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融入餐飲體驗,中式糕點成為市場新寵——“國潮”餐飲滋味新
核心閱讀
2023年,我國餐飲收入突破5.2萬(wan) 億(yi) 元,創曆史新高。隨著“國潮”逐漸興(xing) 起,“國潮”餐飲應運而生。“國潮”元素融進菜品、傳(chuan) 統文化融入餐飲體(ti) 驗、中式糕點成為(wei) 新寵……“國潮”餐飲成為(wei) 消費熱點,帶給消費者更多“舌尖上”的新體(ti) 驗。
毛絨感都被炸出來的“龍獅酥”悄然走紅,咖啡連鎖企業(ye) 開出了“唐詩主題店”,西式快餐與(yu) 故宮聯名推出了限量版“故宮桶”……當前,餐飲業(ye) 刮起“國潮”風,帶來更多“舌尖上”的新體(ti) 驗。
“國潮”餐飲帶來新體(ti) 驗
一朝步入畫卷,一宴夢回千年。
走進北京市東(dong) 城區前門大街的宮宴餐廳,仿佛走進曆史題材的電視劇,服務人員穿著古裝,行著古代禮儀(yi) ,宮燈閃爍、帷幕輕擺,把宮廷宴席的氛圍感拉滿。
“從(cong) 內(nei) 容到形式我們(men) 都希望傳(chuan) 承與(yu) 傳(chuan) 播中華傳(chuan) 統飲食文化,將傳(chuan) 統文化融入宴筵食禮,讓賓客沉浸式感受古人的生活。”宮宴創始人行秀斌介紹。
隨著經濟發展和文化自信提升,近年來,“國潮”逐漸興(xing) 起,“國潮”餐飲應運而生。全國多地出現了不少以“國潮”為(wei) 主題的餐廳,風格多樣,主打中國文化元素。越來越多的“國潮”餐廳湧現,為(wei) 消費者提供了更為(wei) 豐(feng) 富的餐飲體(ti) 驗。
“國潮”元素在餐飲業(ye) 其實由來已久,很多中華老字號美食都可以算作“國潮”餐飲。日前,中華老字號企業(ye) 北京飯店邀請非遺匠人在大堂展示中華民俗技藝,傳(chuan) 承非遺文化。飯店設置了糖人、糖畫、剪紙、中國結、麵人、草編等傳(chuan) 統民俗技藝攤位,非遺匠人現場獻藝,通過展示、互動、現場傳(chuan) 授民俗技藝,讓賓客們(men) 近距離感受中華傳(chuan) 統文化,體(ti) 驗非遺技藝的魅力。
“我們(men) 希望每位顧客能夠從(cong) 一個(ge) 小小的糖人、麵塑、中國結上,體(ti) 會(hui) 到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希望能將非遺文化用年輕人、大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國潮’風展示出來。”北京飯店相關(guan) 負責人說。
很多餐廳將“國潮”元素融入菜品。提督品牌總經理許昌霖介紹:“我們(men) 店盛放烤鴨的器皿是如意形狀,象征順心如意。烤鴨五味三吃,在一吃上桌時,使用如意樣式的餐具裝盛;二吃和三吃上桌,如意首尾位置發生變化,寓意從(cong) 始至終,正反皆如意。”
2023年,我國餐飲收入突破5.2萬(wan) 億(yi) 元,創曆史新高。中國飯店協會(hui) 會(hui) 長陳新華說:“2024年是商務部確定的‘消費促進年’,餐飲業(ye) 要積極打造餐飲消費熱點,大力挖掘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讓餐飲消費成為(wei) 擴大內(nei) 需的重要力量。”
“國潮”點心成為(wei) 文化載體(ti)
走進北京市東(dong) 城區東(dong) 四北大街的北京稻香村零號店,櫃台裏擺滿琳琅滿目的中式糕點。店長李豔柳介紹:“我們(men) 最近增添了新品,比如傳(chuan) 統民樂(le) 造型的‘琵琶糕’、複古柔美的‘盤紐酥’、匠心傳(chuan) 承的‘剪紙方酥’,仿古擺件造型的‘翡翠白菜’,造型均借鑒了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元素。”
記者注意到一款“琺琅糕”,看上去像一個(ge) 葫蘆花瓶。“這款糕點是北京稻香村與(yu) 北京市琺琅廠聯名推出的特色產(chan) 品,其原型是來自北京市琺琅廠的‘洪福齊天’花瓶,葫蘆造型加上蝙蝠元素寓意著福祿吉祥,更展現出了傳(chuan) 統手工藝的獨特美感。透過小小的糕點,仿佛可以看到匠人們(men) 鏨刻、掐絲(si) 、點藍等過程。”李豔柳介紹。
北京稻香村零號店項目負責人曹思源說,稻香村一直注重在產(chan) 品設計中融入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元素,近年來“國潮”文化流行,產(chan) 品得到了更多消費者的關(guan) 注和喜愛。
隨著直播電商、跨境電商的迅速發展,中式糕點產(chan) 品創新加速,酥餅產(chan) 品、餡餅產(chan) 品、糕點產(chan) 品等創新不斷,麵向國內(nei) 市場縱深發展,尤其是向年輕人的覆蓋。海外市場加速也非常明顯。
調查顯示,58.4%的消費者在購買(mai) 產(chan) 品時更注重產(chan) 品的口味和味道,超四成消費者關(guan) 注的是產(chan) 品質量和價(jia) 格,其次是大眾(zhong) 喜愛度、品牌知名度,均有超三成的消費者關(guan) 注。
中式糕點以其藥食同源的原材料和低糖、低脂的特點,正逐漸成為(wei) 市場新寵。隨著相關(guan) 部門加強傳(chuan) 統文化宣傳(chuan) 和鼓勵老字號走向國際市場,中式糕點的發展迎來新機遇,行業(ye) 日漸向健康化、渠道多元化發展。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與(yu) 中式糕點相關(guan) 的企業(ye) 有2.5萬(wan) 餘(yu) 家。行業(ye) 專(zhuan) 家建議,中式糕點正成為(wei) 傳(chuan) 播中國文化的載體(ti) ,除傳(chuan) 統的實體(ti) 店銷售外,品牌可積極開拓海外線上銷售渠道,通過電商平台、社交媒體(ti) 等途徑擴大銷售範圍。
“國潮”零食好看又好吃
伊利金典與(yu) 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聯名推出的複古搖滾盒、三隻鬆鼠與(yu) 甘肅省博物館聯名的豬肉脯……在休閑零食領域,“國潮”產(chan) 品同樣吸引消費者。
當前,休閑零食的主要消費群體(ti) 是年輕消費者。對年輕人來說,單純“物美價(jia) 廉”已經不能滿足消費需求,彰顯個(ge) 性、有文化韻味的“國潮”產(chan) 品更能得到年輕消費者的青睞。
在包裝上,一些休閑零食通過“國潮”元素抓住消費者“第一眼”。中國傳(chuan) 統的戲曲如皮影戲、京劇等,國畫如千裏江山圖、清明上河圖等,或是文物重器、古代建築等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元素,都成為(wei) 包裝製作的藍本。
在製作上,一些休閑零食回歸古法,既考慮口味又注重養(yang) 生。比如,在一款山楂丸零食的製作過程中,選用山楂、紅棗、山藥等多種天然食材,純手工蜜製,入口鬆軟,口感酸甜,還有益於(yu) 開胃消食。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場景日益豐(feng) 富、創新產(chan) 品不斷湧現等因素共同驅動,我國休閑零食消費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專(zhuan) 家認為(wei) ,休閑零食市場競爭(zheng) 日趨激烈,創新型產(chan) 品將層出不窮,應順應國內(nei) 消費者個(ge) 性化、多元化的需求,開發更有特色、更健康的休閑零食。(記者 林麗(li) 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