渠係,擴大灌溉麵積,今年將完成春灌55萬(wan) 畝(mu) 次。

  春耕有序推進,背後是農(nong) 業(ye) 基礎設施持續改善。2023年我國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nong) 田8611萬(wan) 畝(mu) 。今年加快報批實施逐步把永久基本農(nong) 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實施方案,以提升糧食產(chan) 能為(wei) 首要目標,把提高農(nong) 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續加強政策和資金保障,分區分類推進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為(wei) 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提供堅實支撐。還將實施1000處以上大中型灌區改造升級,預計新增恢複改善灌溉麵積5000萬(wan) 畝(mu) 以上。

  田間地頭,好種子落地生根。“農(nong) 技員給我們(men) 推薦了‘眾(zhong) 信麥998’,抗倒伏、抗倒春寒,品質好。”河北省館陶縣柴堡鎮樊堡村種糧大戶許延嶺說。

  實驗室裏,育種創新正攻關(guan) 。在先正達集團中國楊淩技術中心,高通量分子檢測讓育種精準度越來越高。科技工作者在七八個(ge) 月內(nei) 創製數十萬(wan) 株育種材料,兩(liang) 到三年可推出具有優(you) 良特性的新品種。

  農(nong) 業(ye) 現代化,種子是基礎。破難題、補短板、強優(you) 勢、控風險,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效。2023年,國家審定推出了一批優(you) 質綠色水稻小麥、耐密宜機收玉米、高油高產(chan) 大豆、優(you) 質短季棉品種,今年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將持續加快選育推廣高油高產(chan) 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鹽堿作物等生產(chan) 急需的自主優(you) 良品種。

  春耕備耕,農(nong) 機先行。這幾天,山東(dong) 濰柴雷沃智慧農(nong) 業(ye)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車間裏,每三五分鍾就有一台新型智能拖拉機下線。

  “車輪上的春耕”加速跑。“無人駕駛拖拉機,馬力足,跑得快,一小時能耙60多畝(mu) 地,效率提高三成多。”山東(dong) 省青島市同富勤耕農(nong) 機合作社工作人員於(yu) 彥寶說。

  320馬力無級變速拖拉機、電驅式精量播種機實現量產(chan) 應用……今年我國將加大先進農(nong) 機創製力度,深入實施農(nong) 機裝備補短板行動,為(wei)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提供更為(wei) 堅實的裝備支撐。

  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利器在科技。春耕有序推進,背後是我國農(nong) 業(ye) 科技和裝備支撐穩步增強。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科技教育司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接下來要突出應用導向,強化自主創新,全麵推進農(nong) 業(ye) 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盡快在底盤技術、核心種源、丘陵山區農(nong) 機裝備等領域取得突破。

  既抓生產(chan) ,又護生態,確保糧食生產(chan) 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深入推進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推動品種培優(you) 、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chan) 。”

  從(cong) “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城鄉(xiang) 居民食物消費結構不斷升級,糧食生產(chan) 既要保數量,也要保多樣、保質量。春耕一線,各地區各部門轉方式、調結構、提品質,加快推進生產(chan) 方式全麵綠色轉型,推動糧食生產(chan) 質量、效益和競爭(zheng) 力不斷提高。

  生產(chan) 向綠,糧食生產(chan) 節本增效。

  放水入田,旋耕機駛入,綠肥、有機肥與(yu) 田土融為(wei) 一體(ti) 。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高塘嶺街道新陽村種糧大戶高帥說:“種植綠肥、測土配方、噴施生物農(nong) 藥,使得減藥能達20%至30%。”長沙市深入推進化肥農(nong) 藥減量增效,推動糧食生產(chan) 從(cong) 高產(chan) 穩產(chan) 向優(you) 質高效升級。

  “綠色春耕”折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方式轉變。該減的減下來,推動農(nong) 藥減量化,推進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融合發展、節水農(nong) 業(ye) 發展。該加的加上來,今年繼續推進東(dong) 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實施保護性耕作1億(yi) 畝(mu) ,健全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ti) ”保護製度體(ti) 係,不斷提升地力。

  品種更多,糧食供給更加多元。

  拌肥、拉線、覆膜……四川省蒼溪縣金飛陽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理事長趙小波忙著播種早玉米,“合作社管理3000多畝(mu) 地,合理搭配,茬茬接續,種植小麥、玉米、水稻和油菜等糧油品種。”

  春耕一線,農(nong) 業(ye) 結構調整紮實推進。擴大油菜麵積,支持發展油茶等特色油料;支持東(dong) 北地區發展大豆等農(nong) 產(chan) 品全產(chan) 業(ye) 鏈加工,打造食品和飼料產(chan) 業(ye) 集群……各地樹立大農(nong) 業(ye) 觀、大食物觀,加快構建糧經飼統籌、農(nong) 林牧漁並舉(ju) 格局,讓消費者餐桌更豐(feng) 富。

  品質更優(you) ,糧食產(chan) 業(ye) 提檔升級。

  “市場缺啥,我們(men) 種啥。”來自江蘇省沭陽縣的“新農(nong) 人”劉蘇不斷嚐試,“‘新麥58’的麵筋強度和延展性好,我們(men) 與(yu) 麵粉企業(ye) 簽訂單,約定每斤收購價(jia) 比市場高0.1元,隻要管得好,肯定豐(feng) 收又增收。”

  春耕生產(chan) 跟著市場走。各地堅持產(chan) 業(ye) 興(xing) 農(nong) 、質量興(xing) 農(nong) 、綠色興(xing) 農(nong) ,深入推進優(you) 質糧食工程,提升糧食品質、打造糧食品牌、完善糧食質量追溯,推動糧食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十四五”時期,我國優(you) 質糧食增加量將年均增長10%以上。

  春耕正當時,生機勃勃的田野孕育新的豐(feng) 收。全力抓好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端穩端牢中國飯碗,紮實推進農(nong) 業(ye) 強國建設,為(wei) 以加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更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20日 01 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